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晶晶 《摩托车》2007,(2):67-68
很多摩友都有这样的感觉,自己的良驹不幸患上了电路方面的毛病,很想自己动手为爱驹解决问题。但是,当他们打开侧盖,面对那一束束,一团团不同颜色的导线却一筹莫展,不知从何下手,有的摩友灵机一现,想到了使用说明书上的电气原理图,但是当他们打开使用说明书一看,这一幅电路图并不比实物电路简单。好多摩友与我谈到电路都是一个宇“难”,我认为大家看电路难就难在看不懂电路图,难就难在不知道如何看,从何下手。我总结了一些看电路图的基本方法与技巧,供摩友参考。  相似文献   

2.
《摩托车》2017,(6)
正旅行最大的魅力之一就是丰富人的经历,摩旅的特性让旅行中的经历变得更加"立体"和真切,这种感觉很容易上瘾,一旦上瘾就难以自拔。其实,之前从没想过摩旅会融入我的职业中,成为一项工作内容。爱好一旦变成工作,其中的乐趣也会在种种"任务"中大打折扣,有时甚至会在沉重的工作中产生厌倦。支撑我跑下去的,除了责任,还有那一路上的感动……  相似文献   

3.
因为各种原因,摩友们形成的这个大圈子把碣石当成了圆心,即使这样,依然有许多摩友难以与碣石接近,所以中介就出现了,那就是内地车行。内地车行的老板是冒着比做车老板更大的风险为摩友们服务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些老板尽管从碣石拿车,但对车的实际情况了解得也不是那么透彻,他们拿了车后同样也要对车的质量好坏分等,所以车没到大家手里时,谁都不敢说好,但是希望总比失望多。现在想在碣石找一辆好一点的车还真有点难,就我的观察来看,现在就算是真正的大排量车都不排除经过拼装、大规模翻新的可能性,如果每个人都想要真正的好车,那垃圾车给谁呢?至于翻新车和拼装车的概念,我觉得现在还难有定  相似文献   

4.
金牌销售     
对于厂商来说是造车难还是卖车难?丰田创始人丰田喜一郎回答:销售汽车要比制造汽车更困难。那对于买车人来说是产品重要还是服务更重要?这还真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摩托车》2004,(10)
1997年 8月15日 , 是 我 永 远 难 忘 的 日 子 。 就 是 这 一 天 我 找到 了属 于 自己 的人 生 位置 ,与 摩 托车 结 下 不解 之 缘 , 走上 了一 条拼 搏 之路 。 “一 把火 ”让 我 与 《摩 托车 》 相 伴7载 是 她 点 燃 了 我 心 中 求 知 的 火 。7载 的 相 伴 , 使 我  相似文献   

6.
爱上摩旅     
《摩托车》2014,(18)
<正>今年跑了一趟漠河后算是中了摩旅的"毒",这两天"毒瘾"发作,浑身不自在,按捺不住真想出去跑个痛快!我是不是玩野了?还是摩旅本身就是越玩越野呢?玩车多年,但对"摩旅"兴趣一般,总是感觉骑着摩托车满世界跑的人就是找罪受。跑跑山,城市短途骑行找找乐子,下赛道找找激情足矣。前几年因工作需要也跑过几次摩旅,不算长,往返距离3000km左右。直到今年和好友跑了一趟漠河往返6800km,这回算是真正体会  相似文献   

7.
《摩托车》2015,(10)
<正>相信广大的摩托车爱好者都反复听过一句话:天下摩友是一家。没错,每当听到这句话时心头都会一暖,并十分享受这种兄弟般的感觉。但是各位有没有认真想过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摩友"?或者说什么人能称得上是"摩友"?只要是骑摩托车的都算是"摩友"吗?那"骑抢"的算不算?骑车肇事逃逸的算不算?骑车不带头盔的算不算?  相似文献   

8.
小养由基 《摩托车》2014,(1):106-111
<正>总有人问我们这些骑摩托车的人:"摩旅的魅力究竟何在?"骑士们思索、讨论了很久,也没有一个确切、能够说明一切的答案。每当我们空谈意义的时候,听者都会觉得摩旅的魅力反而下降了大半。对于真正的摩旅人来说,他们在摩旅中的所见所闻并不会转化成和朋友们分享时的傲人谈资,而是一种旁人难以理解的感觉:即使多年之后坐在家中,他们也能感受到那时的风和雨,还能呼吸到那时的空气……摩旅不是度假,除了痴迷那种在风中自由追逐的感觉,还要有一种执着的探索冲动。没有骑过摩托车的人大多只看到它难的一面,而一旦接触  相似文献   

