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工程中,高路堤或深路堑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是路基设计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尽管在实际公路建设中并不提倡采用高路堤或深路堑的路基形式,但由于受某些地形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情况及桥头接线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有时还是需在局部段落采用高路堤或深路堑的路基形式。这里所讨论的仅仅是“高路堤、深路堑边坡稳定性验算”中的一个问题,即“均质砂(砾)类土高路堤的边坡稳定性”。关于这个问题,现行公路设  相似文献   

2.
红土砾料是一种在非洲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的粘性土与碎砾石的天然混合料,形成于旱雨二季交替循环的气候条件下。从试验分析表明:红土砾料浸水4d95%OPM压实度时的CBR基本上大于30%,按照热带国家路面尺寸实用指南中土的承载力分级,属S5级,是一种承载力良好的筑路材料。工程实践表明,红土砾料在公路工程中的用途广泛:采用红土砾料填筑的路基,其强度高、水稳定性较好;PST层(路基上部,相当于国内的路床)可采用红土砾料填筑,若红土砾料的天然含水量较大或IP较高,可掺加生石灰(如没有也可用熟石灰)进行改良;除高速公路外的其他等级公路,底基层可采用天然红土砾料或水泥(石灰)处理红土砾料;除高速公路外的其他等级公路,基层可采用水泥或石灰处理红土砾料;此外红土砾料还可用于填砂路基的包边防护以及土质排水沟与边沟的铺面。  相似文献   

3.
现行求解均质砂(砾)类土高路堤边坡稳定性问题,一般采用试算法,1986年第5期《公路》杂志发表了《均质砂(砾)类土高路堤边坡滑动面的判定公式及其适用条件》(以下简称《条件》)一文,用求土体粘聚力极大值的方法,提出了土体滑动而判定公式,来直接计算高路堤边坡的最小稳定系数.笔者受到《条件》的启发,对《条件》的算法进行了改进,得到了计算上述问题的一种简易算法,现介绍如下.限于水平错误之处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公路路基水盐迁移特性及对路基路用性能的影响,依托青海察(尔汗盐湖)格(尔木)高速公路察尔汗盐湖区段路基工程,以察尔汗盐湖区段沿线的含砂低液限粉土、粉土质砂、砾类土为研究对象,开展毛细势作用下非饱和土路基水盐迁移及路用性能室内试验研究,揭示在毛细势作用下强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水盐迁移规律,明确不同填料路基毛细水的上升高度与盐渍化程度,以及次生盐渍化对路基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含砂低液限粉土(非盐渍土)、含砂低液限粉土(弱盐渍土)与砾类土路堤毛细水最大上升高度分别为85、75和55 cm,有害毛细水上升高度分别为60、40和45 cm,次生盐渍化高度分别为50、30和45 cm;随含盐量的增加,粉土填料CBR值整体上呈减小趋势,而砾类土路堤填料CBR值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验证了水盐迁移造成粉土和砾类土路基路用性能的降低,但次生盐渍化对粉土路基路用性能的影响更甚。  相似文献   

5.
雅杜高速项目沿线地形起伏较大,高填方路堤占比较大,受到路基填料和建设资金限制,高填方路堤采用红土砾料和未经处治的高液限红黏土直接填筑。采用FLAC3D基于强度折减法原理对雅杜高速典型高填方路堤建立数值分析模型,进行路堤稳定性及变形研究,验证高液限红黏土填筑厚度以及压实度标准降低对高填方路堤的稳定性和变形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填方路堤拉应力区、塑性区和潜在滑动面主要分布在高液限红黏土填筑区域,影响路堤的稳定性,提高压实度可以增强高液限红黏土颗粒之间的摩擦、咬合和分子引力,从而提高土体的密实度和强度,提高高填方路堤稳定性。高填方路堤初期沉降变形主要来源于高液限红黏土填筑区域,红土砾料初期沉降变形相对较小,适当加大红土砾料填筑厚度可以有减小高填方路堤沉降变形。  相似文献   

