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新科技     
《船艇》1992,(7)
船舶薄层气膜减阻技术交通部上海船稚运输科学研究所在研究水下平板上气泡膜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船舶薄层气膜减阻技术,设计了船舶导流板形式的船底装置,借助于一只鼓风机向船底输入空气时,能有效地形成船底薄层气膜,从而使船底与水分离,减少船舶与水的接触面积,有效地降低船舶航行中的  相似文献   

2.
介绍国内外船舶气泡减阻技术的研究情况,包括微气泡减阻技术、气幕减阻技术及气膜减阻技术的试验研究和理论计算结果,特别是俄罗斯倾斜板气泡减阻技术、日本微气泡减阻技术和我国薄层气膜减阻技术的特点。同时,介绍国内外微气泡减阻理论方面的力学模型、数值计算方法和重要结论。回顾20世纪60年代以来气泡减阻技术在船舶上的应用情况,特别是俄罗斯、日本及丹麦等国设计的气泡减阻船舶的性能和节能效果。针对我国目前气泡减阻节能技术在实船上的应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我国船舶气泡减阻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蔡金琦 《江苏船舶》2000,17(6):10-11
利用船底薄层气膜减阻技术 ,可提高快艇的水动力性能 ,提高船舶航速。模型试验表明 ,气膜减阻快艇的水动力性能已明显超过侧壁式双体气垫船 ,是一种投资低 ,见效大的节能新船型  相似文献   

4.
《船海工程》2001,(1):31
2000年12月27日,武汉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在武汉理工大学召开了“气幕技术在船舶上应用”专题学术讨论会,来自武汉地区8个单位30多位教授、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   武汉理工大学詹德新博士作了“气膜减阻理论与实验研究进展”的报告,王献孚教授作了“考虑浓度方程、简化N-S方程的数值计算”和“微气泡减阻机理计算”;海军工程大学董文才博士作了“平板气幕减阻试验研究”报告,吴梵博士作了“舰船结构气幕减振的模型试验研究”的报告。入会代表就气膜减阻、气膜减振试验研究中气膜浓度、气流量大小、气孔孔径的大小和密度对船舶阻力、振动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同时提出,应进一步研究由于气膜使流场发生变化、气膜对船后螺旋桨性能是否会产生影响。   会中,海军工程大学董祖舜教授介绍了2000年12月在厦门召开的“高性能船舶学术会议”情况,介绍了小水线面双体船——海关监管艇的船型研究与设计。武汉理工大学翁长俭教授介绍了2000年8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会议情况。   会后代表们参观了在武汉理工大学船舶流体力学实验室循环水槽进行的气膜减阻、气膜减振试验情况。   会议得到了武汉理大学船舶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陈秋芝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探索船底气膜减阻效果,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对此展开了试验研究。在详细介绍了气膜减阻试验平台及其试验研究过程后,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此较。  相似文献   

6.
快速性是船舶航行的重要性能之一,新型减阻技术不断被提出推动了船舶快速性的发展。从船舶阻力原理出发,对国内外船舶减阻技术展开分析,指出当前主流研究方向为空气减阻、仿生超疏水减阻、附体减阻以及断级减阻技术;针对这4种减阻技术探究影响减阻效果的主要因素,总结当前减阻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介绍船体加热-超声协同减阻和网状射流等新型减阻技术,对未来减阻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为船舶减阻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气层减阻技术可显著降低船舶阻力、减少燃料消耗和提高船舶航速,是极具潜力的新型船舶节能减排技术。在大型低速船上应用这项技术时,由于航速低的原因,气层难以在船舶底部生成并稳定保持。针对气层减阻技术在低速船上的应用难点,以平板为研究对象,进行气层生成和稳定保持的试验研究,探讨低速状态下气层能稳定保持的关键因素。对喷气方式、喷口形式、气流量等因素展开了系列研究,获得了低速状态下具有较高减阻节能效果的喷气模式(喷气方式+喷口形式)和关键设计参数。以此为设计依据,对船模、百吨级原理样船以及沿海实船等为多种尺度的研究对象进行气层减阻方案设计,获得了较好的减阻节能效果,船模减阻率达47%,百吨级原理样船净节能11%,沿海实船净节能7%以上,验证了寻获的气层减阻关键因素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气层减阻技术在低速船上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国际海事组织的立法和商业节能减排的双重驱动,为船舶节能减排技术带来了深度革新的契机。研究表明,大、中型油轮和散货船仅靠现有的船型优化、主机优化以及安装常规水动力节能装置等手段难以达到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下降30%以上的第3阶段技术指标,而气层减阻作为先前仅适用于高速船舶的技术再次迎来了突破性进展。气层减阻单项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节能10%以上,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新型节能技术之一。文章针对性地研究了气层减阻技术在低速矿砂船上的应用,阐述了气层减阻技术的优势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船艇》1988,(2)
公开号-字请人布隆福斯造船,.、舌l发明名称珍二矛浮:驹县861033”3布隆福斯造船 公司85 100729除镰双船体船舶涵道式船体8510560285102895减阻推进射流航具冰海船舶85101991名5104104贵州省科学院新技术研究所日本钢管株式会社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研所唐山钢铁公司85100109大连冷冻机厂85108610船舶气膜减阻节能装置系统耐海水浸蚀船舰壳体的制造单层合面三维复合摇摆装置集装箱船舱盖5 104776系船装置88510751985109429船舶系留系统及其安装方法系泊装置85103227锚装置85102609蒂森北海工厂有限公司日本钢管株式会社 基海洋服务公司信号…  相似文献   