9.
周照 《摩托车》2014,(11):132-132
上海东州川崎店喜迎周年庆典上海东州川崎旗舰店自2013年正式开业以来,在过去的一年里,通过不懈努力赢得了广大摩友的支持,销售态势良好。他们在日常的经营中不断摸索经验,力争打造一流的摩托车销售企业。值得一提的是,东州川崎在卖车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对摩友的关爱活动。举行了数次公益骑行,开展了安全驾驶培训课程。  相似文献   

10.
2004年的仲秋前后,一位开饭店的摩友来到我的门店,说他的摩托车在饭店里趴了半年多了,想卖给我.我对那辆大白鲨轻骑125是很熟悉的,该车一直在我店里保养,而且这位摩友两年前从济南厂家买来时还是我给组装的.  相似文献   

11.
编辑说车     
《汽车驾驶员》2011,(7):119-145
我眼中的天津车市 这期服务站的采访安排在天津,正好有机会能看看天津的车市。天津车市之火爆让我感到十分吃惊,尤其是和目前的北京车市相比,这种感觉更强烈,来来往往的景象很像当年北京的亚运村车市。火!火!火!不过和当年的亚市不同,现在旱已是4S店卖车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编辑絮语     
《摩托车》2010,(9)
<正>台北为什么不禁摩?[小宇]同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台北为什么不禁摩?这个问题让我想了很久但一直没有答案,终于在前不久遇见一个台湾朋友的时候我问了出来。台湾朋友说:"台北不禁摩,是因为摩托车上载着一张张选票。  相似文献   

13.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我是怎么爱上摩托的文章,但一直提不起笔,今天终于想写一写了,以此和各位摩友共勉,希望各位朋友也能从我的故事里得到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4.
4S店这种“卖车又修车”的全新模式也曾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感觉。但这种模式在中国也面临着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老旧车型外迁渠道变得越来越窄,二手车尤其是国二排放标准的老旧车卖车越来越难。其实不管是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还看不清市场未来的发展,但摆在消费者面前的现实就是该如何抉择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16.
广州要禁摩早已不是新闻,广州也不是第一个要禁摩的城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早已先行一步,我想广州的摩托车主,只要他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想必已经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对广州的禁摩有着充分的心理预期,其中当然也包括区区在下.而使我真切地感受到禁摩对我的影响,是数月以前的某天,当我准备一如既往地驾摩从广源东五山校区路段驶上高架路时,一个禁止摩托车驶入的警示牌永远地改变了我进入省城的路线,我那花费了3万多块钱买来的摩托车从此开始陷入了被围堵的境地.  相似文献   

17.
海怪骑士 《摩托车》2013,(5):110-113
为郭凯的稿件起个题目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相对于以往的摩旅行者,我在和他的交流中看到了一种最原始的摩旅动机和最朴实的情感。他在中国的摩旅圈里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他也只是茫茫背包客大军中的普通一兵。但他让我感觉自己已经无限接近了一个探寻已久的东西——旅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建设和行装准备,我跟师姐坐上昆明→云龙的夜班汽车,开始了我们艰苦并快乐的摩托旅行。其实这次我的摩旅只能算。半次"。先坐汽车到第一站,再骑车走下面的路。而摩托车大队伍是全程骑车的。我们此次的目的地是滇西老君山。我和师姐已经有好几次坐摩托车旅行的经历。这次虽然换成自己骑。但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下面,就是我这个摩旅。菜鸟"的首次摩旅骑行日记,希望能给同样想。骑出去"的摩友一点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正>我喜欢摩托车,喜欢旅行,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我喜欢骑着摩托车旅行。听到我这么介绍自己,你或许以为我是一个资深的摩友,其实不然。在摩旅界,我是一个十足的新人。一年前,摩托车和旅游在我看来就是两个独立存在、毫无关联的事物,直到有一天我的一个朋友发了个有关摩旅的帖子给我,我才突然意识到,原来摩托车和旅游结合在一起是这么有意思。有了这个认识后,我也忍不住想摩旅一番,体验其中滋味。当然,前提是我得先入手一辆摩托车。选择150mL车型,是我首先确定的一点,因为我认为这个排量足够满足摩旅需求,且节能省油,经济环保。可是150mL车型这么多,且很多都打着"摩旅"的旗号,我该选哪款呢?在这里我不敢自吹自擂,但由于自己是做财务工作的,因此别的优点不敢说,但细心是绝对的。我不厌其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月7日上午9点来钟,我在租住的小屋里眯着眼睛、杀鸡似地拉着二胡,一个经营摩配的朋友突然来了。他告诉我:有人想认识认识“为摩托车活着”的我,并想请我试试车。我问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