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北江大桥为多跨连续梁桥,由于佛开高速扩建,主桥需加高2.364m以满足通航要求,考虑整座桥的调坡影响,引桥需加高0.150~1.491m,经研究引桥采用PLC控制液压同步顶升系统进行整体顶升施工,并设计钢抱箍作为液压千斤顶顶升的承力平台。顶升前先进行辅助墩与边墩的处理和梁体解联;然后进行立柱加粗、安装钢抱箍、梁体切割、称重和试顶升;分5步对梁体进行正式顶升;最后对立柱进行接长、加粗和落梁,完成整个顶升施工过程。通过安装纵、横向限位装置保证了顶升施工质量和梁体安全。施工中对顶升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及时调整了顶升过程的偏差,监控结果表明顶升施工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2.
北江大桥引桥整体顶升施工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江大桥为多跨连续梁桥,由于佛开高速扩建,该桥引桥采用整体同步顶升施工,需顶升0.150~1.491m。为分析该桥在顶升施工中的梁体受力,为施工提供指导,采用ANSYS软件建立该桥15~22号墩连续梁模型,对同步顶升力、落梁调整到位后梁体的受力进行计算分析,并研究纵、横向误差对梁底应力和支座反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步顶升过程中,理论顶升力与实测值接近;落梁后梁体应力变化的理论值与实测值接近,梁体仍处于受压状态;1cm的纵向顶升误差不会使梁体出现拉应力,也不会使支座反力出现较大变化;1cm的横向顶升误差使梁体出现拉应力,使支座反力出现较大变化。因此须严格控制顶升误差,建议纵向顶升误差不超过10mm,横向不超过5mm。  相似文献   

3.
根据新的道路交通规划,永州湘江大桥的引桥将由落地桥梁变为平坡,再加长跨过路口。老桥拆除重建将面临成本高、交通影响大、社会影响不好等诸多问题,所以采用顶升及拼宽技术进行改造,需顶升3跨桥梁,铺装调整1跨桥梁和两处老桥拼宽。工程利用既有的承台和盖梁,采用承台一盖梁式的断柱顶升方式,进行比例调坡顶升,最终完成坡度调整。工程采用拼宽方式,新设两条上下匝道,弹性连接不影响老结构的受力体系,桥面行车舒适度高,铺装层修复方便,所以工程最终采用了弹性连接的拼宽方式。  相似文献   

4.
横潦泾大桥主桥为主跨125m的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由于苏申外港线航道整治,为满足Ⅲ级航道通航尺度的要求,该桥采用整体顶升技术将桥梁整体抬高约1.58m。为保证顶升期间梁体应力变化在安全范围内,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支座处箱梁节段实体分析模型及三维变截面梁单元模型,分析顶升期间梁体受顶部位的局部应力及顶升不同步引起的梁体应力,并进行顶升过程应力监测。结果表明:主梁受顶局部底板应力较大,将局部底板厚度由0.7m增至2.0m;顶升前、后梁体整体应力保持在±0.72 MPa以下,满足梁体应力的安全储备要求;顶升后,该桥的顶升位置偏差均小于0.005m,满足设计要求。该桥改造后已安全运营5年,主体构件未发现新裂缝,结构整体安全,证实了超百米级连续梁桥整体顶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斜交连续梁桥顶推落梁施工中结构受力状态,给施工提供技术支撑,以长沙市营盘东路浏阳河大桥为例,采用在支承处节点施加强迫竖向位移的方法模拟箱梁的落梁过程,对落梁过程进行仿真分析,计算千斤顶的顶升力和混凝土箱梁的应力,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相邻墩顶的梁底高差对顶升力和箱梁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箱梁顶、底板始终处于受压状态,且只有顶升处的梁体及其相邻梁体的应力变化相对较大;当相邻墩顶的梁底高差在25mm以内时,其顶升墩处的顶升力增量在5%以内,且顶升墩处箱梁截面仍处于受压状态;落梁过程中,顶升力和箱梁应力的仿真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说明仿真分析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姚勇  向沛昀  李俊 《世界桥梁》2023,(4):107-113
某高速铁路线上的9座32、24 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因地震发生梁体与支座连接螺栓剪断、梁体偏移等病害,需对桥梁震害进行整治,不切断钢轨、不扒除道砟,对梁体进行顶升与纠偏复位,并更换损坏的支座螺栓。仅顶升的梁体采用300 t单向顶升千斤顶,需纠偏复位的梁体采用300 t级三向千斤顶,每个支座布置2台,1孔梁共8台,千斤顶横桥向中心距2.77 m,顺桥向中心距0.8 m。对于梁体未偏移但需更换支座螺栓的梁跨,采用单墩四支座同步顶升;对于梁体偏移且需更换支座螺栓的梁跨,采用两墩八支座同步顶升。纠偏复位梁体时,采用PLC同步液压控制系统控制千斤顶同步顶升和平移,竖向位移控制在5 mm内。采用该技术顺利完成整治施工,实测梁体混凝土横向最大拉应力1.7 MPa,钢轨应力增量18 MPa,横向纠偏力1 600 kN,纵向纠偏力3 850 kN。  相似文献   

