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当前溢油应急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设备库+移动应急站+船舶"为支撑,打造"区域溢油应急快速响应平台",借鉴新型充气式围油栏的研发经验,进行区域溢油应急装备与技术科研攻关,集合区域优势资源,提升港口码头区域溢油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新型海上溢油应急处理技术——动态曲面式(Dynamic Curved Plane,DCP)溢油机械回收技术,能够实现海面漂浮溢油的快速高效回收。该技术运用堰式引流方法,提高水面溢油的接触速率;采用"固液双重拖带回收"方法,利用底层水流和黏附曲面对浮油的双重拖带作用,实现溢油快速回收;应用"负压吸入曲面诱导"工艺加速油水分离,提高溢油回收效率;同时,使用"双重浮体"技术改进回收设备的抗浪性,保证其在高海况下能够稳定、高效地工作。  相似文献   

3.
2006年国际溢油展览会和国际溢油大会(the Spill 06 exhibition & the Interspill 2006 conference)于2006年3月21~23日在伦敦召开。本次展览会将展示抗御海上和海岸溢油技术方面的最新设备,溢油大会则就如何预防和反应海上溢油成为讨论和分享经验的平台,主要集中干提供和交换实际现实信息和对话,旨在向有关溢油污染和防御事宜的专业人员提供信息和技术援助。  相似文献   

4.
新造船舶     
《船舶工程》2008,30(4)
中国长航设计的新型溢油回收环保船下水 7月29日,由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长江船舶设计院设计的中国第一艘专用溢油回收环保船“海洋石油251”号,在山东乳山船厂顺利下水,标志着中国长航在环保船型设计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美国海上溢油应急反应机制建立成功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学习借鉴发达国家海上溢油应急先进技术和油污损害赔偿的经验,提高我国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反应能力和污染损害赔偿的水平,交通部海事局组织了由各直属海事局共17人组成的“交通部海上溢油应急技术代表团”于2002年5月31日至6月20日在美国进行海上溢油应急技术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业务培训,通过培训学习和参观考察,不仅开拓了海上防污染监督管理工作的视野,同时对加快完善我国海上溢油反应机制的思维有了较为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从溢油处理技术的需求论多功能溢油回收船型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作者参与和从事多功能溢油回收船型开发工作的总结。文章比较系统地分析研究了溢油的监视、围控和回收等关键技术和设备、措施,指出了多功能溢油回收船应该具备的技术特点,并提出了对多功能溢油回收船型的开发和设计工作的若干建议,可供从事此种船舶的项目开发和设计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7.
内河油污染防治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内河油污染防治技术现状,分析内河溢油防治措施中溢油应急反应、溢油模拟、溢油控制及清理和溢油风险评价等技术工作,强调研究保护内河流域资源、环境及生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溢油污染的来源进行分析,总结水体溢油污染的围控和处置措施,从而提出三维溢油应急响应技术的概念,以期为水体、地下水层的溢油污染应急响应技术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牛志刚  刘连进  宋莎莎  杨静  李明 《船海工程》2015,(2):146-148,153
结合我国渤海冰期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海洋环境保护及减少潜在溢油污染的现实需求,分析目前国内外冰期溢油监测及预测技术的发展现状,探讨我国冰期溢油监测预测技术的研究方向及未来冰期溢油监测预测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围油栏在内河急流水域的溢油围控作业中,易发生倾斜而导致围控失效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支架结构围油栏,并对其受力部件进行了受力分析及强度校核。利用Fluent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新型围油栏对不同粘度溢油的拦截特性。结果表明,本文研发的新型围油栏与传统围油栏相比,设计在高低粘度溢油的围控作业中,可提高围油栏失效的临界流速,并延长同等流速下的有效围控时间,可提高溢油事故应急处置的围控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远洋船舶压载水净化和水上溢油应急处理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三——"水上溢油事故应急处理技术"的研究背景、主要研究内容和突破的关键技术,首次系统全面地建立了溢油源快速准确鉴别体系和船舶溢油事故污染损害评估技术。在构建完整溢油应急体系、履行国际公约和实施国内法规、提升溢油应急管理能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海面溢油数值模拟及其可视化实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学强  陈坚  孙倩 《中国航海》2007,(1):97-100
由于石油工业和石油运输业的迅猛发展,油井井喷和油轮溢油事故频繁发生。积极探索溢油在水环境中的运动规律,才能为溢油的清理提供强有力的指导。海上溢油数值模拟研究能定量地分析、评估溢油的演变,文章结合采用椭圆扩展模型和油粒子模型对溢油扩散漂移过程进行模拟,为相应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而溢油的可视化技术基于GIS组件COM技术,将溢油数值模型的模拟计算结果以图形的方式,实时、动态地显示在电子海图上,从而实现了溢油漂移扩散过程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合理评估区域船舶溢油污染风险,在溢油风险评估方法中引入网格化管理技术。本文基于网格化管理技术,分别在区域网格划分方法和溢油污染风险计算方法上开展研究,提出了基于网格化管理的区域性溢油风险评估方法。并以浙江海事局管辖海域为例,在综合考虑溢油事故概率、溢油规模、环境资源敏感性的基础上,得到辖区每个网格的溢油污染风险大小,进而确定辖区溢油高风险区。最后,根据目前我国海事管理现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海上溢油跟踪监测软硬件技术,具备优良的海面溢油跟踪功能,为海上溢油应急行动提供准确支持。  相似文献   

15.
文中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溢油事故危害及应急技术现状,针对当前海上溢油难以跟踪定位的难题,提出了溢油跟踪定位浮标技术解决方案,采用北斗卫星定位通信为平台,实现海上溢油的全过程、全天候的实时跟踪、监测功能,通过海上试验验证,溢油跟踪定位浮标为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快速反应提供了一种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6.
许艳 《中国海事》2009,(6):21-22
近年来,中国海事局烟台溢油应急技术中心立足于溢油应急设备库管理,快速、准确实施溢油应急行动,开拓思路,大胆创新,并逐步向溢油应急应用技术研究转型,为提升溢油应急能力作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7.
为及时掌握船舶海上碰撞等事故导致的溢油事故、溢油分布范围,及时调度船舶救助,运用空间地理信息平台设计溢油规避风险系统。利用溢油扩散预估模型对溢油扩散海域面进行预估和分析,实现对船舶溢油空间分布实时分析,然后运用溢油避险模型模拟溢油事故扩散海域面积并计算,搜取事故中心海域附近各船舶信息并显示在信息系统。模拟结果证明,该研究分析系统可搜取事故影响海域及其附近的船舶及溢油事故油膜扩散空间信息分布评判,并实现溢油事故扩散情形空间平台实时、全方位可监视可预警。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较为完善的海上溢油应急处置机制,以舟山群岛海域为例,分析利用岛、礁等有利地形进行海上溢油快速围控的技术,设计一种可持续供能的溢油回收装置,构建包括前期分析预测、中间过程控制、后期自动化清理的较为完整的溢油应急处理体系,为区域溢油应急方案的制定及应急行动提供技术支撑。该体系的实现可以为溢油处置的科学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广泛分析国内外溢油跟踪浮标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内河环境和船舶污染事故特点,开发一种适用于内河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的新型溢油浮标跟踪系统.该浮标系统通过水面浮标体系的相关传感系统和岸基监控平台,可以实现内河船舶溢油的实时跟踪与监测,对于应对内河溢油污染事故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介绍冰区溢油清理技术和中海油溢油应急预案体系,特别是渤海溢油应急能力建设现状;对中海油目前开展的渤海冰期溢油机械清理基础试验研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