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增强上海洋山港货运能级,提升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航运服务产业能级,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全面建成”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从“基本建成”迈向“全面建成”的历史新阶段。目前,上海在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在高端航运服务业方面的亮点还不足以对标新加坡等国际一流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在全球航运资源集聚能力、高端航运服务水平等方面,与新加坡等国际航运中心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2009年,国务院19号文《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给上海航运服务业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自此,上海高端航运服务也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亚洲经贸和先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航运中心在逐步向亚洲进行转移,从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义及发展历程看,高端航运服务要素的集聚已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代表性特征,而作为上海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新加坡在吸引高端航运服务要素的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上海如何快速集聚包括航运保险在内的高端航运服务要素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1 国际航运中心定义的发展 由于国际港航界对国际航运中心至今没有非常明确的定义,而世界上也没有哪个国家像我国这样有如此多的城市将建设航运中心作为发展目标,因此,我国学者对国际航运中心定义的争论最为热烈。从1996年1月国务院领导在沪正式宣布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来,关于什么是国际航运中心,已经出现多种定义和解释,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方面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4.
201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跃居世界首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装箱化》2011,(1):36-36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召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工作会议。据悉,2010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在优化航运集疏运体系、完善航运服务功能、建设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等方  相似文献   

5.
上海航运保险业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懿 《水运管理》2011,33(6):34-36,39
为推动上海航运业发展,从上海航运保险业的现状入手,分析上海航运保险业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的背景,认为航运保险对上海“两个中心”的建设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只有完善航运保险业的机制,增强上海航运保险业的竞争力,才能保障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的顺利建设。应通过如下措施加快上海航运保险业的发展:完善航运保险市场体制;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提高我国航运保险公司的运营能力;加强航运保险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正>一、现代航运服务业的形成机理与内涵1.国际航运中心与现代航运服务业的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的概念源于人们对国际航运中心的研究,从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义来看,各种与国际航运相关的要素涵盖了航运中心  相似文献   

7.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我国的国家战略,是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基础。1995年,党中央明确指出,2010年要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基本框架。2020年基本形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党中央的决策是科学的,定位也是明确的,符合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应该是集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航运服务功能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确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改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软环境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继红  真虹 《水运管理》2009,31(5):18-21
为解决软环境的薄弱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纵深发展的制约问题,在研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硬环境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改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软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新阶段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完善港口集疏运方式;积极建设和发展洋山港区,给予政策支持;推进区域统一港航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机构重组。同时,提出航运人才、航运产业集群、港航科技和航运文化等政策导向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腹地经济发展是航运中心建设的支撑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位.不仅从性质上将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定义为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也谋划了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腹地边界。如果以大连为圆心.以1000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圆圈.那么不仅中国的东北、华北,包括日本、韩国、俄罗斯远东大部分地区都在这个圆圈内。在这辽阔的地域内.按其地理位置和服务范围又可以分为核心腹地和中转腹地。  相似文献   

10.
国际航运中心的本质是航运资源配置中心,各航运中心在不同资源位领域的竞争合作关系,是其深层次发展的关键.通过将波特钻石理论应用于国际航运中心资源位要素模型的构建,系统分析了决定航运中心竞争力的各要素特征.根据其不同的本质特性,将航运资源分为硬资源位、中间资源位和软资源位.研究发现,航运硬资源位和软资源位配置的模式不同,对应各航运中心间的合作竞争策略也不同.对不同资源位领域各航运中心的合作竞争模型及可能结果的研究成果,可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庞宏敏 《世界海运》2014,37(12):1-5
随着上海全方位打造亚洲乃至全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深入,香港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会不会被上海超越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这种关注并非空穴来风。因为从国际上来看,东亚及中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全球经济重心的东移,同时也推动了全球航运中心的东移,这就促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应运而生。近10年来,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上海港跃至世界第一大港。在地缘上,上海也有着香港无可比拟的优势,位于中国海岸线的中心,地处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的交汇处,背靠长三角经济带和长江沿线腹地,具有强大的腹地经济支撑。另外,无论在经济总量、经济增长率还是经济活力上,上海都已经超越了香港。加之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深化,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愈发明显。与此同时,香港周边的珠三角港口在迅速崛起,香港中转港地位正在下降,航运及物流相关产业加速向内地迁移,香港航运业所具有的某些优势正在逐步消失。那么在现阶段,上海会超越香港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吗?2009年7月,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航运经纪人俱乐部秘书长刘巽良先生写了一篇题为"香港航运地位保得住吗"的文章,文章结论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暂时不会对香港高端航运服务业产生显著影响。就这个话题,本刊专访了刘巽良先生。  相似文献   