7.
对广东顺德西安亭大桥(旧桥)引桥中的16 m简支T梁进行工程案例分析,通过对横隔梁加固、铰接缝改为现浇刚接、增强桥面铺装与梁体的粘结等方式对桥梁进行维修加固,并对加固方式进行有限元模拟。经计算表明,T梁加固效果明显,承载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因赣江南大道下穿桥施工,南昌大桥西引桥需改道通车。车辆改道行驶后将改变南昌大桥翼缘板受力模式。为了确保南昌大桥结构安全,必须对南昌大桥翼板进行加固。对此,采用钢桁架进行顶撑加固施工。该文介绍了南昌大桥梁板加固施工技术,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多跨连续梁桥顶升施工的方法、原理、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垫石加高顶升和截柱顶升两种方法成功应用于原北江大桥引桥的顶升施工中,保证了工程质量,工期缩短、过程顺利安全、成本降低、污染大大减少,保护了生态环境,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可以为同类型的桥梁顶升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袁力 《公路与汽运》2006,(1):112-114
通过某公路大桥北引桥的施工实践,阐述了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施工中对预应力体系、梁体变形的监测和控制,提出了预应力张拉伸长值的计算与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该文结合南昌市昌东大道桥梁改造工程,介绍了简支板桥纵抬梁顶升的设计要点和顶升施工工艺,对同类桥梁的顶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尹天军 《桥梁建设》2020,50(2):105-110
昆山市吴淞江大桥主桥为2×101 m的塔梁墩固结体系斜拉桥,为满足升级到Ⅲ级航道的通航要求,需将全桥整体顶升抬高1.87 m。该桥采用整体同步顶升方案施工,其中两侧引桥先采用断柱顶升法施工,主桥后采用抬梁顶升法施工。在主桥整体顶升中,首先在主墩墩底以上1 m处施工托换结构(由抬梁和抱柱梁组成),并将原桥墩内部空心部位用C50灌浆料填充密实;托换结构施工后,安装液压自锁式千斤顶和跟随千斤顶,同步进行主墩及过渡墩墩柱切割;墩柱切割后将主墩处主梁放置在托换结构上,过渡墩处主梁直接放置千斤顶上,通过PLC同步控制系统顶升桥梁至设计标高;最后,对主墩及过渡墩墩柱进行接高及加粗,完成1.87 m接高区段墩柱连接。  相似文献   

13.
广东虎门二桥坭洲水道桥为主跨1688m 双塔非对称式两跨连续钢箱梁悬索桥,为世界上最大跨径的钢箱梁悬索桥,索塔采用门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260m,由下塔柱、下横梁、中塔柱、中横梁、上塔柱、上横梁组成。介绍了该桥索塔的设计思路和构造特点,并采用 MIDAS CIVIL 2012专业桥梁分析软件建立全桥三维空间杆系有限元模型,对索塔结构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塔柱及横梁的应力、强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钢混组合结构因能充分发挥混凝土和钢结构的材料性能优势而被越来越广泛应用。施工过程中大节段钢梁吊装,对路口的交通影响较小等优点使得钢混结合梁在城市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轨道交通桥梁中,混凝土桥面板能很好的与轨道结构相适应。结合长沙市轨道交通1号线北延一期工程高架区间跨开顺路口的(40+60+40)m钢混结合连续梁,分析钢混结合连续梁的结构受力特性。研究了采用不同措施如桥面板分段浇筑、正弯矩区压重、支点顶升落架、支点双结合、使用抗拔不抗剪连接件等对改善负弯矩区桥面板受力的优劣势。研究结果表明,钢混结合连续梁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良好;采用支点顶升落架、支点双结合两个措施对改善桥面板受力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广明高速公路富湾特大桥方案设计及对连续刚构和部分斜拉桥方案的主要受力分析结果。以富湾特大桥方案为基础,结合其他桥梁,对连续刚构和部分斜拉桥进行了分析比较,为今后类似跨径的桥梁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顶升技术在桥梁加宽中存在的顶升不同步、梁结构内力变化不均匀等问题,在结合连续箱梁同步和交替顶升施工技术基础上,对比分析不同顶升施工技术的优缺点,针对扣家大桥结构特点选取了交替、随动组合顶升方案进行同步顶升施工。详细阐述了同步整体顶升技术在简支梁桥中的整个施工过程,主要分为抱柱施工、钢支撑限位安装、墩柱切割、顶升施工、墩柱接高、桥墩补强等步骤。针对桥梁同步顶升施工中常遇到的结构失稳和容易偏移等技术难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可有效指导桥梁顶升技术在简支梁桥中的应用,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针对北江大桥拆除作业空间狭小、拆除施工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无任何经验可借鉴等特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最终采用安装钢导梁实施反顶推拆除施工方案。实践表明:反顶推拆除施工方案简单,安全操作性强,节省大量施工成本,同时不影响已建成通车侧桥的通畅运行。现场监控实测主梁段应力值和应变值与模拟计算值误差较小,反顶推拆除施工方案在北江大桥主桥拆除中成功实施,为今后旧桥拆除施工积累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8.
顶升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桥梁与路桥等的加高技术之中,在国内该技术已有工程应用,目前尚无相关的技术规范可供参考。该文结合湖州市南林大桥顶升工程,进行桥梁整体顶升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李明亮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7):172-174,15,16
该文以横潦泾大桥顶升项目为背景,介绍了桥梁顶升支撑垫块的种类,以及各自的优缺点.通过优缺点的对比明确了各种垫块的适用范围,并重点对横潦泾大桥主桥顶升支撑垫块做了分析和研究.最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桥梁顶升支撑垫块体系,为桥梁顶升工程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