6.
对《路基》设计手册中,“关于均质砂(砾)类土高路堤的边坡稳定性”的难处方法,作一些改进。不通过“试算法”求破裂面,而是首先确定破裂面的位置,然后直接算该破裂面的滑动稳定系数,进而进行稳定性判断。  相似文献   

7.
一、概 况 渣油石灰砂表面处治(简称油灰砂表处),是以天然砂为骨料,以渣油为结合料,内掺少量消石灰粉作填充料,三者按适当的比例(重量比)配合,在适宜的气温下,经拌和(人工或机械)均匀摊铺在各种不同的路面基层上,经过辗压成型的一种路面面层结构。它属于表处型薄层路面,直接与大气接触,承受行车的各种作用力,起着保护路面基层的作用,可以说是路面的稳定保护层和磨耗层。它是继渣油碎(砾)石表处、渣油石灰土表处之后的又一新的油路表处型结构。可适用于缺少石料而盛产砂子的地区,是发展油路的一种良好的路面结构型式。  相似文献   

8.
采用有限元计算的方法,分析了桥梁台背回填砂砾和粘土的受力状态的差别;并分析了不同层距土工格栅加筋路堤的受力变形特性。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①土体的材质对沉降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对于弹性模量、内摩擦角、粘聚力相对稼大的砂砾而言,其整体性能比粘土要优良,更适合做路堤填土;②土工格栅加筋作用能够有效减小路堤沉降量,提升路堤的整体性和竖向变形均匀性,且格栅层距越小效果越明显;③格栅有利于改善路面结构和搭板的受力和变形特性,从而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结合江西乐温高速公路填砂路基施工实践,介绍了填砂路基施工的施工质量控制。在南方土质差、土资源宝贵、江河较多的情况下,用天然河砂填筑路堤不仅可以节约大量土地、利于环境保护,而且可以就地取材、保证路堤填筑质量,有可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路面排水方式对路堤边坡防护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路工程师在选用路堤边坡防护型式时,考虑了路面排水方式的影响,但具体有什么样的影响,却缺乏理论依据和相关研究,为此本文在研究不同路面排水方式下边坡汇流流速的基础上,计算得到了不同情况下边坡水流的流速规律及有关数据,并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与坡面允许流速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路面排水方式对圬工防护影响较小,可以忽略;(2)路面排水方式对综合防护有一定的影响,建议路堤高7 0m以下(包括7 0m)路面采用漫流排水,路堤高7 0m以上路面采用集中排水;(3)路面排水方式对植草防护影响较大,路堤高3 0m以下(包括3 0m)路面采用漫流排水,路堤高3 0m以上路面采用集中排水。  相似文献   

11.
技术推广站     
《公路》1960,(7)
一、养路机具自动铺保护层跃进车创造者:佛山专区养路段中山工区用途:适用于养路运料及铺砂用。操作:铺保护层时,只要把拉杆往前拉,尾门可松开一条缝,车向前走就可将砂均匀铺在路面上。工效:运料比木斗车提高一倍,比人力挑铺砂提高3.5~4倍。优点:采用滚珠轴承,使用时轻便,工作效率高,减轻工人体力强度,并可当作畜力拖卡。 (路丁供稿) 三轮推进括砂机创造单位:海南公路总段工人许瑞珠用途:刮平路面保护砂用。操作:一人操作,操作时人在后面将匀砂机向前推迸,根据保护层砂量情况来调节横向刮砂板。路面积砂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新路填筑对老路影响的参数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道路扩建中加宽路堤的填筑将会改变原有路堤及地基的应力场和应变场,引起老路的附加差异变形。采用弹塑性有限元参数分析方法探讨了不同加宽路堤宽度、不同软土层厚度、不同的新老路堤刚度比时加宽路堤的填筑对老路变形规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拓宽路堤的填筑将会引起老路不同位置的过大附加差异沉降,导致路面横坡比改变值超过路面结构的容许值,从而引起路面结构性破坏和路面服务性能的降低。因此,必须采用合适的软基处理方案对加宽部分软基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3.
吹砂填筑路堤具有施工速度快、成本低、不受雨季影响、节约土源等优点。结合滨江大道工程采用吹砂工艺进行路堤填筑,对高路堤吹砂填筑的施工流程、施工排水系统、吹填砂的压实工艺、密实度检测、施工监测、边坡防护等进行了介绍和探讨。实践表明,因地制宜地采用吹填砂技术填筑路基,可取得较好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国内已广泛把砂石路面改造为渣油路面(黑色路面)。但就我省来看,渣油路面由于多种因素给养护上带来了不少困难。因此,在山岭重丘地区已不采用。山区公路仍以砂石路面为主。我县为了养好砂石路面,钻研养路技术,按操作规程办事,逐步摸索出一套板结砂石路面的养护方法。在我县地形、气温等条件下,较为适应。一、砂、土的采备与拌和砂、土是养护砂石路面的“粮食”,要养好砂石路面,必须采备质量好、符合标准的砂子和粘土,其要求如下: 1.选择质量合格的砂子、粘土。砂子要质地坚硬、无杂质。粘土要具有塑性指数在15以上、能够作砖、瓦、陶器的粘土。 2.砂、土的处理:砂、土均要过筛,砂子过2厘米的筛,粘土要凉晒干后压碎过1  相似文献   