12.
2009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可以理解为是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价值。什么是航运资源配置能力?上海应该具备哪些配置能力?目前已经具备哪些配置能力?应重点培育哪些配置能力?这些问题关系到当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方向和推进的着力点,值得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地发展建设长江航运,同时满足"十三五"规划期对上海国际航运的建设要求,分析长江航运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情况,探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长江航运业联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从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梯度转移的角度寻求联动的观点,建议以上海为中心建立紧密协调的联动发展机制,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长江航运业的共建、共享发展。  相似文献   

14.
《集装箱化》2010,21(4):F0003-F0003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上海海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承办,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上海航运交易所协办的“国际航运上海论坛2010”于2010年3月24—25日在上海举办,逾500位来自海内外各界的人士出席本次论坛。本次论坛共设全球化时代的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展望、全球经济和贸易展望、航运市场、航运服务等5大专题。  相似文献   

15.
《集装箱化》2012,23(12):29-29
2012年12月5—6日,第四届航运金融服务国际会议在上海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促进会主办,来自国内外的航运金融专业人士、政府官员等就如何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软环境建设、当前航运企业和金融机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航运融资渠道和融资服务多元化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6.
2007年5月长假过后的第一天,海丰航运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浦东国际航运金融大厦的28层开始了总部搬迁上海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作为目前位居国内航运第四的山东海丰集团(简称海丰集团),将其麾下的主营业务板块——海丰航运从青岛移师至上海,无疑是一个具有战略意味的“动作”,在业内很快引起众多关注。在上海这个朝着国际航运中心奋进的大舞台上,海丰航运会有怎样的战略谋求,抑或扎根上海、演绎更辉煌的篇章?近日,记者专程采访了海丰航运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杨现祥。  相似文献   

17.
<正>严格来说,国际航航运中心只是个头衔和称号,甚至只是一种民间说法,没有指标可以考评和量化。要拥有这个头衔,除了相当的硬件条件,时日的累积与良好的软环境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已成或拟建国际航运中心,专家们如是说。德鲁里上海办公室运营一年有余。自从搬来上海后‘国际航运中心’这一概念一直被提起:公司刚到上海时正好碰上新华社指数中心调研开发"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各个航运会议上关于上海航运中心发展的议题,上海市政府以及中央提供的各式各样的政策优惠。上海和其他国际海运中心比较,我们处  相似文献   

18.
《航海》2009,(3)
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将凸现航运信息、航运交易、口岸服务、邮轮经济等四大功能,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配套服务软环境。上海国际航运仲裁院、全  相似文献   

19.
吴江伟  张婕妹 《水运管理》2013,(4):12-15,31
为促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更好地互动发展,根据香港不同时期贸易方式的转变及以贸易转型促进航运中心升级的过程,分析香港发展模式给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来的影响,认为上海应借鉴香港发展经验,分阶段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海事》2014,(2):8-22
上海海事局:全力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向世界一流海事机构迈进 2013年,上海海事局紧紧围绕“拓展服务领域、融入航运中心,发展综合实力、迈向蓝色海洋”的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打造责任链、编织安全网”系统工程,加快主动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步伐,积极拓展非传统领域海事服务,持续做好航海保障工作,努力帮扶航运企业走出经营困境,各项工作整体进展有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