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47岁的宋恩晓自穿上军装钻进潜艇,就和鱼雷结下了不解之缘。先是当鱼雷兵,又提为鱼雷军士长,之后又升为鱼雷部门长,1983年进支队机关担任鱼雷业务长。直到今天,这位肩扛上校军衔与潜艇打了近30年交道的“老鱼雷”,仍然痴迷地侍弄着心爱的“铁疙瘩”。 鱼雷是潜艇作战的主要水中兵器。自1867年问世以来,鱼雷在历次海战中发挥了巨大威力,立下了赫赫  相似文献   

2.
接受海战的历史教训加强新世纪的鱼雷研制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列举了历史上几次鱼雷攻击和海战战例以及当前世界鱼雷发展的基本概况,从而可以看出,鱼雷在攻击航母等水面舰艇、潜艇、岸基设施,破坏交通和执行封锁方面有着其它武器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对我国鱼雷研制工作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赵庆钏 《航海》1993,(4):15-15
未来的海战是反潜战;反潜战的实质是研制出性能优于潜艇的反潜鱼雷(或远程反潜导弹),以便更加有效地对付水下目标:反过来也还是潜艇对攻击方的反潜鱼雷等武器实施反鱼雷等武器攻击和战术的研究。所以说现代化的反潜战是潜艇、鱼雷、水雷和远程反潜导弹等武器的较量。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的海战中,线导鱼雷是潜艇攻远距离击水面舰船的主要武器之一,潜艇发射线导鱼雷攻击水面舰船的过程中,潜艇鱼雷攻击的成败完全取决于艇上武器系统能否有效地对鱼雷实施导引鱼雷。论文着重对前置点导引法的原理和模型进行研究,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采用模拟仿真方法,对线导+声自导鱼雷捕获水面舰船的概率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设定的仿真条件下,使用前置点优化法导引鱼雷攻击目标的捕获概率高于使用前置点和修正方位法导引鱼雷攻击目标的捕获概率,确实达到了提升鱼雷捕获概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常规潜艇声隐身技术发展动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代常规潜艇具有潜航时间长、隐蔽性好、突袭力强等特点,它可隐蔽地对敌实施鱼雷和导弹攻击,因此,它是未来海战中的威慑力量,各国海军对其发展极为重视。本文介绍当代潜艇噪声控制技术的成果和陷身技术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6.
李有观 《航海》2007,(4):42-43
俄罗斯一家造船厂研制成功一种新型水泥壳体潜艇。该潜艇既能像普通舰船一样漂浮在水面。又能沉人海底参加水下海战。这种潜艇能以垂直发射的鱼雷攻击水面舰船。该潜艇的水泥壳体和噪音低下的推进系统将使其不易被声纳发现。这种潜艇两侧设置有翼,  相似文献   

