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性能钢在强度、韧性、可焊性和抗腐蚀性等方面优于传统钢材。如果将材料优势、设计与施工最优化结合起来,就可以显著降低成本,使结构更加合理耐久,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等。这些优势使高性能钢成为结构工程的理想材料,可见,高强钢和高性能钢的研究应用推动了可持续工程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新型贝氏体钢强度高韧性好,是制造辙叉心轨的合适材料.采用焊条电弧焊的方法将贝氏体钢与U74钢轨钢连接在一起组成组合式辙叉.试验结果表明贝氏体钢焊接性良好,其热影响区为贝氏体组织,而U74钢热影响区为整个接头的薄弱环节,延性较低.  相似文献   

3.
孔滨  肖川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32(4):116-116,118
介绍了双壁钢围堰的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12):141-142
结合黑大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研究了钢波纹涵管技术的施工工艺,并指出了钢波纹涵管技术的优点。从案例项目的应用情况来看,钢波纹涵管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在更多地区进行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公路施工技术和方法都得到了巨大的进步。在过去,有拱涵、管涵、板涵、箱涵,它们都各有优点。为了解决大跨径涵洞的快速施工问题,人们又研究出一种涵洞,就是钢波纹涵管,本文对公路钢波纹涵管的优、缺点及工艺流程等做出深入介绍。  相似文献   

6.
新型贝氏体钢与U74钢轨钢的焊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贝氏体钢强度高韧性好,是制造辙叉心轨的合适材料.采用焊条电弧焊的方法将贝氏体钢与U74钢轨钢连接在一起组成组合式辙叉.试验结果表明:贝氏体钢焊接性良好,其热影响区为贝氏体组织,而U74钢热影响区为整个接头的薄弱环节,延性较低。  相似文献   

7.
钢-混凝土组合深梁填充钢框架是一种新型抗侧力结构体系.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6层钢框架和6层钢框架填充组合深梁进行了动力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到结构的顶点位移、基底剪力、层间位移角、楼层位移及塑性铰发展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钢框架内填深梁以后,结构刚度和承载能力增强,且深梁首先破坏,保证钢框架安全,充分起到了抗震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1960N试验负荷、无滑差润滑条件下,测定了一种低碳贝氏体钢和铸造高锰钢与碾钢轮钢滚动接触疲劳寿命.测定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低碳贝氏体钢的滚动接触疲劳寿命约为6×106周次,比高锰钢高两倍.低碳贝氏体钢的接触疲劳失效表面出现麻坑剥落和条状剥落;高锰钢接触疲劳失效表面除出现麻坑剥落和细小点状剥落,还出现铸造缺陷引起的粗大麻坑剥落.低碳贝氏体钢的高强度使之有高的滚动接触疲劳寿命.强度低和形变孪晶引起的微裂纹,特别是铸造缺陷,导致高锰钢滚动接触疲劳寿命低于低碳贝氏体钢.  相似文献   

9.
一般要求 钢桥面板出厂时,应按设计要求涂防锈漆.在桥面铺装前应喷丸除锈。 钢桥面铺装施工前.应对各种材料进行调查试验.并对各种施工机械和设备作全面检查。铺装各层施工前,应进行施工试验。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基于体外钢柬一混凝土协作关系的体外钢束应力增量分析方法.针对典型断面构件中相互独立的体外钢束与混凝土一起工作所需满足的关系,推导了钢混协同工作的主从关系式.这种关系可由非线性有限元的求解过程自动实现,即在进行不平衡力的迭代时,引入预应力钢索与混凝土的变形协调关系,进而可求出体外柬随结构变形而产生的伸长量及应力增量.算例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有效地分析体外束应力增量、模拟体外索预应力桥梁的结构行为.  相似文献   

11.
扩散复合不锈钢/碳钢双金属管界面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锈钢内管和20钢外管进行表面清理、套装拉拔、端头密封,然后在内管中气体压力作用下在1050℃进行扩散退火.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界面形貌、界面附近的组织,测定了界面显微硬度和剪切强度.结果得到,内压扩散复合法可使内外管界面实现冶金结合,其剪切强度可达400MPa以上.  相似文献   

