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2 毫秒
1.
为充分利用西江干线航道水深资源,支撑平陆运河工程建设规模,文章以西江干线邕宁至西津枢纽航段为对象,利用两枢纽间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研究了汛期、非汛期不同流量保证率及西津坝上运行水位下的航段通航水深条件。结果表明:最小航深随着流量保证率的减小而增大;西津坝上水位常遇情景下,汛期、非汛期流量保证率40%~90%对应最小通航水深分别为7.44~6.74 m、8.97~8.92 m;西津坝上水位下限情景下,汛期、非汛期沿线最小通航水深基本达到5.4 m。研究成果可为平陆运河工程初步设计中船闸门槛水深等确定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2.
企石枢纽是平陆运河规划三个梯级中的第二个梯级,是以航运为主兼顾防洪等综合利用工程。文章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对枢纽泄洪消能和通航水流条件开展研究,验证枢纽整体布置方案的合理性。同时,研究得到了泄水闸、中间渠道、溢流堰泄洪消能主要水力参数,明确了大塘河支流和高湖河支流影响下的枢纽通航水流条件,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3.
《西部交通科技》2010,(2):I0004-I0004
2月27日,经过我国航道部门的5年建设,长江重庆以上航道的系统整治已经全面完成。满载1000t货物的“安吉818”轮,顺利通过长江上游著名险滩铜鼓滩航道。这表明长江重庆航段通航条件明显改善,即使在每年的枯水期,1000吨级船舶或3000吨级船队也能从重庆驶达宜宾。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内河航道通航安全性,对影响内河航道通航尺度条件、通航水流条件、通航气象条件、河床边界条件、航道布局条件的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手段,包括应用水文测量及预测技术保障通航水流条件、应用航道清淤技术保障河道边界条件、应用智能船舶技术保障航道布局条件等,以期提高内河航道的整体通航水平。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广西西江航运干线某跨江桥梁所处水域通航环境为例,分析西江干线各主要代表船型的通航安全性,为航运企业船型选取、通航桥梁设计等在船型选取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广西看点     
广西筹建沟通华南与北部湾河海相通的平陆运河广西正在筹划修建一条沟通西江航运干线与北部湾的平陆运河。按照规划,直达北部湾的平陆运河将北起南宁市下游151公里横县境内西津水电站库区平塘江口,南至钦江出海口沙井港,长约122公里,运河开挖长约30公里,海路延伸18公里可达钦州  相似文献   

7.
平陆运河沿线支流众多,支流泥沙进入运河淤积后会对运河通航造成不利影响。为准确反映平陆运河旧州江支流汇入口泥沙淤积情况,文章通过建立旧州江支流口内不同坡比消能措施的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进行模拟研究,得到了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旧州江支流年平均淤积比,以及淤积在旧州江支流和进入运河的沙量,并分析了支流口内不同坡比消能措施对积淤量、积淤趋势及积淤分布的影响,研究成果对旧州江支流口治理具有重要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正态1∶100物理模型试验的研究手段,分析平陆运河青年船闸工程设置隔离墩、隔流墙对通航水流条件的改善作用,从而优化青年枢纽船闸布置方案。研究表明:受地形条件及船闸平面布置制约,船闸平面布置方案一在船闸上、下游最大通航流量为1 000 m3/s时,日径流保证率为99.64%;基于平面布置方案一优化后的方案二,上游最大通航流量也为1 000 m3/s,其下游最大通航流量则提高到1 200 m3/s,日径流保证率升高至99.76%。  相似文献   

9.
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的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是航运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内河船舶技术进步,提高航道和船闸等通航设施利用率,保护水环境,保障水上交通安全,降低内河船舶运输成本,提高内河航运竞争力,促进内河航运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跨越通航河流的大跨度桥梁改扩建设计多面临河道通航等级提升的问题,文章以广西柳南高速公路一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扩建工程为对象,为与航道等级由Ⅳ级提升为Ⅱ级相适应,在满足近期及远期通航条件下,进行了桥梁改扩建的方案比选及优化设计研究。研究表明:大跨度桥梁改扩建设计时要综合考虑满足近期通航水平及远期航道等级规划;在旧桥满足近期通航水平时,可先利用旧桥,在后期航道提升后再拆除旧桥重建;新的扩建部分桥梁设计时,要满足远期航道等级规划要求,并与旧桥的结构形式、跨径相呼应。  相似文献   

