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设备交接单作为集装箱及与集装箱运输有关的机械设备交接单证,系由用箱人或其拖箱人与箱主或其代理人共同签收。当集装箱或相关的机械设备进出码头堆场时均应制作并签收设备交接单,以划分、明确双方各自对集装箱或相关机械设备应承担的责任。在设备交接单实际签收与应用中,  相似文献   

2.
郑丽敏  赵波 《集装箱化》2017,28(8):11-13
正在世界经济进入新常态及航运市场低迷的背景下,班轮公司积极寻求降本增效之策。集装箱设备交接单(Equipment Interchange Receipt,EIR)是班轮公司、货方、码头堆场、集装箱货运站之间交接集装箱的重要单证,其操作流程直接影响班轮公司的运营成本和效率。本文以全球十大班轮公司之一的X公司为例,针对传统纸质EIR操作流程存在的不  相似文献   

3.
集装箱堆场管理漫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年前笔者曾经在东非地区担任驻当地某中资集装箱堆场的经理,工作重点是根据集装箱堆场与集装箱经营人或者集装箱运输公司签订的“集装箱堆存协议”的具体规定,切实做好集装箱交接的日常工作。因为堆场是向提箱人和还箱人交接集装箱的现场,双方必须签署“设备交接  相似文献   

4.
受堆场区域空间、设施设备能力、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水平以及海关、商检等单位业务因素的影响,集装箱码头堆场翻箱率居高不下。集装箱码头堆场翻箱分为装船翻箱、提箱翻箱和移箱翻箱[1],其中,移箱翻箱是由于客户提箱顺序与堆场集装箱堆  相似文献   

5.
集装箱码头堆场又称前方堆场,分为进口箱区、出口箱区、中转箱区、查验箱区和空箱箱区等。绝大部分集装箱在装船前和卸船后,都需要在集装箱码头堆场内堆存一段时间。由于客户提箱时间的未知性,在集装箱卸船时不能确定其出场顺序,而码头既要提高堆场利用率,又要保证一定的效率,往往需大量翻箱。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集装箱码头作业流程,提出通过合理布置堆场箱区长度来提高码头作业效率的思路。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构建集装箱码头生产作业系统仿真模型,并通过案例研究堆场箱区长度及装卸设备数量对码头作业效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装卸设备数量不同时,最高的码头作业效率对应的箱区长度不同;且利用构建的仿真模型可以定量分析箱区长度及装卸设备数量对码头作业效率的影响,为集装箱码头规划和运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针对集装箱码头自动化设备存在无效作业的问题,对码头合理布置进行研究。在分析码头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天津港某在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新型工艺,从码头前沿、堆场布置等方面出发,综合考虑装卸船、水平运输和堆场作业的设备选型,制定全自动化码头总体布置技术方案。提出自动化集装箱堆场箱区平行于码头前沿的布置方式,引入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采用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ART)替代传统的运输设备,提升码头运营自动化水平,为我国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的水平运输设备与岸边、堆场作业设备之间存在耦合作业,从现阶段的自动化码头发展来看,其解耦方式是影响码头作业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一、前言耦合一词源自近代应用数学,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体系运动形式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的水平运输设备与岸边、堆场作业设备之间存在作业匹配就是耦合现象的一种。在岸桥效率、堆场设备效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导致集装箱码头堆场拥堵的几个原因,包括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堆场装卸设备落后以及堆场箱区分配不合理等,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本文旨在缓解码头堆场拥堵,充分利用有限的堆场空间资源,从而提高码头堆场的作业效率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洪德志 《集装箱化》2017,28(2):9-10
正随着我国集装箱航运市场的快速发展,集装箱码头对堆场装卸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堆场的翻箱作业直接影响堆场的发箱速度和码头作业的整体流畅性;因此,降低集装箱码头堆场翻箱率是提高堆场作业效率、降低码头运营成本的关键,对提高港口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泉州港石湖港区(以下简称石湖港区)为例,分析产生堆场翻箱的原因,并提出降低内贸进口重箱堆场翻箱率的对策,以期为提升集装箱码头堆场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赵海 《集装箱化》1999,(4):17-18
CY-CY是国际集装箱整箱货运输条款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上集装箱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以下称细则)第59条对CY-CY运输条款规定“托运人负责装箱并运至在装箱港集装箱码头堆场交货,海上承运人在装货港集装箱码头堆场和卸货港集装箱码头堆场整箱提货并拆箱。拆箱后应将空箱子规定时间内交至海上承运人指定的场所”。从《细则》对CY-CY运输条款的规定。可看出该运输条款中当事人之间的交接责任与费用划分。  相似文献   

