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上期谈了衔接决定成败的话题,感到意犹未尽,还有再说之必要。我国的交通建设已经到了科学发展和完善综合交通系统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发展重点不仅要注意总量和结构问题,还要特别注意交通运输的衔接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衔接更为重要,衔接决定成败。  相似文献   

2.
正在城市交通"主动脉"流通越来越快,车流通向更多地方的同时,人们日渐注意到另一问题:从地铁或公交站到家,还需步行较长一段距离。在今年两会上,人大代表提出要积极完善城市微循环交通系统,打破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瓶颈,尤其是北上广深等的大客流城市。  相似文献   

3.
王燕 《综合运输》2007,(4):56-59
<正>车辆有行必有停,停车是行车的起点和终点。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交通问题将更加严重,而停车问题很有可能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瓶颈,其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系统的功能。因而,随着停车需求的快速增长与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间矛盾的加剧,加强对城市停车的管理研究迫在眉睫。对停车管理的研究不仅有利于解决城市停车问题,同时还有助于交通系统问题的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4.
观点     
<正>北京地铁调价问题一体化开发是地铁收支平衡的未来方向如何破解地铁持续发展难题?上海理工大学区域规划与交通系统研究所所长助理刘巍巍认为,目前世界范围内比较好的模式是一体化开发——地铁公司不光是要有运营能力,还要有一定的"造血"能力和自我弥补能力。在一些郊区和尚未开发的地方,通过新建地铁或轻轨能够带动这个地方的发展,也可以让地铁公司拥有部分的土地。如果地铁公司的实力够强,就可以利用地铁做各种不同的文  相似文献   

5.
<正>多年来,企业对技术改造普遍存在的一种认识是:提升装备水平,改造设备条件,只要装备条件改善即技改大功告成,等待的就是效益。但是,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其实,企业的技术改造不仅要注重"硬件"的外延式扩张,还要注重管理水平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即"软件"的建设。2015年对恒通客车来说,是大力发展的一年,恒通不仅要进行好的技术改造,同时也将从市场需要入手,在装备、人才和管理上齐下功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绿色交通系统的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为绿色交通带来了诸多新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新型城镇化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和绿色交通的关系;随后以天津市为例,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天津市交通系统提出的新挑战;最后运用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为解决天津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具体交通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方案建议。本文的研究对其他类似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绿色交通系统的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智能交通系统标准体系的建立对规范化市场,实施可操作的智能交通项目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明确了建立智能交通系统标准体系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外智能交通系统标准化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我国智能交通系统标准化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观点     
<正>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要解决社会关注的问题3月31日,李盛霖在交通运输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讲话中强调,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要着力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推进"两个公路体系"建设。要深入研究和推动解决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一是规范收费公路运营问题。要完善收费公路监管体系,严格控制收费公路发展规模与范围,完善收费定价机制,规范收  相似文献   

