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转双转子电机有两个转子,其内外转子各安装有一个旋转变压器;而普通电机控制器只能接收一路位置传感器信号来实现闭环控制。为此,本文中提出了一种针对双旋转变压器信号的双转子电机转子位置检测系统。该系统将两个旋转变压器输出的信号分别进行解码,再通过合成得到一个内、外转子的相对位置(或转速),最后将其模拟成后端设备所需的信号输出给电机控制器。本设计采用两个AD2S1200作为前端旋变解码芯片,后端使用STM32F103RBT6作为整个系统的主控单片机,以完成相对角度位置的求解,并将其模拟成类似于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脉冲信号输出。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某款电动汽车的对转双转子电机控制系统中。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完全满足使用要求,为双/多转子位置检测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EPS助力电动机转子位置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旋转变压器作为传感器,使用新型的RDC芯片AD2S1210将旋转变压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解码,并设计了外围电路与电流增益驱动电路,对数据的读取方法进行了介绍。实验表明,该系统工作性能良好,符合EPS助力电动机的转子位置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3.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传动系中的具有新型双转子结构的电气变速器(EVT)被提出,为实现对其内电机的矢量控制,必须实时检测该双转子电机两转轴的速度差。本文给出一种基于凸极式外转子结构的变磁阻式(VR)旋转变压器配合环形变压器的测量直接方法,并研制了基于AD2S1200的轴角变换电路(RDC),用于系统控制。该...  相似文献   

4.
正一、驱动电机系统的组成北汽E150EV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包括驱动电机本体和驱动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主要由定子、转子及其他部件组成。驱动电机系统的位置如图1所示。二、驱动电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在驱动电机系统中,驱动电机的输出动作主要靠控制单元给定的命令,即控制器输出命令。控制器主要是将输入的直流电逆变  相似文献   

5.
正(接上期)四、驱动电机1.功能任务电动机旋转磁场和定子线圈共同作用产生扭矩。这与传统汽油机不同,电动机没有怠速。即使车辆由静止到起步的临界状态,电机也可产生最大驱动扭矩可保证提供给车辆较好的加速性能。2.驱动电机基本工作原理驱动电机基本工作原理图如图12所示。当三相交流电被接入到定子线圈中,即产生了旋转的磁场,这个旋转的磁场牵引转子内部的永磁体,产生和旋转磁场同步的旋转扭矩。使用旋转变压器检测转子的位置和电流传感器检测线圈的电流,从而控制驱动电机的扭矩输出。  相似文献   

6.
<正>宇通新能源客车通过旋转变压器(图1)监测驱动电机转子的位置和角速度信号,若旋转变压器信号(以下简称"旋变信号")异常,则会出现加速时有顿挫感、无法加速及无法行驶等故障现象。本文与大家分享3例由旋变信号异常引起的故障,希望能让大家在诊断此类故障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转子位置传感器广泛采用的类型是旋转变压器,英文单词为“resolver”,旋转变压器又被简称为“旋变”。如果旋转变压器出现故障,电动汽车将无法上电和行驶。为此,维修人员需要了解和掌握旋转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检修技巧。  相似文献   

8.
正(接上期)七、动力电机1.安装位置动力总成由动力电机及变速器组成。动力电机根据冷却形式分风冷和水冷,根据结构分为直流有刷电机、直流无刷电机及交流电机。比亚迪E6现在使用的电机为交流无刷永磁电机,通过采集电机旋变信号进行工作。当车辆行驶时,电机通过旋变压器检测到电机的位置,位置信号通过控制器处理,发送相关信号给  相似文献   

