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或许是无法回避当代自然和人的关系的严重失衡,并试图回应时代关于恢复生态平衡的呼唤,李泽厚提出了“人的自然化”,作为对“自然的人化(人力化)”的补充和纠正,并给了这两方面几乎相等的美学地位。但“人的自然化”所描述的关,却不是由“人力”、“劳动”创造的。所以,李泽厚提出“人的自然化”,其实是向自己的根本性命题“美在自然的人化(人力化)”发出了致命一击。  相似文献   

2.
或许是无法回避当代自然和人的关系的严重失衡,并试图回应时代关于恢复生态平衡的呼唤,李泽厚提出了“人的自然化”,作为对“自然的人化(人力化)”的补充和纠正,并给了这两方面几乎相等的美学地位。但“人的自然化”所描述的美,却不是由“人力”、“劳动”创造的。所以,李泽厚提出“人的自然化”,其实是向自己的根本性命题“美在自然的人化(人力化)”发出了致命一击。  相似文献   

3.
尔雅的长篇小说《非色》是当代甘肃文学中少见的阐释城市现代性的作品。通过对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与爱欲体验的书写,展现了其想象城市的两种不同方式,表达了知识分子对城市的现代性体验。小说中知识分子对城市中爱欲的体验与想象以及他们对其他群体的日常爱欲体验的想象,蕴含着阐释现代性的努力以及对现代城市生活的"最后一瞥之恋"与震惊体验等现代性体验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英国《自然》(Nature)杂志与著名科幻作家H.G.威尔斯相关的丰富文本为主要考察对象,在此基础上对威尔斯及其作品进行科学史研究。主要集中于三方面:从科幻作品参与科学活动的角度出发,对威尔斯科幻小说的书评进行了重点考察;进一步厘清《自然》杂志与科幻的早期历史渊源关系;通过威尔斯的个案,探讨了《自然》杂志在20世纪早期英国学界的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5.
霍布斯的<利维坦>被称为理解近代国家主权的圣经.本文试图通过对<利维坦>的解读来揭示其国家主权理论中内在逻辑.文章从霍布斯历史化的政治哲学开始,阐释霍布斯在第一部分<论人类>中前几章的写作背景和意图,并借助于施特劳斯和剑桥学派的相关解读,进而论及霍布斯新的政治哲学基础,即在自然状态下关于权势欲与恐惧之间的对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霍布斯是精致地构建主权理论,并在结尾之处指出霍布斯为利维坦所塑造的两张完全不同的面孔.  相似文献   

6.
从简单走向事实--从《活着》看余华小说的叙事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了小说《活着》在余华的先锋创作之后的叙事转型特征与意义。《活着》的叙事转型表现为 :作者内心真实与作品人物真实的融合统一 ,新的叙事内涵与节奏 ,叙述语言的明确性与包容性。文章还简要分析了《活着》叙事转型的深层原因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小说不但在形式层面抵制"自然叙事"的陈旧技巧,形成独特的"不自然叙事"的文本特征,而且在内蕴层面以"不自然叙事"的形式技巧深入理解和思考人类多元文化。《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多元建构: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形式研究与文化批评》以形式研究和文化批评为切入角度,揭示《法国中尉的女人》在客观上对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多元建构。  相似文献   

8.
人与自然之间虽有对立的一面,但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两者之间愈加明显地趋于统一人生活在自然的整体之中,同时人又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改造自然,使自然人化.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理解这一关系,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道德叙事"作为道德教育的存在方式,古今中外皆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对"道德叙事"的研究与践行,标志着我国德育认识和研究范式的转变。但关于"道德叙事"的研究与实践过多关注了中小学道德教育,高等教育涉及过少,以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特定课程指向的具体研究缺位。将"道德叙事"作为一种主流教育方法引入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价值意义,文中从5个维度进行了阐释,并进一步探讨了关于"道德叙事"的课堂教学方略。  相似文献   

