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我们在108国道上走,盘山公路犹如一条巨龙绕在山上,绕过一个弯,又是一个弯,好像永远也望不到尽头。我一直很谨慎,虽然长时间系着安全带很不舒服,但我还是一直系着,安全第一嘛!可老爸却很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不愿意被安全带束缚,还边开车边唱歌,我已经不再欣赏外面的景色,而是发表了我对安全见解的长篇大论,直到爸爸系上安全带。我和妈妈在后面吃零食,看得爸爸都眼馋了,于是借口这里景色优美,停下车开始大吃大喝。吃饱喝足后,他却不想"干活",冲着老妈微微一笑,说:"这里车少,弯少,你开吧!"听了这话,妈妈顿时面如土灰,我也很不乐意。自从妈妈考回驾照以来,从来没有真正开过车,坐她开的车  相似文献   

2.
军校毕业后,母亲对我的爱情便由过去的"全面禁止"变成了"遍地开花",不管是自己认识的,还是拐了十八个弯认识的,只要听说有合适的姑娘,马上放下手里无论是要紧还是不要紧的活,替她的宝贝儿子去张罗,因此相亲一度成了我休假生活中的必修课.但事与愿违,已到30岁的我,仍然孑然一身,母亲也由过去的乐此不疲变成了每次见面时的不停埋怨.  相似文献   

3.
赵辉 《摩托车》2013,(2):70
我是一名山西的老会员,每次的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交流活动我都会去。无论是在路上还是会场,我都会和朋友有一番想法(开连锁店,成为代理商等),雄心壮志地准备大干一番。可是,在我回到家后,以上的"讨论"还是依旧,并给自己找一大堆理由(缺少资金,没有合适的场地,市场形势不好等),最终只停留在想法的层面。这次,我先分析了我的情况--库存问题。这个问题给我带来了很多的麻烦,例如,顾客想买  相似文献   

4.
魏鸿 《驾驶园》2007,(8):98-99
■童年梦想 在滇西老家,我还小的时候,父母的厂里曾有一辆由三匹马拉的大车.每次这辆车上路时,我和厂里的一群孩子就会拼命地追上去,"驾--驾--"地边喊边跟着跑.有时我手里也会拿上一个铁环,模仿着驾驶员操纵方向盘的动作,嘴里哼着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呜--呜--",不时的夹杂几声"嘟--嘟--"的汽车喇叭声……  相似文献   

5.
对于我们这帮在重庆土生土长的摩迷来说,南山是一个不得不提、不得不去的地方.儿时,那里是我们玩乐的天堂;长大了,那儿是我们驾驶摩托车第一次"远征"的首个目的地;第一次恋爱的约会基地;太多的第一次,太多的记忆和欢笑都与南山--这个屹立在主城区的天然"氧吧"息息相关.因此,至少一年一次的南山游在今年也是必不可少的.少了它,我们这帮哥们的心里总是空落落的.  相似文献   

6.
又一座城市"禁摩"了.为什么要用"又"呢?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字眼,当从各大媒体上得知这一消息(不对,应该是噩耗)时,我本已麻木的心还是为之颤抖了一下,即而就转化成无尽的愤怒--摩托车作为现代化的交通、娱乐和休闲工具,到底是惹了谁?居然引来如此杀身之祸和灭顶之灾!纵观这些年,全国各个城市的"禁摩"之势一浪高过一浪(其中几乎听不到民众的呼声),但有关职能部门对摩托车所列出的"罪状",都是多年来的陈词滥调.  相似文献   

7.
美丽而悠远的雪域高原,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尘世的人而言有着无的吸引力。在那里,每一座雪山都被视为神明,第一条溪流都有自己美丽的传说。四川藏区的雪山同样雄美而壮观,相比西藏另有一番旖旎风光。这次的目的地是四川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我们怀着虔诚的心情收拾行囊,踏上了318国道。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近年来,我在阅读订阅的<驾驶园>杂志中,"交安宽频"中的事故报道尤为令人警醒.但是,我也发现每次重大、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各类媒体报道中"高度重视"一词出现的频率都格外高.哪里出了事故,都可以看到领导"高度重视"的字眼,而且是事故越严重,领导越"高度重视",或许事实也确实如此,但这种惯常的"高度重视",似乎只是体现在"补牢"上--对事故进行善后处理、对事故本身进行总结检查,而不去追究何以"亡羊"--忽视对事故征兆、事故苗头的排查,忽视各种制度、职责的落实.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西藏这遥远的西域高原,已成为众多车迷摩托旅行中重要的目的地.每年的春夏之交直至夏末,在各条进藏线路上,风尘仆仆的摩托车手一拨接着一拨,兴冲冲地奔向同一个目标--拉萨.  相似文献   

10.
摩托拾趣     
(一) 选择了几天,我在2002年10月24日还是下决心买了一辆钱江QJ125-4摩托车。我喜欢旅游但不怎么喜欢摩托,这次只有先买回来再培养感情了。很多年前与嘉陵JL70有过短暂的"爱情",最后因发生事故而宣布终止,留给我的只是身上的一条疤,还好没有留在脸上。  相似文献   

11.
阿峰 《摩托车信息》2007,(15):14-15
第一次看见大阳POPO(跑跑)是在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的厂报《大阳摩托》上.一扇巨大的灰色调的大门,门外是高楼大厦繁华世界,门里是一辆精致的准备驶向门外的黄色摩托车--大阳POPO.也许是广告的创意吸引了我,也许是"POPO"听起来像一个宠物的名字,总之,我产生了一种冲动--大阳POPO也许可以取代那辆伴随我多年的自行车.  相似文献   

