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太阳热反射涂层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沥青路面中采用太阳热反射涂层可有效降低路面温度,减少高温车辙病害,并有助于缓解热岛效应。通过介绍热反射涂层材料的发展历史、热反射涂层材料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以及热反射材料的工作原理和组成,提出热反射材料在路面使用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热反射涂层开发及路用性能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沥青路面的光热环境,建立了沥青路面的热平衡方程。提高路面的反射率可以降低沥青路面的平衡温度,有利于减少车辙病害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使用热反射涂层可以有效地提高沥青路面的反射率。开发了3种不同配方的路用热反射涂层材料,于室内测试了各配方及国外某产品的降温效果,最后通过修筑热反射涂层试验路观测其抗滑性能和眩光情况,并进行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开发的热反射涂层材料降温效果较好,最大可以降低表面温度11.4℃。应用热反射涂层后路面的抗滑性能略有降低,但仍满足路用要求。新铺筑的热反射涂层的眩光性能介于普通路面和交通标线之间,在使用过程中逐渐降低。所开发的路用热反射涂层材料的造价较低,可以作为一种预防性养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贫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在不同路面结构和材料参数下的温度应力状况,利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方法,分析了沥青面层厚度和模量、贫混凝土基层厚度和模量以及基层缩缝宽度对沥青路面温度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面层厚度对路面温度应力有显著影响,但沥青面层模量对路面温度应力影响不明显;贫混凝土基层厚度和模量对温度应力影响不显著;基层缩缝宽度对路面温度应力有显著影响。适当增加沥青面层厚度对延缓反射裂缝十分有效,适当增加沥青面层模量对延缓反射裂缝只起到较小的作用;改变贫混凝土基层的厚度、模量对延缓反射裂缝作用不明显;适当宽度的基层缩缝对延缓反射裂缝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路面专用土工布应力吸收夹层材料的应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射裂缝是道路沥青路面工程中的一大难以解决的问题,文章介绍了路面专用土工布应力吸收夹层在新建沥青路面、沥青路面罩面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罩面工程及桥面铺装工程中防治反射裂缝的机理与应用技术,以推广土工布在道路路面工程中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5.
反射理裂缝产生和发展的机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周富杰  胡圣 《国外公路》1997,17(2):12-16
文中分析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罩面层中反射裂缝产生的机理。包括温度型反射裂缝和荷载型反射裂缝,阐述了影响反射产生的各种因素,并从断理解力学的角度综述了反和射裂缝的纵向、横向扩展的模式及其路面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针对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纹病害,研究了用防裂土工布对路面裂缝进行处治的新型沥青路面中修技术,阐述了土工布用于路面中修的作用机理、技术性能等,并通过具体工程对其施工质量控制进行说明.实践证明,该项技术不但在技术上可行,而且经济效益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设土工布,防治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解决沥青路面对城市热岛效应影响的方法,在分析路面基本热力学参数、路面与热岛效应关系的基础上,对常规的凉爽路面类型及其综合降温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合理使用反射涂料,可有效降低路表温度,但涂料的耐久性问题与具体涂覆方式需重点关注; 2)蒸发/保水式路面通过水分蒸发及储存可有效降低路表温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3)对凉爽路面的评价应通过生命周期评估,系统分析长期环境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防治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试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1996年11月在荷兰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防治沥青路面反射裂缝会议的论文,分防治路面反射裂缝的设计和试验方法两个部分,此为有关试验方法的部分。  相似文献   

10.