9.
<正> 14日 全国交通系统创建文明行业大会1996年12月9~11日在南京市召开。交通部部长黄镇东在会上作了题为《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努力创建文明行业》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在今后10~15年内,把交通系统的各个行业建设成为文明行业的目标和基本措施。指出了今后全国交通系统群众性的文明创建活动统称“三学一创”。要制定落实各种措施,下功夫建立三个体系:文明标准体系,贯彻执行体系,工作保证体系;做到三个到位:认识到位,措施到位,检查到位。刘松金副部长在总结会上强调了1997年创建文明行业的七项工作是:一抓认识,二抓标准,三抓示范,四抓公路(职工的职业道德),五抓机关,六抓领导,七抓舆论。同时提出要防止三种倾向:一是不走过场;二是制定规划、目标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三是检查考核要适度,不要过多过滥。(《中国交通报》)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围绕"创变革新"这个时代不变的主题,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极其迅速,对智能交通系统发展带来了重大变革。车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北斗导航等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不仅给智能交通系统注入新的技术内涵,也对智能交通系统的模式、理念产生了巨大影响。5月25日,"北斗导航智慧车联--2016中国车联网创新发展论坛"在京召开,通过与各相关领域长期跟踪研究并活跃在北斗技术应用、智能交流、车联网研究和应用领域的专家和企业家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交通拥堵已成为当今城市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交通拥堵不仅影响着市民的日常出行,也对城市经济、环境和社会稳定产生深远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智能交通系统的出现为解决交通拥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深入探讨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拥堵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对数据收集、分析方法和缓解策略进行分析,通过利用先进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数据分析算法以及实时信息传递系统,智能交通系统能够实现对交通流的精准监测与调控,从而为交通拥堵的预测与缓解提供有力支持,为构建更为智能高效的城市交通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像盖一个房子,我们首先要想好这个房子是干什么用的?将来是什么样子?再动工做。而不是说拿了一个砖就开始盖,一个个砖垒上去,最后发现要重新拆掉。我最关注的问题是未来的交通环境是什么样,由此反推回来,汽车应该怎么设计?"一向将互联网思维放在企业发展重要位置中的北汽集团在"互联网+"概念提出后陕马加鞭,以一个又一个壮举给业界带来颇多意外惊喜。在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荣辉看来,"互联网+汽车"应是自主品牌的一次机会,其关键所在不仅是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交通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如何制定交通政策,营造健康无污染的城市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考虑到交通系统结构复杂,变量众多,在充分分析各个变量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绿色交通系统动力学模型。以上海市为例进行仿真,发现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是城市交通污染气体排放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模式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机动化初期城市面临框架拉开、老城区更新和新区建设等一系列问题。首先分析城市和机动化发展进程,明确老城区整治的最佳时机,总结该阶段交通系统的特征和问题。其次提出综合交通整治可分为设施建设、规范秩序、优化衔接和需求管理四个阶段,根据发展阶段和实际需求,明确机动化初期交通整治重点应在"设施建设"、"规范秩序"两个阶段。最后确定交通整治的关键技术要点,并结合案例城市给出典型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15.
<正>"智能交通系统的推广,是一个转变观念的过程。"广州埃特斯通讯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埃特斯")总经理黄卫民这样总结9年来公司产品的普及与应用。9年来,埃特斯亲身经历了国内ETC事业的萌芽、发展和兴旺;9年来,埃特斯一直在智能交通系统产品的研发和质量上奋力打拼。  相似文献   

16.
在福建顺昌挂职科技副县长期间,"要修路,找张副"是当地老百姓挂在嘴边的话;作为第二批省派宁德市驻村干部的领队,他带领49个村驻村工作组投入各类帮扶资金18019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驻村前2006年1733元提高到2009年6075元;近几年来,由于他业绩突出先后荣获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省"五一劳动奖章"和人事部、交通部授予的"全国交通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7.
要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不仅要精心设计,还要精心施工。从施工技术、施工控制等方面对混凝土路面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加以阐述,提出了施工质量保证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宗延 《综合运输》2009,(7):38-41
尽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是在各级政府的城市交通行业政策及投资方面,中国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主要问题包括(:1)缺乏贯彻始终的国家城市交通政策(;2)"不恰当"的激励政策导致城市交通行业市场失灵;(3)国家政府的组织和筹资机制导致地方协调工作困难(;4)过于强调车辆交通,不重视人与货物的运输,且忽视了多种移动模式(;5)缺乏充分的教育与能力建设计划,无法提供协调化的科学交通发展所需的合格技术专家。本文认为,中国中央政府应当建立一个最高级别的多部门国家领导小组/特别工作组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无车日随想     
王毅 《综合运输》2007,(10):82-83
<正>2007年9月22日,无车日活动在全国108个城市同时启动。我们称道无车日的积极意义,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仅有无车日是不够的,还要有以人为本的公共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20.
《人民交通》2020,(2):30-3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交通强国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而智能交通系统是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也是交通科技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两个方面来谈: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与市场需求变化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引发智能交通的变革;未来的智能交通系统创新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