12.
一、"20佳"起源 1992年,我刊合作伙伴--美国MOTOR杂志在美国举办了"全美年度20佳维修工具评选",以后每年一届. 2004年,在美国MOTOR杂志的协助下,我刊引进"全美20佳"的评选体系,在中国举办了"2004年度20佳维修工具评选",以后每年一届.  相似文献   

13.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建设和行装准备,我跟师姐坐上昆明→云龙的夜班汽车,开始了我们艰苦并快乐的摩托旅行。其实这次我的摩旅只能算。半次"。先坐汽车到第一站,再骑车走下面的路。而摩托车大队伍是全程骑车的。我们此次的目的地是滇西老君山。我和师姐已经有好几次坐摩托车旅行的经历。这次虽然换成自己骑。但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下面,就是我这个摩旅。菜鸟"的首次摩旅骑行日记,希望能给同样想。骑出去"的摩友一点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南千 《摩托车》2015,(2):80-87
1999年沿青藏公路的雪域摩旅让我第一次踏入西藏土地,西藏独特的风光和神秘的人文文化深深地震撼了我,但当时因同伴患病差点丧命高原,未能完成摩旅计划。多年来,这个遗憾在我心中一直抹不去,也放不下。随着年事增高,我深恐身体再难以适应高原,遂决定按照2009年做出的"沿唐蕃古道进藏西行阿里"摩旅计划,尽早再次摩旅西藏,完成夙愿。2013年8月中旬,我联系了广西柳州摩友李将平。我计划在当年8月26日独自从嘉峪关骑摩托车启程,与老李在西藏自治区东部某地汇合。这次摩旅不仅横贯西藏(从东至西),也独自从最北至最南纵贯西藏。全程约12000km,历时一个多月,是迄今我的摩旅生涯中路程最远、时间最长,也最为艰苦的一次。  相似文献   

15.
艰难的旅程     
<正>从林芝到拉萨,一条被誉为"中国风景长廊"的风景线,沿着雅鲁藏布江逆流而上。在连绵的细雨中,被我们走过了一段艰难的探索之旅从来没想过会在这个时间段走上高原,雨季的川藏线让所有人都感到畏惧,无论是经典的318国道,还是另外一条更加艰难的南线。但在接到奥迪的邀请时,我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飞往林芝的航班。原因很简单,血液里有着疯狂基因的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去挑战自己的极限。飞机降落在林芝机场的时候,飞机舷窗外飘着细密的雨丝,似乎预示着这次旅程比我想象的还要艰难。事实上,之后的几天里,我确实和奥迪Q系列,以及A4 allroad quanro一起挑战了它们的极限和我自己的极限。  相似文献   

16.
正有人说,青藏高原是天堂也是地狱,这一次,我相信了前前后后,我已经上过七八次青藏高原了,所以这次有点大意。大意的结果就是让我狠狠地高反了,高反到想死,见识了青藏高原其实还有着"地狱"的一面。还好,这次出行对车辆的选择没有大意,锐骐皮卡,2018最新款,依旧是那样的稳定可靠,要感谢它10天一万三千里的陪伴。说起与锐骐皮卡的第一次接触,还是在8年前(2010年)黑龙江的一次冰雪体验,在  相似文献   

17.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这次的试驾与之前进行的数十上百km的试驾无法相比.或许以一种浅尝辄止的方式对待"2010年度卡车"(Truck of the Year)确实不太公平,但正如其让人过目不忘的前脸造型一样,斯堪尼亚全新R470就是这样一款令人一见倾心的车型.虽然试驾的时间很短,但这不会影响我对这款车的判断,也应该不会影响大家通过本文了解斯堪尼亚全新R系列卡车.无论是外观内饰还是驾驶感受,从接触它的第一分钟开始,就可以得出结论:这的确是一辆超级卡车.  相似文献   

18.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春秋时为晋国。悠久的历史留下众多的文化遗产,现存的古建筑居全国之首,黄河壶口瀑布是仅次于黄果树瀑布的全国第二大瀑布。"涌来万岛排空势,卷作千雷震地声",久慕世界第一条黄色瀑布--黄河壶口瀑布的威名,于是约了几位车友一同自驾前往山西,一睹壶口风采。此次行程历时4天,往返1000多km。  相似文献   

19.
在上期杂志的"抢鲜试"栏目中,我们第一时间发布了2011新福特蒙迪欧-致胜GTDi 240的试驾报告。本期,《汽车与运动》又趁热打铁,火速完成了这款车在国内的第一次专业媒体综合测试。人家说"打破沙锅问到底",我们这次就来个"打破沙锅测到底"!当我年少还是一个车迷的时候,就一直对装有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汽车充满敬畏。那些车多是WRC(世界拉力锦标赛)的赛车,有斯巴鲁的翼豹,还有三菱的EVO……那时的我认为,装有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汽车就一定是高性能车。今天,当我完成对2011新福特蒙迪欧-致胜GTDi 240的综合测试后,回想起  相似文献   

20.
<正>去年我开着一辆昂科拉在去大连的路上偶遇暴雪,今年我们去塞罕坝的路上也遇到了大雪,不同之处在于这次我们是主动去找的。同事扔给我一把昂科拉的钥匙,说是做一个冰雪的选题。我本身对于冰雪是充满敬畏的.因为我曾经为了拖一辆奔驰S级把拖车绳拽断了,更为了救一辆误入"歧途"的路虎发现而刨雪坑刨了不知道多久。虽然这些有点缺心眼的事情的始作俑者并不是我,但却让我知道在冰天雪地里开车没那么容易,何况这次还是一辆小巧的城市SUV,我脑中充满了各种疑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