10.
叙述者在叙事时总要表现出对人物和事件的态度,任何叙述文本都避免不了叙述者的评论干预。现代文学作品对于评论干预的要求越来越高,评论干预的研究也因此更加不容忽视。文章在综述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试图指出评论干预研究的问题和不足所在。首先,学界对于评论、干预以及评论干预三者之间关系缺乏明确界定。其次,评论干预研究多集中在显性评论干预,对于隐性评论干预关注不够。再者,研究多聚焦具体作品的评论干预分析探讨,鲜见评论干预的系统理论探究。最后,评论干预在叙事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未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1.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同志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中国古代工匠精神入手,解读中国当代工匠精神的新内涵。通过解读世界各国工匠精神,为我国当代工匠精神的培养提供有益借鉴。研究中国当代工匠精神及其培养路径对我国加快国内产业升级,由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完成"中国制造2025"计划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非范畴化的角度对英语动词-ed结构进行分析,主要是从动词-ed结构丧失了一些形态句法分布特征与指称意义,功能和范畴发生转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非范畴化角度研究动词-ed的结构,可以对动词-ed结构的语言习得提出另一种可能接近语言认知现实状况的阐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英国《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的科幻作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这些作品的科学史意义进行了系统考察.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自然》从1869年创刊至今,从来就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科学”,它一直在刊登许多并不那么“学术”的东西.尽管我们也有理由认为,这些在今天的科学评价体系中通常都被当成“无成”之物而遭过滤的“常常异想天开,有时荒唐无稽,总是让人吃惊”的文本,同样在参与科学探索活动.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叙事作品研究界,“point of view”自20世纪初以来一直是一个核心概念和热门话题。叙事学和文体学都十分关注这一话题。表面上看,两个学派对“point of view”进行了大致相同的探讨,而实际上两者在理念和路径上各行其道且相互排斥。叙事学界在探讨“point of view”时,将其囿于观察者的感知(区分“谁说”和“谁感知”),这种自我限制不合情理。与此相对照,文体学在探讨“point of view”时,聚焦于叙述者(说话者)的立场态度,这种自我限制也造成了很大问题。这两个学派在探讨“point of view”时各自的片面性以及相互之间的排他性还导致了不少理论上的混乱。这也对国内的研究造成了影响。本文在指出以往问题的基础上,对“point of view”提出切合实际的新的界定,旨在通过这一新的界定帮助推进理论探讨的发展并促进跨学科研究,以便对叙事作品进行更好、更为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西洋记》全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是明朝万历年间文人罗懋登以郑和下西洋历史为题材而创作的一部文学作品。这部作品被鲁迅先生评价堪与《西游记》《封神演义》并列为三大"神魔小说",[1]也被当代欧洲汉学家誉为中国第一部海洋小说。近十年来,这部具有海洋文史叙事风格的作品逐渐引起国际汉学界的注意,尤以上海郑和研究中心与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系合作研究《西洋记》为代表,呈现了对《西洋记》比较  相似文献   

16.
宇文所安对中国文学的研究不是"新批评"的"细读",而是一种跨文化阐释。这种阐释不采用某一种特定的西方理论和方法,而是以自己的文化视角和思维习惯为基础,来对中国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它是一种生命体验和理性思维并重的跨文化阐释模式。生命体验和理性思维的并重一方面使得理性分析有了更多的感性内容和具体针对性,另一方面也使得感性体悟具备了充分展开的空间。宇文所安的跨文化阐释模式是与美国汉学发展的新方向相一致的。它可以突破"区域研究"的限定,使汉学进入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它能够使中国文学产生超越民族、国家界限的普遍价值,并有可能被更广泛的西方读者所理解、所接受。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现实可能性,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基础,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面临的问题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主题进行了宏观解读。  相似文献   

18.
在生态批评的视域中重新检视中国知青小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生态批评的视域中,通过对过往的知青小说进行重新检视,揭示出从自然的角度审视知青生活,既是20世纪中国知青小说的一个缺失处,这一缺失导致了审美价值判断上的某些明显失误;也是今后知青小说的一个突破点,借助这一新的视角,曾经改写或严重影响过一代人命运的上山下乡运动,就会随着话语立场的转变,在作家的笔下得到深度再现和更具创意的阐释。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以文化人"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指引作用。文章对习近平"以文化人"思想进行内涵阐释,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发展现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创新路径进行了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文本细读的方式解析了方方《树树皆秋色》中华蓉的形象,指出小说主人公华蓉这一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知识分子在热爱大自然的生活表象下埋藏的精神困境,以及产生这种精神困境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