15.
碎石封层具有防水、修复裂缝、调平等功能,可用于路面结构的上封层,也可用于沥青路面、水泥砼路面的预养护,还可以用于乡村道路的“黑色化”改造.碎石封层作为路面上封层能改善路面结构的耐久性,延长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文中从碎石封层的特点入手,研究其作为上封层在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填筑在膨胀土地基上的路堤出现开裂及坡体滑动是目前公路建设中最为严重的工程病害之一。以广西一膨胀土地基路堤出现开裂等病害处治为对象,从膨胀土路堤的工程地质及土性特征入手,分析边坡破坏的原因及特点,提出了“注浆微型钢管桩+树根桩+路面注浆+深孔排水”的处治方案,并介绍了其设计及施工要点,实施结果表明治理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郝志荣 《路基工程》2010,(6):209-212
为消除盐兴公路喊叫水段膨胀土路基引发的病害,对沿线膨胀土进行颗粒分析、矿物成分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含盐量试验和膨胀试验,并对该段旧路路面破坏的原因加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s入8%生石灰作膨胀土的改良剂,或用砂、砾换填膨胀土。采用后者措施对喊叫水段的膨胀土路基处理后,已运营7年,未再发生病害,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以半柔性路面材料灌注所需的水泥胶浆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了25组不同配合比,研究水胶比、砂种类、砂胶比、膨胀剂掺量、矿粉掺量、粉煤灰掺量这6个不同因素对水泥胶浆性能的影响。分析得出各因素对水泥胶浆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体积稳定性这3个主要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和主次关系,并得出结论:从绿色环保和成本节约角度考虑,可以选用最大粒径为1.18 mm的天然砂与人工砂的混合砂代替纯天然砂配制半柔性路面用水泥胶浆。同时,以最优化理论构建了半柔性路面用水泥胶浆配合比的优化设计原则,并确定了最优配合比。在此基础上,以该最优配合比重新拌制水泥胶浆,并测试各项性能,其试验结果均能满足半柔性路面用水泥胶浆的性能指标要求。可见,利用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跨断层路堤的减隔震措施,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三维路堤数值模拟,研究断层错动过程中路堤在加和不加筏板基础两种工况的动力响应,并进一步讨论在加筏板基础情况下,筏板位置对路基减隔震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合理放置筏板基础可阻断断层从上覆土层向路堤顶面的传递,使断层在路堤中的传播倾角变小,破裂带分散,起到耗散能量的作用,最后达到减小路面竖向位移的目的,起到减隔震的作用;第二,路堤高度的增加可以减小断层错动对路面变形的影响,使断层带上的路面变形曲率减小,增加路面的平稳性。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现行《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在厚度计算方面规定:对原有路面补强采用经验公式,对新建公路则用理论公式;两法是互不相通的。原因是:对于老路的强度参数,经验公式是用轮测的弯沉值-L_w表征,而理论公式则可近似地用综合当量模量-E_s表征。“规范”还规定了:理论法的土基强度参数E_o采用单圆刚性承载板测定。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