11.
长洲水利枢纽坝下航道维护新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分析长洲水利枢纽坝下水文条件改变给航道维护带来的影响,介绍广西梧州航道管理局针对维护新问题所采取的对策,指出今后该航段航道维护应重点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梧州水文站水位、流量统计资料,对长洲水利枢纽坝下至界首河段3 000吨级航道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进行分析,并研究水位下降的影响及对策,可为同类型或类似情况的航道建设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3.
美国密西西比河航运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航 《综合运输》2004,(7):85-89
密西西比河航道系统是美国最大的内河航道系统,通航里程约20000km,水深在2.74m以上的航道约占2/3。干流起于明尼苏达州中北部的伊塔斯卡湖,流经明尼阿波利斯、圣路易斯、凯罗、盂菲斯、巴吞鲁日,于新奥尔良注于墨西哥湾,全长3766km。流域面积322万平方公里,占美国国土总面积的34.4%。通常以俄亥俄河河口凯罗为界,以上称上密西西比河,以下称下密西西比河,主要支流有伊利诺斯河、密苏里河、俄亥俄河、田纳西河、阿肯色河、白河、红河等。  相似文献   

14.
如果你的视点选择到足够的高度,能够俯视亚洲大地,那你就会注意到,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太平洋之间,大自然划出一条曼妙壮丽的连线,那就是世界第三大河、中国第一大河——长江。长江干线航道作为唯一横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水运主通道,素有"黄金水道"的美誉。按照我国内河水运发展总体目标,到2020年,长江干线航道要得到系统治理,通航条件明显改善,全面建成数字航道和智能航道,在长江航运和全国内河系统率先实现现代化。日前,交通运输部"第十期科技  相似文献   

15.
水运     
《运输经理世界》2010,(8):17-18
3月14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组织的交工验收,长江口92公里12.5米深水航道正式试通航,这标志着我国水运工程史上最大的工程——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顺利完工,全部治理目标成功实现。长江口深水航道开通后,长江口通航水深将从7米提高到目前的12.5米,可满足第三、四代集装箱船和5万吨级船舶全潮双向通航的要求,同时兼顾满足第五、六代大型远洋集装箱船和10万吨级满载散货船及20万吨级减载散货船乘潮通过长江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综合运输》2010,(6):90-90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在推进船型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要通过船型标准化方式,加强内河船舶运力结构调整,改进内河船舶技术条件,完善和改进水路运输服务质量,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利用率,转变交通发展方式,改善内河通航秩序,总体提升内河航运的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和节能性。  相似文献   

17.
结合丁字湾的水文、港口、航道等基本状况以及区域未来发展对通航的要求,确定了丁字湾跨海大桥的通航净空尺度和桥位航道中心线及通航孔的位置。在位于丁字湾大桥主跨中央设置一个单向通航孔,设计通航1 000吨级杂货船。  相似文献   

18.
月度扫描     
<正>通航NAVIGATION我国最大水运工程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完工2010年3月14日上午,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组织的交工验收,长江口92公里12.5米深水航道正式试通航,标志着我国水运工程史上最大的工程——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顺利完工,全部治理目标成功实现。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翁孟勇代表李盛霖部长向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的交工验收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19.
弯曲河段布设锚地时,在支流汇入的影响下,锚地通航水流条件复杂。文章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对受弯曲河段支流汇入影响的航道与锚地的通航水流条件开展研究,提出了通航水流条件优化措施。研究表明,弯曲河段处锚地布置在凸岸时,若支流在凹岸汇入易出现航道水流条件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可通过在凸岸锚地上游拓宽以及平顺岸坡的调整方式降低锚地处航线的横向流速,研究成果可供相关工程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 港口航道是指海、河主航道和港池间供船舶进出港口的水道,亦称进港航道。它是与港口配套的重要设施,是港口集疏运的咽喉和关键环节,是港口的生命线。因此,在港口建设时,与之配套的航道工程必须同步进行,使建成的码头较快地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原有泊位功能亦能充分发挥。反之,如果港口航道等航运条件未能同步形成,航道的通过能力必然制约着港口的吞吐能力,无论新建码头停泊的吨级多么空前,岸壁设备多么现代化,都达不到设计要求,不能与靠泊船型的航行要求相适应,只能是“深水浅用”,对外形成不了更大的竞争力,港口功能的发挥和理想的经济效益也就无从谈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