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嘉敏 《综合运输》2011,(11):57-60
论文分析了城市交通拥堵及其根本原因——客流需求弹性远大于运能供给弹性;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阐述相应的解决对策——缩小城市交通供给特性与客流需求特征之间的不对等性,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实现总体客流需求满足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郭东琦  薛锋  罗建 《综合运输》2022,(5):87-91+160
为了提升区域轨道交通路网的有效运能,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和国铁干线,研究区域内各层级轨道交通的运能匹配度计算和评价方法。分析区域轨道交通的概念、层次结构和功能定位,从枢纽和线路两方面分别给出运能匹配度的计算公式,提出以运能匹配度为基础的运能供需匹配指标,建立区域轨道交通运能匹配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基于成都东站的实例分析得出,该站铁路比地铁运能匹配程度更优,评价结果可以为客流组织优化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姚新虎  余理  冯帆 《综合运输》2023,(10):144-148+187
为解决公铁联运物流中心建设规模确定方法普遍缺少考虑各功能区协调匹配性的问题,对公铁联运物流中心建设规模确定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工作特征进行了分析,运用时空消耗理论建立了公铁联运物流中心运能匹配模型,并提出了基于运能匹配的铁路、公路、仓储及总用地规模计算方法。该方法将物流中心内货物的流转过程抽象为时空消耗过程,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并能充分体现公路、铁路、仓储设施之间的协调匹配关系。应用该方法对某公铁联运物流中心建设规模进行了测算,得到铁路、公路、仓储和总用地规模与实际值的偏差分别为6.9%、3.7%、4.2%、5.2%,均在7.0%以内,表明该方法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客流存在着规律性的动态变化,其中最为明显且突出的是由于居民通勤通学的出行需求所带来的潮汐交通现象。在潮汐交通现象较为明显的线路中,客流存在着时间与空间上的不均衡分布,使得部分区间的运能未得到充分利用或者部分区间的运能紧张。据此,本文以成都地铁1号线为例,针对其潮汐客流特征展开研究,识别运能不足或运能过剩的区间,并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出针对具体线路的多交路运输组织优化方案,最后对优化方案的效果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5.
在区域轨道交通一体化协同发展的背景下,随着干线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两种轨道交通制式在综合交通枢纽中的地位也越发重要。本文重点探究综合交通枢纽中干线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制式之间运能匹配度的计算方法,并对运能匹配结果进行评价。首先明确了区域轨道交通一体化背景下综合交通枢纽中不同轨道交通制式运能匹配内涵;其次研究了综合交通枢纽中干线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能匹配评价方法,并给出优化措施;最后以西安北站为例,验证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可以反映出枢纽站运能匹配的薄弱环节,有助于合理分析枢纽站运能匹配的优化措施,充分发挥多网融合背景下轨道交通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6.
上海轨道交通3号、4号线是国内唯一采用"共线+环线"运营方案的线路,其高密度的行车组织已不能满足客流需求。详细介绍了3号、4号线现状客流的特征,分析了现状客流和运能存在的问题,在确定运营方案优化原则的基础上,提出运营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7.
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对于充分发挥路网整体能力和综合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流的需求以及优化网络运能配置和建设方案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重点研究了Logistic种群增长模型的产生、类型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并对轨道交通客流的形成、影响因素以及单线客流成长规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将两者相结合,建立了Logistic客流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8.
