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产业系统自组织演化的条件、机制与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自组织理论原理,阐述了产业系统的开放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说明了产业系统结构自组织演化的条件、动因;探讨了产业系统的结构失稳、临界涨落和有序结构建立等问题,阐明了演化的过程和机制,指出产业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是由涨落触发,原有结构失稳和新的有序结构建立,这样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主导产业产生与更替是结构进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城市交通系统发展演化是自组织与他组织复合作用的发展过程,各子系统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表现为协作与竞争)是系统演化的本质动力.选取道路网容量与交通量作为序参量构建了城市交通系统自组织与他组织复合演化模型.模拟结果显示,管理部门的不同引导控制强度对应小汽车、公共交通和混合交通3种交通发展模式,不同交通需求与供给增长率对应供需追随型、引导型和超前型3种交通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国际航运组织制度发展过程, 应用交易费用的基本理论, 研究了国际航运组织中班轮公会、协商协议组织、联营体、战略联盟等4种典型形式及其演进机理, 并以交易费用为基础对航运组织的诱导性和强制性两种制度变迁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航运组织制度的形成与变迁过程均存在交易费用; 成本差额、摩擦成本以及机会成本等是航运组织制度演进过程中交易成本的具体体现形式; 由于交易费用, 航运组织制度具有非均衡性, 其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的非均衡过程。  相似文献   

4.
成渝城市群经济与交通运输通道协同演化表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估经济与交通运输通道的协同演化是考量城市群整体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却没有专门的研究来解释协同度分析中具体指标的影响机制.因此,本文采用性能化的评估方案,从微观、宏观、中观3个层面建立了成渝城市群经济与交通运输通道协同演化表征方法. 通过数据拟合、秩相关分析和Pawlak粗糙集约简,建立了完整的评估方法体系,科学分析了协同演化趋势,确定了不协同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经济与交通运输通道具有较强的协同关系;不协同指标为成都经济的结构和效益性指标,重庆经济的效益型指标及交通运输通道中的结构性指标.本文调查结果有助于评估城市群的协同水平,为城市群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区域运输走廊与城镇空间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区域人员与货物的交流、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分析了区域运输走廊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地域结构演变、城镇空间布局体系角度出发,研究了区域城镇群体空间发展的一般过程和组织模式以及区域运输走廊与城镇空间发展的关系;运用点-轴理论,提出了区域运输走廊与城镇空间布局的互动机理。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未来战争交通运输组织指挥任务的分析,论述了战时交通运输组织指挥体制构建的原则和目标,提出了组织指挥体制设计的宏观思路、机构总体设计构想和相应的法规制度建设的内容,并对促进体制建设的落实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服务产品具有无法库存等特征,要求港口服务供应链结构具有自组织的能力.从分形理论的角度出发,研究港口服务供应链的组织过程.通过分形结构研究,找到一种能适应环境和通用的动态供应链组织模式.在港口服务供应链分形结构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自组织模型,揭示了港口供应链整体竞争力和内部协作能力对于整个港口供应链结构演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TOD(Transit-Oriented Dovelopment,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土地开发)交通走廊是以大运量的客运走廊为载体,通过选择若干站点进行TOD模式的开发,突破传统的单个节点开发形式,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形成整合优势.本文以华盛顿特区西南部的阿灵顿县(Arlington County)的Rosslyn-Ballston轴状走廊(下文简称R—B走廊)为例,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分析其形成机理,总结出TOD交通走廊建设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区域运输走廊形成机理及其界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城镇空间布局方面深入地探讨了区域运输走廊形成机理,提出了“点-轴”系统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OD流量来寻求区域运输走廊的“动态聚类法”,该方法在江苏省“十五”综合运输体系规划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0.
自组织理论为认识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将有可能取代传统的数理统计方法而成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主要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用户的综合运输通道结构配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综合运输通道内用户出行需求和供应特点,对传统的通道结构配置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从用户效应出发对综合运输通道结构进行了界定,建立了通道内运输方式的多维Logit选择函数,提出了综合运输通道结构合理配置方法,并运用极大似然法给出了模型的有关参数.最后,通过西南出海通道(成渝段)的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运输通道内运输方式布局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婧 《交通标准化》2006,(4):157-160
在对通道进行分段的基础上,采用运输方式选择、各运输方式结构配置度不同运输方式间衔接的三阶段法可实现通道内运输方式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13.