12.
李强  孙立  闫德顺 《集装箱化》2014,25(12):27-29
1 集装箱码头堆场布置形式介绍 集装箱码头堆场又称前方堆场,是为加快船舶装卸作业而设置的暂时堆放集装箱的场地,是办理集装箱装卸、转运、保管、交接的场所。集装箱码头堆场是集装箱运输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在集装箱运输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傅红霞 《集装箱化》2007,18(4):21-22
1集装箱码头堆场管理的重要性 集装箱码头堆场管理是指在堆场总体安排原则指导下,以确保码头正常作业为前提、提高码头作业效率为目标的一系列堆场策划工作。它是码头生产作业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包括集装箱的交接(进提箱)、堆场整理以及装卸船等有关的堆场策划安排。  相似文献   

14.
集装箱码头是内外贸集装箱货物的集疏运中心,码头的吞吐能力受堆场容量和作业效率的影响。针对集装箱码头堆场的翻箱倒箱问题,基于整个立体库场内每层堆场仅堆放一层重箱的理念,通过AI设计、情景假设、公式推算和数据分析的方法,设计出一项自动化立体堆场方案,并介绍各核心设备和功能区以及作业流程。结果表明,本方案可实现真正意义上“零翻箱”,同时能减少机械设备的配置、使用成本和碳排放量,有利于提升码头作业效率、吞吐能力和经济效益,有助于增强码头和港口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沈利中 《集装箱化》1993,(10):11-15,22
a.《集装箱设备交接单》是集装箱及其设备在装卸船舶、进出场等交接时,海上承运人、用箱人、内陆承运人与集装箱现场管箱人等之间交接集装箱及其设备的凭证。营口口岸在推广实施的初期没有把它定义为当集装箱进出场时兼有集装箱箱管人发放集装箱及其设备凭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刘洋  麦宇雄  覃杰 《水运工程》2019,(9):119-124
针对具有驳船小港池的海港集装箱码头的特点,结合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发展的需要,突破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垂直于码头前沿线布置的局限性,创新提出堆场箱区平行于码头前沿线布置的总体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方案。引入智能驾驶与卫星导航等技术,采用智能驾驶运输车替代传统集装箱卡车,从而使平面工艺总体方案适用于江海联运吞吐量占比高的运输模式,同时实现港区自动化,降低建设与运营成本,为我国传统集装箱码头的自动化升级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集装箱码头闸口传统纸面交接提箱模式已逐渐被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卡提箱模式取代,使闸口提箱效率大大提高;然而,IC卡提箱模式存在卡片交接烦琐且易损坏、卡机维护成本较高等缺点。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取消实物交接,通过移动客户端交接电子提箱码,凭身份证提箱的实名提箱模式应运而生。集装箱码头实名提箱模式的实现离不开以下条件的支撑:一是集装箱线上服务平台――云港通平台的开发和实现;  相似文献   

18.
舒帆  宓为建  李勋 《集装箱化》2014,25(12):23-26
闸口作为码头与集卡的交接点,涉及集装箱相关信息(包括集装箱归属船名、航次、尺寸、箱型、质量、货物、铅封等)核查及整合工作;同时,闸口作为集装箱信息控制节点,影响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对闸口业务的判断,是码头业务与陆运业务正式交接的标志.随着集装箱船舶日趋大型化,对集装箱码头的岸边作业能力、堆场处理能力及闸口通过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闸口通过能力直接影响码头客户的满意度和码头综合作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1研究背景 随着船舶大型化趋势的持续发展,远洋集装箱船舶在码头的单次靠泊装卸箱量不断上升,导致码头堆场面临堆存周期延长和堆存箱量超标等问题.大规模装卸作业对集装箱码头堆场管理提出较高要求,集装箱码头运营瓶颈逐渐从岸线转向堆场,堆场集装箱堆存质量成为影响集装箱码头运营管理的重要因素.[1]目前,业内尚未形成科学严谨的集装箱堆存质量评价方法,只能依赖人工经验对其进行粗略评价;但当堆场堆存箱量较多时,基于人工经验的评价方法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在此背景下,以自动化和可靠的集装箱堆存质量评价方法替代基于人工经验的评价方法,成为现阶段我国集装箱码头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20.
王琦 《集装箱化》2015,26(12):7-12
<正>1大连国际集装箱码头泊位后方堆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大连国际集装箱码头17号和18号泊位后方堆场(分A街和B街)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轨道吊不能转场。装船作业时,由于实际收箱与预配计划不匹配或各作业线的作业进度不一,要求场地设备使用及取箱灵活;而由于同一轨道的设备数量有限(目前每条街3台),当船舶脱班或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