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桥梁防撞设施物理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模型试验是预报防撞设施所受撞击力及优化设计方案的主要方法之一。结合杭州湾大桥柔性防撞设施及东海大桥独立式防撞体设计方案,阐述了船—防撞体撞击试验的基本原理、方法、试验方案及相关试验结果。提出了柔性防撞系统的优化方案。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经济有效,可供预报类似桥梁防撞设施撞击力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分析了内河和沿海桥梁防撞研究的差距,并指出加强内河桥梁防撞研究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内河航道中桥梁的各种不同情况及拆建保留原则,最后本文系统梳理了既有的各类桥梁防撞措施,并从经济性、技术可行性等角度分析提出了不同情况的具体防撞推荐措施,本文研究对推进内河桥梁防撞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内河船舶运输行业发展导致船舶数量和体积不断增加,传统船舶防撞系统测距已经难以满足船舶防撞要求。对此基于无线传感网络设计内河高密度船舶单片机激光传感防撞系统。以激光测距传感器作为船舶核心防撞感知子系统,搭配外围单片机组成主控制器组成船舶核心控制单元,通过无线传感网络收发控制指令;设计双向自由度底座,提高激光测距监控范围;利用C语言通过KeiluVison4作为编译完成系统主监控程序和数据采集程序设计,实现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内河高密度船舶单片机传感防撞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防撞系统,设计的单片机激光传感防撞系统正向距离信号有效辐射域提高35.5%,负向距离信号有效辐射域提高17.5%,可以有效提高船舶激光有效防撞测距。  相似文献   

4.
文章围绕马鞍山长江大桥左汊主桥设置的自浮式复合材料防撞系统进行论述,对既有的防撞设施进行了全面的隐患排查。指出了防撞设施存在的隐患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治理方案。通过隐患治理消除了既有防撞设施的病害,恢复了其使用功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测距技术在轨道吊防撞功能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泉 《港口科技》2009,(7):36-38
超声波系统测距具有故障率低,运行可靠、维修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简单介绍了轨道桥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超声波防撞系统技术。叙述了该系统技术如何在轨道桥上实现,并报告了其应用效果,得出结论:该系统为设备防撞提供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结合裕溪一线改扩建船闸三角闸门的方案设计,提出一种泡沫铝夹芯板-弹簧支撑杆件的新型三角闸门双重耗能防撞系统。通过对三角闸门新型防撞系统进行船舶撞击的数值模拟,得知防撞系统受撞过程中的受力特征和能量转化规律。对泡沫铝厚度和弹簧支撑杆件刚度进行参数分析并与传统防撞系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泡沫铝夹芯板和弹簧支撑杆件的联合使用可以减轻防撞系统自重力,减小船舶撞击力。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全驱动船舶操纵系统防撞控制效果差,发生碰撞次数较多,为此设计一种航行安全技术下全驱动船舶操纵系统防撞控制方法。利用船舶操纵性的网络分析模型充分分析船舶航行中的干扰项,分别建立动力学模型以及运动模型,并设定船舶操纵系统防撞控制目标,以此实现航行安全技术下全驱动船舶操纵系统防撞控制。实验证明,此次设计的航行安全技术下全驱动船舶操纵系统防撞控制方法比传统方法控制后的发生碰撞次数少,证明了此次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具备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的料场堆取料机防撞控制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料场堆取料机自动防撞控制方法,简化了料场堆取机的模型,通过平面投影法建立堆取料机的数学模型,计算出轨道上的2台堆取料机之间的最短距离,以此作为防撞控制的依据。该方法能够避免人工防撞控制的不足,实现自动防撞控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同时节省人力成本。  相似文献   

9.
