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智能化、网联化是车辆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车辆的域控制器、影音娱乐类控制器的应用程序数据量海量增加,如果基于CAN总线进行软件升级,需花费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时间才能完成。为解决CAN升级的弊端,各主机厂首先将车载以太网技术应用到故障诊断和软件升级中,本文重点介绍ISO 13400-2中规定的DOIP通信协议要求,为DOIP技术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流钻螺钉连接技术(Flow Drill Screw,FDS)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随着汽车车身轻量化的发展,车用铝合金等新型材料的使用不断增多。与传统连接技术相比,流钻螺钉连接技术对于铝-铝连接及铝-钢连接有着巨大的技术优势。流钻螺钉的工艺参数设置较为复杂,但提高了程序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介绍了流钻螺钉装配程序的通用参数设计方案,并将参数按照主参数、转换参数、监控参数进行分类,分别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各类参数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3.
周仲贺  王俊澎 《隧道建设》2018,38(12):2032-2039
为解决现有管节连接方式的弊端,有效提高管节连接施工速度,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及环境污染,依托新加坡汤申线Havelock站T221地下通道矩形顶管隧道项目工程实例,介绍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管节内角部高强钢筋张拉施工技术。结果表明: 1)高强钢筋张拉技术适用于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管节连接; 2)在张拉施工过程中使用到了新型注浆水泥和注浆设备,对传统张拉技术有一定的改进和优化; 3)本管节连接施工技术有效地增强隧道局部区域的整体性,操作简单,施工安全风险小,有效地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及光污染。  相似文献   

4.
面对全球能源日渐稀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情况,汽车轻量化已是大势所趋,铝合金材料是未来汽车轻量化的主要理想材料。目前钢铝连接技术还不成熟,只有加快研发相应的钢铝连接技术,才能拓宽铝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文章对钢铝连接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装配铝合金尾梁使用普通螺栓连接电泳后力矩衰减的问题,采用铆螺栓进行工艺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铆螺栓连接性能明显优于法兰面带齿螺栓。由于铆螺栓使用简单,强度可靠,故推荐在整车关键部位使用铆螺栓连接技术。  相似文献   

5.
维达 《摩托车》2007,(7):67-69
一、装配工作的特点 摩托车发动机的装配特点是先将零件装配为组合件(也可称为部件分装),然后再做总体装配。而修理过程中的装配,与新制造的装配有些不同。为了充分利用原有的零件,在修理装配过程中,连接零件间的配合间隙不像新制造的零件那么严格,往往允许比制造时稍大或稍小,甚至某些连接零件的配合间隙已经接近使用极限值,也允许通过修复或更换某个零件,再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6.
复合材料等轻量化材料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大量应用,为异种材料连接技术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国内外学者的不懈努力下,越来越多的连接技术涌现出来。根据连接过程中不同的热量产生机制,可将复合材料与金属之间的连接方法分为机械连接、胶接及熔焊连接3个类别。然而,由于异种材料在理化特性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连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复合材料与传统金属材料的混合使用。对3种连接工艺进行了综述,并比较其应用现状与优缺点,为选择恰当的连接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车身轻量化是降低原油消耗与尾气排放的必要措施,而轻量化新材料的使用对多材料车身零部件间的连接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种趋势下,新的车身连接技术不断被开发出来并投入量产应用。常用的白车身零部件连接方式包括点连接、线连接和一般紧固件连接几类。本文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多材料车身机械点连接技术,分析了其原理、优缺点、应用和开发进展,并对其选择和应用策略进行了浅析,为多材料车身轻量化设计提供连接方法上的新参考。  相似文献   

8.
直螺纹钢筋连接是将需要连接的钢筋端部加工成外直螺纹,将两钢筋的直螺纹部分旋入带有内直螺纹的钢套筒中,从而将两钢筋连接起来。直螺纹连接不仅连接强度比较高,抗疲劳性能也比较好,而且连接可靠,施工不容易受气候的影响,钢筋的化学成分对连接质量也几乎没有影响,工人技术对连接质量影响小,扭紧力的大小对连接可靠性影响不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直纹钢筋连接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施工方便、连接快捷、成本低廉的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推广前景。以丰(都)忠(县)高速公路工程为例,根据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施工的重点及难点,制定了相应的施工工艺流程,并提出了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对今后类似工程的钢筋连接施工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9.
彭海亮 《北京公路》2009,(4):34-37,40
从材料、设备、工艺参数、施工方法及质量验收几个方面详细论述了钢筋径向挤压连接施工技术,为今后工程施工中大直径钢筋的连接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Internet的使用已经普及全球,网络安全问题日益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网络隔离设备是网络安全主要防护设备。单向物理隔离网闸是一种由专用硬件在电路上切断网络之间的链路层连接,能够在物理隔离的网络之间进行适度的安全数据交换的网络安全设备。本文主要介绍了隔离技术的发展历程,单向物理隔离网闸系统的原理、适用场合,并分析了传统的物理隔离技术与单向物理隔离技术的区别,以及单向物理隔离网闸与防火墙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姬海东  刘在政  张海涛 《隧道建设》2018,38(8):1384-1390
为解决传统衬砌台车在隧道衬砌施工中存在的跑模、振捣强度大、搭接部易损坏等问题,以及减少衬砌空洞、裂缝、掉块等病害,通过引进装备设计和信息化设计的理念,结合传统施工工艺,研制了一款可带压浇筑的新型隧道数字化衬砌台车。该台车具有双浇筑技术、带压入模技术、高频振捣技术、软搭接技术以及数字化控制技术,并已在湖北罗家山隧道进行初次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双浇筑系统将混凝土浇筑时间由12 h缩短至8 h,高频振捣使混凝土充分捣固,气泡数量明显减少,有效地解决了衬砌质量问题,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同时,信息集成传输系统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衬砌施工的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汽车轻量化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不断被应用,高强钢、铝合金、镁合金及碳纤维等轻质材料应用比例越来越高。多元化的材料对连接工艺和技术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电阻点焊已不再适用,包括流钻螺钉(FDS)、自冲铆接、铝点焊、结构胶等连接新工艺逐渐被主机长广泛应用。文章基于某款钢铝混合的轻量化新能源车型,介绍了铝合金减震器塔与钢制车身的流钻螺钉FDS连接设计与应用,希望能给同行以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朱宁 《汽车文摘》2020,(3):24-3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提升,以及用户对于汽车多媒体系统的需求增加,车载大屏已经成为车内越来越普遍的舒适性配置,在线服务功能也融入系统之中。在此背景下,汽车已不仅仅是简单的交通工具,也承载了移动信息、办公、娱乐、生活的作用,因此车载互联系统逐渐成为车辆的一项重要配置,甚至已经影响到越来越多人的购车决策。为提升车载互联系统主观评价的效率与便利性,阐述了人机交互的设计流程与设计原则,提出了一套详细且实用的主观评价方法。将车载互联系统分为人车交互、功能实现、服务生态、沟通好感度4个维度进行评价,更加适用于功能丰富且快速更新迭代的车载互联系统。  相似文献   