12.
以Mg-Cu-Al合金作为中间夹层材料,研究了热轧法制备不锈钢/碳钢复合板的工艺,探讨了不同的实验轧制温度、轧制速度、中间夹层厚度、变形量以及二次轧制参数对其显微组织的影响,并对铝合金中间夹层两侧的扩散层的厚度、显微硬度及组织进行了测定,对复合板的拉伸及剪切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首次轧制温度600℃~635℃,轧制速度8~24 mm/min,中间夹层厚度0.6~0.9 mm,变形量14%~28%,二次轧制温度660℃~680℃,轧制速度16~24 mm/min,变形量21%~35%工艺条件下,复合板碳钢侧扩散层厚度可达61μm,不锈钢侧扩散层厚度可达50μm,显微硬度达到HV0.0251 000;扩散层主要由Fe2Al5相组成;复合板的抗拉强度达到526 MPa,剪切强度达到85 MPa.  相似文献   

13.
以Mg-Cu-Al合金作为中间夹层材料,研究了热轧法制备不锈钢/碳钢复合板的工艺,探讨了不同的实验轧制温度、轧制速度、中间夹层厚度、变形量以及二次轧制参数对其显微组织的影响,并对铝合金中间夹层两侧的扩散层的厚度、显微硬度及组织进行了测定,对复合板的拉伸及剪切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首次轧制温度600℃~635 ℃,轧制速度8~24 mm/min,中间夹层厚度0.6~0.9 mm,变形量14%~28 %,二次轧制温度660℃~680 ℃,轧制速度16~24 mm/min,变形量21%~35 %工艺条件下,复合板碳钢侧扩散层厚度可达61 μm,不锈钢侧扩散层厚度可达50 μm,显微硬度达到HV0.025 1 000;扩散层主要由Fe2Al5相组成;复合板的抗拉强度达到526 MPa,剪切强度达到85 MPa.  相似文献   

14.
钢桥面铺装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与难点,随着国内城市高架钢桥的大量兴建,城市高架钢箱梁桥面铺装技术难题亟待解决。文章通过分析南京南站快速环线高架桥的建设条件与技术要求,研究了城市高架钢箱梁桥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的技术性能,并结合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工程,介绍了环氧沥青铺装在城市高架钢箱梁桥应用的施工特点与工艺,可供城市高架钢箱梁桥面铺装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治国 《交通标准化》2010,(13):143-146
以张家口通泰大桥为例,介绍在较复杂的自然条件下,斜交曲线下承式钢结构悬索拱桥的钢拱合龙施工技术,对于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南沙港粮食及通用码头HZ和AZ型组合钢板桩施工技术,对施打钢板桩用的导向架,采用活动式限位装置、防扭曲装置加以改进,加强测量控制,提高了钢板桩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铸钢件中铸造缺陷的等级大小、位置分布对其静力性能、疲劳性能的影响,通过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包含铸钢节点的钢桁架结构的实体模型,根据已有研究成果确定了铸钢节点上缺陷的尺寸与位置;对带有不同铸造缺陷的桁架结构进行静力加载,通过分析结构的应力分布、位移分布情况确定铸造缺陷对其静力强度、静力刚度的影响;对带有不同铸造缺陷的桁架结构进行等幅疲劳加载,通过铸钢节点的修正应力疲劳寿命(S-N)曲线求得模型的局部疲劳寿命,明确铸造缺陷对结构疲劳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当铸钢节点的不同位置含有相同大小的铸造缺陷时,不同模型的应力极值最大相差11.7%,不同模型的疲劳寿命相差两个数量级;当铸钢节点的同一位置含有不同大小的铸造缺陷时,不同模型的应力极值最大相差1.7%,不同模型的疲劳寿命相差一个数量级;以上两种情况对结构整体和局部的位移分布均没有明显影响;当铸钢节点中铸造缺陷的分布发生变化时,不同模型间应力极值的变化率为8.8%,不同模型的疲劳性能均劣于只包含单个铸造缺陷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