鉴于现在汽车追尾碰撞事故在交通事故的比例持高的状况,对汽车防撞系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一个好的汽车防撞系统关键在于距离测量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本文介绍激光测距的特点并与其他测距方法进行比较,以及激光测距在汽车智能防撞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研发了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集装箱轮胎吊吊运防撞、行走防撞及自动纠偏定位系统,介绍了系统组成和功能实现,可提高集装箱吊运的安全性,保障集装箱轮胎吊行走安全和大车定位。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1D船型扫描系统在集装箱岸桥起升机构自动防撞改造项目中的应用,分析了扫描仪硬件接线安装、软件配置以及扫描系统与PLC进行数据交换等关键技术;提高了岸桥起升机构运行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为同型号集装箱岸桥起升机构自动防撞系统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峰  顾祥奎 《水运工程》2013,(10):194-197
以东海大桥桥墩防撞方案设计为背景,论述复杂环境下桥墩防撞设计的基本方法,对比若干可行方案。引入港 口工程中常见的大直径薄壁圆筒结构,构造一种新型的桥墩防撞系统,并给出具体构造,其良好的受力条件和地基适应性 表明:用于桥墩防撞设施具备一定的可行性。设计构造措施对同类环境下桥梁防撞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明  陈新 《水运工程》2020,(2):67-70
针对三峡升船机防撞桁架下降速度异常的问题,分析有杆腔回油口节流面积、桁架摩擦阻力、桁架下降行程减速点3种因素对防撞桁架下降速度变化的影响规律。通过建立防撞桁架下降动作的力学模型,结合防撞桁架的液压系统、机械机构、电气控制等原理,采取数学方程建模和AMESim仿真的分析方法,从理论上得出3种因素对防撞桁架下降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有杆腔回油口节流面积、桁架摩擦阻力、桁架下降行程减速点这3种因素均会明显造成防撞桁架下降速度异常。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轮胎式龙门起重机机械设备体积大、驾驶室高、码头环境复杂,其在堆场作业区行驶过程中存在视觉盲区,导致行驶中易发生偏离,甚至碰撞到现场集卡、反光锥、作业人员。通过增加PLC中的防撞和纠偏程序,设计一种视觉自动纠偏和防撞系统。经测试,该系统可以实现轮胎式龙门起重机自动纠偏和防撞,对于提高作业效率,减少安全事故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船厂生产任务增多,门式起重机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然而船厂场地有限,由此产生了部分起重机的布置必须同轨、起重机间距过近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多台门式起重机行走机构之间的安全隐患,需要研制起重机防撞系统来起到必要的报警和保护作用。文章主要介绍了门式起重机激光防撞系统,该系统能有效杜绝此类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6.
为避免人为失误因素导致船撞大桥的事故发生,提出了基于AIS的苏通大桥主动防撞系统设计方案。主动防撞系统由AIS、VHF-DSC和DSP系统组成。通过AIS发出苏通大桥主桥墩的数据信息,使过往船舶的雷达显示器上标明主桥墩的位置,及早明确主通航孔的位置;也通过AIS获取船舶的数据信息,经DSP数据分析、判断船舶的态势后由VHF-DSC向船舶发出语音提醒或警告,使船舶驾驶人员及早加强警戒采取有效避碰措施,安全通过大桥。对于存在撞桥危险的船舶,系统还会给VTS发出报警,对其加强监管。首次将AIS应用于大桥主动防撞系统,经过实践验证了系统的正确性与可行性,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以嘉绍大桥主墩的防撞设计为背景,比较了浮式消能防撞钢套箱和固定式消能防撞钢套箱2种桥墩防船撞方案。由于固定式套箱方案具有自身强度好、适应恶劣水文条件能力强、阻水面积小、防撞效果好和经济实用等特点,最后选作嘉绍大桥最佳防船撞方案。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对桥墩设计防撞方案进行了防撞性能分析,验证了防撞设施的有效性,为类似工程防...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白果渡嘉陵江大桥防撞安全的问题,考虑桥区附近水文、航道情况和桥梁的结构形式,提出了一种自浮式复合材料防撞装置,针对该防撞装置防撞性能问题,采用LS-DYNA建立了船-桥墩-防撞装置三维分析模型,研究了不同角度撞击该防撞装置时桥墩的结构响应,并和无防撞装置情况对比。结果表明:安装防撞装置后,在最不利的正撞工况下,船舶撞击力峰值降低55%,最大等效应力减少44%,具有良好的防撞效果;在小角度碰撞工况下,船舶被防撞装置拨开船艏,并保留了70%的动能远离桥墩,减少了能量的转换,撞击力峰值、防撞装置撞击位置最大等效应力以及最大撞深比大角度碰撞工况分别降低了50%、37%和53%,使得小角度碰撞时的冲击效应更为平缓,减小了对船舶和桥墩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船舶安全航行,有效解决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和自动雷达标绘仪因价格昂贵很难大范围普及安装,以及现在激光测距预警系统只能根据预警距离的大小进行非智能化预警的问题,本文基于激光测距、激光定位、激光测速原理设计了一种船舶防撞装置。利用激光传感器获取相对距离、方位角度、相对速度等参数,合理的选择设备和设计安装位置,通过组装调试、可靠性及抗干扰性分析等不同步骤,设计船舶防撞自动分析控制程序,该装置能够自主的感知周围可疑障碍船只或不明物体,并根据不同情况自主的分析判断预警并发出预警信号。系统依托较高的性价比,有利于提高防撞系统在中小型船只中的普及。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由于受到地形限制,集装箱码头存在特殊的L型岸线,服务于这种岸线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在交汇点的防撞系统与常规机器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比较分析了3种L型码头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防撞解决方案。该方案可为用户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