9.
位移信号传感器作为磁悬浮轴承系统的一个反馈回路,用来检测转子的位移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送给控制器,作为控制器进行控制和调节的参考信号,位移传感器工作性能的好坏将决定着整个控制系统能否正常工作。当前应用于磁轴承位移测量的主要有电涡流传感器,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等几种非接触测量传感器。本文将对电涡流传感器的应用情况及其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汽车生产制造领域,控制器硬件损坏或者部分功能异常,导致在汽车装配调试过程中,异常返修降低装配效率,或者更严重的,导致异常件流入市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UDS的控制器入厂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模拟控制器输入信号,监控控制器输出信号,结合上位机对控制器发送的一系列UDS指令,实现对控制器输入信号引脚、输出信号引脚以及总线的检测,在控制器进入总装工位前,就先对控制器进行检测,保证生产线上控制器硬件的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的热销,其售后质量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旋转变压器作为电机的位置传感器,承担着控制电机驱动的核心作用。虽然旋转变压器具有结构可靠、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恶劣的环境等优点,但是一旦损坏或者信号解析电路失效,整车将面临扭矩失控的极大风险。因此,本文分析了旋转变压器及其解析电路的失效模式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改进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对电动汽车用双转子电机驱动系统进行简化建模,利用8自由度整车模型,通过仿真高速加速工况和低速加速工况,针对前驱和后驱车型双转子电机中内、外转子转动惯量不均衡对整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利用交叉四驱方式减少此种转动惯量不均衡造成的不良影响。仿真分析表明,四驱车型较前驱和后驱车型侧向稳定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正>电动车上的驱动电机现多为永磁同步电动机,这其中"位置传感器"的作用重大,它通常被用于检测电机转子旋转的瞬间准确位置,涉及到驱动电机的供电系统。电动车上只有直流电源,驱动电机使用的却是三相交流电,中间需要用一个"变频器"将动力电池的高压直流电转变成三相交流电向同步电机供电,以适应车辆驱动的不同需要。其中变频器是由车辆驱动系统的ECU控制的,通过对6个IGBT场效应管的门控驱动电路、控制三相交流电的频率及次序  相似文献   

14.
12、转动转把,电机轻微转动一下即停,用手转电机有阻力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从无刷电动自行车上首先找到控制器与电机霍尔元件连线,分别检测三个霍尔元件信号输出线,同时转动电机,发现有一根线电压不变,初步判断这根线对应的霍尔损坏或线路断路.打开电机后检查,线路正常,说明霍尔损坏.更换霍尔后试车,故障排除.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传统外转子永磁中频同步发电机输出电压波形畸变严重的问题,针对改善电枢绕组电动势波形的优化措施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外转子永磁中频同步发电机工作原理,该发电机采用“柴油机+永磁中频发电机+变频控制”的技术路线,可直接输出正弦的400Hz中频交流电,通过整流、逆变变频控制电路或者高频整流和滤波电路转变为230V/50Hz工频交流电或者直流电,从而实现多种供电制式,做到一机多用。该发电机从相邻磁瓦的弧度比和偏心距两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改善电枢绕组电动势波形的弧度比和偏心距范围。研制了2台外转子永磁中频发电机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提出的削弱外转子永磁中频同步发电机输出电压波形谐波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在商用车常用的8极48槽驱动电机转子设计中,为避免高转速引起的离心力造成转子失效,降低电机转子振动,采用ANSYS软件对电机转子冲片结构进行拓扑优化,保证优化后的转子冲片结构在额定转速下满足机械强度的同时,还降低了电机旋转过程中的径向力谐波幅值,达到降低振动减小噪声的目的,为下一步高速电机的性能改善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后轮双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动态非线性转矩分配问题,提出一种预测并优化输出的分配策略。基于车辆动力学计算转矩输出,使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及路面检测系统修正输出转矩,以某型后驱双轮毂电机样车为基础,设计优化分配算法,通过CarSim搭建整车联合仿真模型验证算法的性能,并以整车控制器为基础对设计的算法进行硬件在环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动态转矩分配策略可以根据实际工况分配驱动轮的转矩,降低驱动轮滑转率,提高整车的驾驶性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气动位置伺服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算法与PID相结合的控制方式。系统以三菱PLC为控制器,位移传感器反馈信号,以位置偏差E及其变化率EC为双输入,控制量U为单输出,通过建立模糊控制规则,对PID参数进行在线整定。试验表明,该方法得到很好的系统响应和跟随性。  相似文献   

19.
正这款电动自行车采用了极轻量化的设计,设计上所作出的每一个选择都经过了仔细地考虑,以确保最终产品的重量仍保持极轻的水平。Siemprenbici采用了以碳纤维材质制成的强度很高的全悬挂车架,因此这样的高端产品必然是很昂贵的。驱动系统可以提供600 W的功率输出,采用的22 V、27 A的配置,电机看上去是63 mm直径的外转子电机。外转子电机(热定子位于中央,电机外壳旋转)通常散热都不是太好,但在Siemprenbici的特殊设计中,定子底座上粘合了一块铝制副架,可以显著提升散热效果。  相似文献   

20.
双转子混合动力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广奎  赵航  冯琦 《汽车工程》2007,29(2):97-100
开发出一种以双转子电机为动力耦合器的混合动力系统。样机试验证明该系统能够实现混合动力汽车所要求的各项功能,而且制造成本低廉。其特点是:发动机独立于车轮运转,可始终在高效区工作;发动机的动力主要通过电磁力直接传给驱动桥,仅有少部分动力经过机械能—电能—机械能的转换,降低了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失;且该系统兼备无级变速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