7.
潜艇在海战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鱼雷、水雷、导弹以及深水炸弹等水中兵器的打击,因此潜艇水下抗爆炸冲击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同时提高潜艇水下抗爆炸冲击能力也是提升潜艇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综述了潜艇抗爆的研究现状及采用的常用抗爆方法,提出了3种最新的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气泡帷幕衰减水中冲击波的理论机理和实验研究成果,为潜艇抗爆炸冲击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航空自导鱼雷命中概率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某型自导鱼雷和潜艇战术技术性能 ,建立了鱼雷、潜艇的运动模型 ,并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对抗 ,采用蒙特卡洛法研究了鱼雷的命中概率 ,其结果与实际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9.
针对潜艇使用单枚声诱饵对抗鱼雷效果不理想,分析了潜艇使用两枚声诱饵对抗鱼雷使用方法.通过潜艇、声诱饵和鱼雷之间的运动关系,建立了潜艇使用两枚声诱饵对抗鱼雷数学模型.利用仿真对比分析了采用单枚声诱饵和两枚声诱饵不同对抗方法,得出了潜艇使用两枚声诱饵对抗鱼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吴磊  冯达 《船电技术》2015,(7):39-42
通过对潜艇鱼雷武器系统作战使用流程的研究,分析了影响潜艇鱼雷武器系统作战反应时间的主要因素,采用随机Petri网(SPN)的Molloy形式,构建潜艇鱼雷武器系统作战反应时间模型,评定潜艇鱼雷武器系统作战反应时间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空潜对抗中潜艇的生存能力,从航空反潜作战流程和反潜鱼雷攻潜特点入手,分析了潜艇对抗反潜鱼雷所需的能力。从潜艇对反潜飞机的探测和攻击,潜艇对鱼雷的快速报警、对抗器材的快速发射、对抗器材的尺度模拟、对抗器材的软硬综合对抗等方面,探讨了潜艇对抗航空反潜鱼雷的关键技术实现途径,对提高我潜艇防御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麟 《航海》2002,(5):41-42
潜艇作为现代海战的利器,它的出现改变了海战的格局,也改变了海军的构成和海军战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在不断改进原有潜艇的同时,也积极推陈出新,无论是常规潜艇、核潜艇,还是遥控的无人潜艇都成为集设计优化、装备精良、高费效比、隐身等高科技于一体、名副其实的海战利器。本文仅对当今世界各国’正在研制和计划开发的无人潜艇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论文针对鱼雷变速引起的噪声变化进行分析,得到鱼雷速度与噪声之间的关系;目标潜艇通过探测鱼雷噪声对鱼雷进行定位,鱼雷噪声在一定速度下,得到相对目标潜艇的最远探测距离,论文对鱼雷速度与最远探测距离和潜艇反应时间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仿真结果.论文的分析方法对鱼雷变速过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潜艇发射鱼雷的可攻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全面解决鱼雷可攻性的新思路。当得到目标速度、目标航向、初始舷角以及潜艇和目标的初始距离时,就潜艇能否发射鱼雷对目标进行攻击,以及潜艇能否在追踪后对目标进行鱼雷攻击,给出了完整的可攻性判断准则。另外还得到了最佳追踪和攻击方向。  相似文献   

15.
鱼雷攻击潜艇的毁伤效果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波  卜广志 《舰船科学技术》2006,28(1):74-77,91
客观、准确地评价鱼雷攻击潜艇的毁伤效果是鱼雷与潜艇对抗的最后一环,也是评价鱼雷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重要指标。本文在现有毁伤概率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进了舱段的毁伤程度、要害指数、命中概率、毁伤效果累积系数和齐射毁伤系数等参数,建立了一种比较全面的用来评价鱼雷攻击潜艇毁伤效果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信息熵的潜艇鱼雷武器系统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水下复杂战场环境下,随着武器系统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作战样式的快速变化,信息优势对于潜艇鱼雷武器系统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战效益。在分析潜艇鱼雷武器系统作战使用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熵评估潜艇鱼雷武器系统效能的方法,并建立了评估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不同深度条件下潜艇发射鱼雷时的能量消耗,提出利用海水静压力差作为潜艇大深度发射鱼雷的一种原动力补充能量,为潜艇水下大深度发射鱼雷能量储备与使用探索出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潜艇与水面舰艇进行鱼雷对抗过程中,都会使用鱼雷攻击对方,并且都希望占领有利射击阵位发射鱼雷,以达到己方舰艇能使用鱼雷攻击敌方舰艇而敌方舰艇却不能使用鱼雷攻击已方舰艇的目的.在对鱼雷有效射击阵位范围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在敌我双方舰艇周围各自可能存在一个鱼雷攻击有利射击阵位范围,并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舰艇鱼雷攻击有利射击阵位范围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己方舰艇研究减少或消除敌方舰艇鱼雷攻击有利射击阵位范围带来的不利影响和火控系统的建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鱼雷制导与控制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鱼雷制导方式的发展历程作了回顾,提出了未来海战对鱼雷武器制导与控制发展的要求,结合目前鱼雷制导与控制技术特点,展望鱼雷制导与控制技术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在潜艇优越性与日俱增的今天,猎潜艇很难与安静型潜艇匹敌。这些潜艇装备了种类繁多的探测设备、智能型作战系统及速度快、射程远的线导鱼雷。大多数德国现代潜艇上的标准装备证明了提供这种能力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