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壳设计中须全面考虑强度和稳定性两个方面,但理论及实践证明,网壳结构的设计通常受其稳定性控制。单层网壳结构稳定分析的目的是计算网壳结构的临界载荷,分析网壳结构对初始缺陷的敏感性,从而提出合理的安全系数和设计临界载荷。  相似文献   

2.
赵建强 《铁道勘察》2012,38(3):78-81
济南站无站台柱风雨棚工程在既有站场环境下改造,受条件制约无法实现线间立柱,形成单跨跨度109.55 m的大跨拱形结构,为路内单跨跨度最大无站台柱风雨棚。单跨超大跨度拱形结构形成巨大的水平推力,给上部结构及下部基础设计带来诸多困难。以济南站风雨棚桩基础设计为例,介绍大直径柱下单桩承载能力及桩身结构设计,重点介绍桩基水平承载力计算、计算模型以及现场静载试验测试。  相似文献   

3.
随着铁路工程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跨度铁路客站站房及雨棚。由于站房及雨棚结构的复杂性、唯一性及自身大跨度等显著特点,其风荷载值并不能从现行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获取,而准确合理的风荷载取值对确保结构安全和控制工程造价又十分重要,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风洞试验。以某铁路客站站房及雨棚为工程背景,试验选取刚性模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表面风压系数,并通过有限元软件分析风致动力响应,计算出节点位移和杆件内力的风振系数,最终得出站房和雨棚结构的等效风荷载值。结果表明等效风荷载值均顺风向递减,且在迎风侧的屋面边缘处值很大。  相似文献   

4.
济南站大跨度钢结构风雨棚结构设计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介绍济南站风雨棚设计过程,重点介绍钢结构方案比选、结构计算模型及参数、施工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5.
无站台柱雨棚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介绍中国铁路客站无站台柱雨棚建设的现状,分析无站台柱雨棚的特点,并就无站台柱雨棚的结构选型、风雪荷载的取值、变形控制、超长结构的处理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无站台柱雨棚柱横向变形控制标准,为无站台柱雨棚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应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铁路客站结构设计参数与工程材料用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得到结构设计参数的逻辑层级关系.在客站雨棚结构的各设计参数中,基本风压、材料强度和雨棚高度对雨棚结构的用钢量影响最大,处于逻辑关系的第1层级;结构类型、站型、基本柱网和抗震设防烈度等参数的影响较大,处于第2层级;其他处于低层级的设计参数对用钢量影响较小.结合解释结构模型的分析结果,选取影响雨棚经济性较大的前2个层级中的设计参数为主要变量,运用概念分析方法进行雨棚结构优化,得出不同条件下合理的结构形式及工程用钢量范围.结果表明,以用钢量作为优化目标时,双侧悬挑雨棚的经济性优于单侧悬挑雨棚;实腹钢梁结构适用于所有双侧悬挑雨棚;单侧悬挑结构则需根据跨度、基本风压、有无拉杆等条件具体判断其适用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7.
针对铁路房建设备巡检周期长、结果缺乏时效性等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指导房建设备管理人员日常运维的铁路客站钢结构雨棚监测系统,通过对环境风、温度、应力、振动加速度、列车风压等进行监测,实现钢结构雨棚状态实时展示和分级报警,同时可以分析列车风对钢结构雨棚的影响。系统架构包含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和应用层。分析实测数据表明:环境风对结构的影响受周边遮挡与建筑布局有关。结构所受日温呈昼高夜低的变化趋势,结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相比存在时滞性,年温度变化呈夏高冬低的变化趋势。钢结构应力变化与以日为周期的温度变化关联性较强,但应力与温度不完全是线性关系,实测应力变化与仿真模拟有差距。钢桁架振动受列车风影响较大,最大风压达130 Pa;檩条跨中竖向振动加速度受檩条与钢桁架连接节点以及钢桁架竖向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速铁路快速发展,车站站台雨棚不仅满足为旅客遮风挡雨的基本服务功能,还要兼顾造型美观的要求。板壳结构雨棚将两者需求同时兼顾,但这种板壳结构的屋面板雨棚结构形式受力复杂,需对其进行抗震性能研究,明确其主要的力学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雨棚结构的三维力学模型,并完成了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激励下雨棚的动力响应计算,得到了结构关键部位的位移、加速度、应力响应及结构损伤情况。同时,对不同跨度/波长比值的板壳结构雨棚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悬挑部分对结构整体的地震效应影响较大,抗震的薄弱环节位于悬挑一侧的边柱柱脚和梁柱节点处;多遇地震作用下,雨棚结构的最大层间弹性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仍处于弹性阶段内,设计的结构能够实现预期的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9.
铁路中小型客站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的建设发展,大型铁路客站方案设计已基本完成,一部分已建成投入使用。今后3年的客站建设大多属于中小型客站,其结构和造型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和重点。此文根据铁道部对铁路客站建筑规模的有关规定,阐述新时期中小型客站建设的特点,并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中小型客站建筑设计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即客站与地方规划的衔接关系,车站广场、站房、站场三者的关系,站房与雨棚间的关系,站房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筑形态与建筑结构的关系,建筑创新与投资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0.
以长春站无站台柱雨棚为工程背景,对大跨度半刚性站台雨棚的结构选型、整体计算及非线性分析进行介绍,提出拉索与雨棚柱的合理夹角、拉索的初始力是该类半刚性风雨棚设计的关键,并应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对比分析,得出合理夹角范围及初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