14.
不均匀变形控制已成为路桥拼接地段桥头地基处理工程中的难点,借鉴于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这一新工艺,将钉形双向水泥土搅拌桩用于匝道桥与拓宽路基拼接段,从成桩质量、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工期沉降量、经济效益等方面与常规双向桩及普通单向桩对比,在应用的层次上论证钉形双向搅拌桩存在较高的实用性,可为其推广及类似工况下的地基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地面出入式盾构法隧道新技术省略了用于盾构始发与接收的工作井,在地面与地下连接区域用盾构掘进替代大开挖施工,具有环境影响小和建设工期短的显著优势,在中国属首次研发应用。该技术存在结构变形、接缝渗漏和轴线偏离等工程难题,以南京机场线地面与地下过渡段示范工程为背景,通过理论计算、三维仿真和模型试验等方法,重点阐述隧道变形、防水和盾构姿态控制等关键技术,并将其成功应用于示范工程,验证了GPST新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直螺纹纲筋接头是对钢筋端部冷镦扩粗、切削螺纹,再用连接套筒对接。工程实践表明,这种接头具有强度高、质量稳定、施工方便、连接速度快、应用广泛等优点。结合工程实际,介绍直螺纹钢筋接头的特点、施工工艺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王猛  张艳艳 《隧道建设》2015,35(6):589-594
为解决双连拱隧道独头掘进不能提前施工中隔墙进而导致正洞无法开挖的问题,子尹路南延线隧道工程提出"三导洞+联络通道"的施工方法,这在国内尚属首次提出和应用。介绍该工法的基本原理,详细阐述其在子尹路南延线隧道工程中的实施过程。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设置联络通道及组织洞内多次交通转换,使得中隔墙得以提前施工,实现了快速施工;2)通过确定合理施工步序,采用拱架密排对联络通道处加固、加强监测等措施确保了施工过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南昌红谷隧道高水位差条件下岸上暗埋段与沉管段连接处(接口段)挡水,顺利完成前期接口段的施工以及后续沉管浮运前接口段的拆除问题,综合考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经济性,选用大型充砂长管袋围堰及防渗墙作为岸壁保护结构,钢管桩、旋喷桩和搅拌桩的组合形式作为围护结构。对常规水上拆除接口段方案进行优化,研究出干拆除堰内基坑堵头钢管桩、陆上进行管节基槽开挖以及对接范围内围堰陆上同步拆除等关键施工技术。施工效果表明:充砂长管袋围堰及防渗墙的组合止水效果好,陆上拆除接口段钢管桩、管节基槽及长管袋围堰质量有保证,作业安全可靠,接口段拆除工期缩短约31%,拆除成本降低约26%,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为类似沉管隧道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顾沉颖 《隧道建设》2015,35(7):716-720
针对盾构法隧道联络通道施工中存在的风险,提出顶管直接切掘新型管片联络通道新艺(NOMJS)。该工艺采用特殊设计的顶管机直接切削贯穿上下行线隧道管片形成联络通道结构,并在顶管始发和接收过程中设置止水框体和整体接收装置,可大大降低施工联络通道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简化联络通道施工的工序。可直接切削复合管片由可切削混凝土和玻璃纤维筋浇筑,能满足隧道衬砌和顶管机直接切削的要求。联络通道管节采用钢管节,分为始发与接收管节、常规管节和特殊管节,始发与接收管节、止水框体、整体接收装置采用特殊设计,具备间隙封堵、风险应急和快速拆除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以青岛北客站项目场地“上杂散下软弱”岩土层为背景,在吸收国内垃圾填埋场地基处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站场范围非沉降敏感区地基采用灌注拌和料桩竖向联合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工后沉降均满足设计要求,同时针对应用中的不足,在拌和料桩体成桩、上下桩体衔接等关键施工工艺也提出了一些建议,进一步完善了地基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