10.
船体防污和减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几十年来,船舶、制造、材料等领域的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防污、减阻机理与技术进行了广泛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但迄今为止,防污与减阻技术的研究仍分属于2个不同的研究领域,如果将微结构仿生防污延伸到微结构的主动仿生减阻,利用仿生表面微结构同时实现防污和主动减阻,构建仿生防污、减阻的一体化技术,这将具有重要意义,可望为解决防污、减阻2种技术分别使用时面临的技术难题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提出船体防污减阻协同作用技术的概念,分析它具有的优势,并详细介绍基于贝壳仿生的防污减阻协同作用技术及其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11.
喷气方式对断阶滑行艇阻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喷气方式对断阶滑行艇模型阻力的影响,取得了总阻力减少25%的效果,并得出了以下结论:(1)孔喷的减阻效果明显优于缝喷;单侧喷气的减阻效果略差于双侧喷气。(2)沿折角线垂向下弯式的防溅条的阻力性能优于沿折角线水平式的防溅条,前者的单位排水量阻力比后者的略小3%~4%。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12艘双体船船模变化其片体间距所得到的静水阻力试验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得到估算双体船阻力数学模型和相应的图谱。该图谱主要自变量控制空间为5.0≤L/1/2。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版纳港监艇的主要要素、主要技术性能、模型试验、型线特征、总布置、结构特点等,并论述了本船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CFD计算软件对一艘7000吨级油船进行阻力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与该船的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利用CFD进行船舶阻力计算在工程实际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一种计及姿态变化的船舶阻力预报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于航行于水面的舰船,船体姿态会随着航速的增加在航行中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姿态变化后的阻力较通常计算的以约束模型为基准的阻力预报是有明显差别的。采用CFD方法实现了以KCS船为模型进行模型自由状态下的阻力预报,并和相关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避免了由于船体运动造成流场网格扭曲与计算发散等问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另外,该方法充分考虑了船体姿态的影响,计算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李勇跃  张良  许晶 《船舶工程》2017,39(S1):49-52
海洋工程支持船(OSV)因其船型特点,以一定航速航行时姿态较静止时的浮态会发生变化,进而会影响船舶的阻力。为减小船舶阻力,纵倾优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首先运用CFD手段,通过对y+、湍流模型及网格依赖性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了适用于该类船型阻力计算的数值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两型尺度相近,但不同线型的OSV进行了纵倾优化,数值模拟的结果发现纵倾优化在不同船型、不同线型、不同航速下而呈现不同的特点,为船舶实际运营中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7.
王驰明 《船舶工程》2014,36(S1):12-15
考虑台湾海峡和东南亚航区风浪情况,在船舶最新设计理念及有关理论指导下,结合以往在型线设计方面的经验和基础船型数据库,研究设计三种新颖的豪华邮轮船型,并采用CFD 软件fluent和Resistance计算并优化分析船体型线及阻力,获得该适合航区较佳的船型。  相似文献   

18.
舰艇在大风浪中航行,当航向已定时如何确定最大允许航速是航海界关注的课题。本文采用CF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和耐波性理论相结合的新模式,分别研究了浪增阻、风增阻及螺旋桨推力损失的计算方法,给出了比较精确的舰艇大风浪航行时的船体负载。在此基础上,运用船—机—桨理论,解决了最大允许航速(轮转速)的求解问题。  相似文献   

19.
舭龙骨被广泛用作各型海船的减摇装置,其安装位置对船舶阻力与减摇性能有一定影响。本文通过CFD技术获得船体极限流线,通过回归模型建立船舶横摇阻尼关于舭龙骨位置参数的目标函数,并以横摇阻尼最大为目标进行舭龙骨布置的优化。最后以实际船型为例进行了舭龙骨安装位置的确定。  相似文献   

20.
李立人 《中国造船》2000,41(1):11-14
若干新船的模型阻力试验中~([1,2]),尽管压载试航状态的吃水和排水量均比满载状态小得多,然而将试验结果换算到实船,却出现了试航状态的有效功率大于满载状态的意外情况。对此,设计部门和船东都不能接受。本文介绍一种上翘型球首,将它替代原型船首,可使试航状态的有效功率显著地降至满载状态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