程红  余杰 《综合运输》2023,(2):165-171
为充分发挥铁路社会经济效益,增强人民群众美好出行的幸福感,本文针对目前许多城市铁路列车开行方案难以满足现阶段旅客高品质出行需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地方需求视角的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策略。研究以盐城地区为例,根据地方客流特征,结合地区外围铁路网资源的综合协调情况,以地方节点与铁路网络需求平衡程度的不同,从到发时间、服务频率、始发列车数量、可达范围等方面进行系统比选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为今后其他地区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近年来发展迅猛,线路长度与形态复杂性增加、客流层次性丰富度提高、网络化运营推进,连接中心城区与外围区域的长大线路出现。其交路方案的选取应保证运能分配均匀、服务频率合理、满足客流需求。本文以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为研究对象,阐述功能定位,对线路客流特征、速度目标、车辆选型与编组等相关运行计划进行分析与决策,在此基础上拟定五个备选交路方案。以客运服务质量、客运组织难易程度、行车组织可行性、行车组织安全性、建设与运营成本、远期发展能力为影响因素构建评价体系,选取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最优交路方案。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铁路目前票价单一、不能有效调节客流,票额分配对客流波动适应性较差的问题,根据收益管理理论,以铁路给定预测客流为依据,在基本票额分配中预留部分可灵活分配的票额作为全程通售票额,以应对客流预测误差等带来的影响;对区段剩余票额,按照尽可能分配长途票额的原则建立剩余能力优化模型,并为剩余票额制定动态票价来吸引客流、提高客运收益。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票额分配模型能适应客流需求的波动,避免大量票额调整工作,根据不同购票时段的需求特点,对剩余能力进行动态定价来吸引潜在客流,提高铁路客运收益,为铁路票额分配和动态定价提供了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戎  汤慧  程银浩 《综合运输》2022,(2):122-125+137
上海市域铁路网包括新建市域铁路和利用既有铁路改建的市域铁路,根据上海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都市圈城际铁路的融合发展情况,从线网规划、客流特征、票务系统等方面梳理多层次轨道交通方式间换乘的影响因素,并以上海市域铁路为主体,分析其与其他轨道交通方式间换乘的特点及方式。最后以机场联络线为例,总结机场联络线各站换乘情况,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客流特点提出相应的客流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立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变得尤为重要。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的协调配合将会减少两者之间的竞争,提高整个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输能力。本文对当前城市轨道交通以及常规公交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协调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二者协调面临的管理分离、线路网络规划不合理等问题,从线网优化和调度运营两方面提出了两种交通方式换乘客流的运能协调的进一步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上海地铁使用的是“6车厢”列车。在客流高峰时段,虽然增加发车频率,仍然满足不了乘客出行需求,特别是在客流量高的车站和多线换乘枢纽,运能不足的矛盾日趋突出。  相似文献   

14.
<正>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各行各业的“开路先锋”,铁路超前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铁路运能和运输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特别是全国20多条主要干线,早已超饱和运行,通过限制口的物资满足率仅达40%,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运能和运量的矛盾将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造成铁路目前困境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城际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概念。在此基础上阐述沪宁城际铁路的概况,从功能定位和客流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调查,重点分析了区域内部分城市的轨道规划建设,提出了沪宁城际铁路与区域内城市轨道衔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述了中哈贸易规模、货类结构、以及相关铁路运输网络、中哈边境口岸及过货量情况,从中哈间贸易、欧亚间贸易两个视角对贸易货物运输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中哈共建准轨铁路,消除技术障碍;加强中哈口岸基础设施以及多路径大运能的通道建设;研究与发展快速铁路货运系统。  相似文献   

17.
赵丽珍 《综合运输》2009,(12):18-22
"十二五"铁路运输能力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长期以来铁路运能紧张的状况将得到明显改善。铁路发展将从大规模基础设施网络建设逐步转向运输服务系统的衔接优化。未来,集装箱运输、城际客运以及以铁路场站为主的综合运输枢纽的建设等将成为铁路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从2011年始,三峡船闸通航能力不足已制约到长江水运跨地区运输,如何提升长江沿线通道运能成为关注热点,建立多方式线路运输通道是必然的解决路径。本文从运输需求、运输能力、建设技术、成本和建设周期五个方面研究,提出了建设沿长江重载铁路作为解决方案,尽快提升沿江综合运输通道运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铁路运输企业编制运输计划时,不仅需要尽可能满足起讫点间的客流需求,同时要充分考虑客流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波动性。根据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分类统计和交叉分析的方法,分析不同出行目的、收入水平和出行距离的旅客在预售期内对购票时间阶段的偏好,用于研究高铁客流需求特征。根据多项式逼近拟合方法,基于客流需求特征,构造了预售期多阶段多层次高铁网络客流需求模型。以京沪高铁实际购票数据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实际精细化的客流需求特征,应用该模型有助于提升高铁运输资源利用率、合理制定票价增加运营收益。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红水河运输需求大与通航设施能力小的矛盾。提出新型的滚装运输方式,介绍了滚装运输的线路、车型、船型选择方法。并通过与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在运价、运能及资源综合利用率方面的比较,论述了滚装运输方式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