运输通道枢纽的协调性对整个通道的运输效率起着重要作用。枢纽协调性要求运输过程具有一定连续性和适应性的运输能力.故有必要结合这两项基本要求并针对不同运输方式间相互协调和通道运输与城市运输的相互协调的具体要求,分别提出各种情况下评价枢纽协调性的数学模型,并力求为运输通道枢纽的组织管理和规划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4.
分析研究运输服务水平、运行效率及资源消耗三者的互动影响机理,并构建相 关模型表征三者互动传导机制.用户对交通方式服务水平的感知程度影响其选择决策,用 户的出行需求直接影响交通方式的运行效率,运行效率的高低表征了资源被有效利用的 程度.在该互动传导机制下,构建基于出行链的通道交通方式选择MNL模型.以北京-西 安运输通道为案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普通铁路依旧承担着该通道内的主要运 输需求.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京沪运输通道内出行者的交通选择行为,表明出行者在交通方式选择决策时呈现明显的多用户特征.基于多用户多准则随机用户均衡理论构造了综合运输条件下的交通方式分离模型.以京沪运输通道的客运市场为例,分析了各种因素变化时,不同交通方式的客流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6.
在江苏省乃至全国都在积极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国务院将长三角发展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宏观大背景下,针对沪宁综合运输通道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沪宁通道综合运输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具体举措,可为全国类似交通运输通道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京沪通道是我国东部地区最重要的运输大动脉,目前该通道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一是新建铁路的功能定位以及相关线路、车站的选线选址缺少必要的科学论证,二是过多平行铁路急于同时开工。从资源优化配置角度看,新建避城铁路以开行货车为主,而既有穿城铁路以开行客车为主,并保留市中心客站应该是较好的选择。通道规划对于运输网络与通道资源配置整体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分层次进行规划并建立合理体制作保证。有必要通过“触发机制”的设计,使交通项目在综合规划体制统领下,依次经过必要阶段的认定、激活和触发程序才能够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8.
福厦沿海铁路通道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沿海城市带,北自长三角,南接珠三角,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铁路主骨架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区域路网概况,针对福厦铁路运量预测情况,分析其建设规模,并研究不同建设模式下福厦通道建设适应性。论文对引导区域经济发展,完善沿海铁路通道建设规模,提升铁路运输质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优化城市交通结构、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本文在考虑城市客运走廊内3种不同类型的居民出行群体的基础上,以Lotka-Volterra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的宏观竞争模型.并分析了不同交通方式的竞争强度及不同群体出行规模对模型的稳定性与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交通方式的竞争强度和不同出行群体的规模比例是影响交通方式间竞争激烈程度与其竞争结果的重要因素.当竞争较为激烈时,最终只有竞争力相对较强的交通方式能在市场中存在;在竞争较为缓和的情况下,两种方式能在市场中共存.最后本文提出从调节交通方式竞争强度和改变不同类型居民出行比例两个方面来平衡两种方式间的竞争,以此优化城市客运走廊中交通结构.  相似文献   

20.
以经济性、快速性、便捷性、舒适性及安全性为衡量指标,建立乘客出行广义费用函数;结合非集计理论和方法,构建中长距离通道客流分担率模型.并以武汉—广州客运通道为例,分析不同时间价值下客流结构的变化情况,发现普通铁路更加符合旅客的出行偏好,其客运分担率高于45%.最后,以利润为指标,对高速铁路运营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普通铁路与高速铁路之间的竞争关系,高速铁路运营利润及铁路总利润难以同时达到最优;当以高速铁路运营利润最大为目标时,高速铁路票价和旅行速度分别为275元和325km/h;当以铁路总利润最大为目标时,高速铁路票价和旅行速度分别为350元和300km/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