介绍无纺土工布在旧沥青路面、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中防治反射裂缝的作用机理和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计算和分析沥青混合料的冲击韧性和疲劳寿命,提出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沥青加铺层抵抗反射裂缝能力的评价方法.材料的冲击韧性越大,加铺层抵抗反射裂缝的能力越强;同时还可得到各种因素,如沥青种类、含量、集料级配等与沥青路面抵抗反射裂缝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主要是由半刚性基层无法避免的温缩及干缩裂缝导致应力集中过大而引起的,车辆荷载、较大的环境温差变化以及渗水导致反射裂缝道面破坏的不利因素。在半刚性基层和柔性面层之间设置防水抗裂功能层,可以有效缓解路面结构的应力集中现象,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与扩展速度。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易发反射裂缝的实际环境,对设置及未设置防水抗裂功能层的路面结构进行温度-荷载耦合力学对比分析,发现沥青路面下面层的荷载应力、温度应力以及应力强度因子都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并且计算了防水抗裂功能层厚度、模量对路面结构应力、弯沉和强度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一般防水抗裂功能层的模量越小,效果更加明显;在合理范围内增加防水抗裂功能层的厚度能够更加有效地预防反射裂缝病害;适当控制基础模量可以防止反射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半刚性材料目前占到我国各等级公路路面基层材料用量的95%以上,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虽然具有板体强、抗冻性好等诸多优点,但是容易出现反射裂缝.国内外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防治包括增加沥青面层厚度、在基层与面层之间增加级配碎石层或应力吸收中间夹层等多种方式.这些措施的侧重各有不同,综合利用多种防裂措施与方法可以达到最佳的防裂措施.力图通过三维有限元建模分析,分别考虑层间连续和层间光滑两种状态,施加正荷载和偏荷载,用以分析典型路面结构中路面厚度对面层底部受力状态的影响,得出单纯增加路面厚度并非最佳防裂手段,并论证了保持良好层间粘结对与延缓反射裂缝的重要意义.并通过荷载作用下加铺应力吸收层的路面结构的力学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应力吸收层厚度和模量,指出应力吸收层与半刚性基层粘结良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LSAM基层防治沥青路面反射裂缝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经常容易出现反射裂缝,以往人们采取了多种防治措施,但效果并不十分明显.LSAM基层因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在防治路面反射裂缝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指出了LSAM的特点及性能,并建立三维路面模型进行了荷载应力分析,结合沪蓉西高速公路试验段工程对其防治裂缝实际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设ATPB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疲劳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断裂力学方法给出了设沥青稳定排水基层(ATPB)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裂缝尖端应力场和位移场,进而推导出了裂缝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公式;利用有限元法分别计算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和设ATPB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裂缝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并利用Paris公式预估了这2种路面结构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设ATPB可明显提高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疲劳寿命,具有延缓和抑制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反射裂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结合江海高速公路工程实践,利用玻纤格栅的特性,根据弯沉试验和车辙试验结果,分析了玻纤格栅防治反射裂缝的机理,表明在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和基层之间加铺玻纤格栅,能有效减缓原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并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根据老城区道路路基路面结构调查、取样试验结果,提出对老路不同路基路面结构的处理方法;针对旧沥青路面不同破损情况,设计了路面结构层对应的补强方案,并将玻纤网防止裂缝反射技术运用于试验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半钢性基层自身特性的研究,分析了反射裂缝的产生机理;对聚氨酯高聚物焊缝材料进行了渗透性能和膨胀性能试验;以长沙绕城高速公路西南段反射裂缝处治为工程背景,介绍了聚氨酯高聚物焊缝的施工工艺,并对施工路段进行检测,通过抗拉和抗压强度试验,验证其整体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聚氨酯高聚物焊缝是一种可对路面裂缝进行结构性修复,从根本上解决反射裂缝顽疾的理想处治技术,可应用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大中修及预防性养护。  相似文献   

19.
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罩面结构特点,提出以控制罩面层产生反射开裂及罩面层与旧水泥混凝土界面产生剪切破坏为标准的沥青路面罩面厚度设计方法,并分析了相应应力计算公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降低夏季沥青路面温度并增强路面抗车辙性能,以硅藻土和钛白粉为颜填料,研究了颜填料中硅藻土和钛白粉的比例、颜基比对热反射涂层沥青路面降温效果的影响,开发了路用热反射涂层,并分析了热反射涂层对沥青路面高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藻土与钛白粉的比列为1∶2、颜基比为5∶5时,涂层降温效果最佳,沥青路表降温可达11.2℃;沥青路面降温性能随热反射涂层用量呈抛物线变化规律,当涂层用量为0.6kg·m-2时降温效果最好;热反射涂层路面的抗车辙性能与不涂热反射涂层的路面相比至少可提高1.39倍,且随着气温升高,热反射涂层对沥青路面高温抗车辙性能的提高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