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北京地铁6号线下穿既有4号线区间盾构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地铁线下穿地铁既有线隧道施工的核心目标是保证在建线和既有线的安全。结合北京地铁6号线下穿既有盾构区间的矿山法隧道施工实例,从隧道支护机理出发,介绍了该隧道的施工方案。其内容包括下穿既有线总体方案、具体施工方案、既有线加固、施工工序、技术措施和相应的技术参数等。现场监控量测和施工实践表明,该矿山法隧道的施工方案获得成功,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铁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是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结合广州地铁二八延长线东一江区间隧道施工实际,论述矿山法施工隧道中对周边不同对象的结构位移、沉降进行监控量测方案设计与实施方法,提出了具体合理的监测措施和预报流程,探索了一套有效可行的地铁矿山法施工监控量测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将地下交通网线作为解决交通拥挤的最为有效手段,地铁隧道线路垂直交叉施工情况日益增多,这给地铁隧道施工带来更多的风险和挑战。本文就垂直交叉施工中的重难点及施工中应采取的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地铁隧道施工参考。研究结论:交叉隧道施工中,超前预报、爆破控制、监控量测等施工手段是极为有效的方法,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其中爆破控制是关键,超前预报与监控量测是重点。只有通过超前预报提前了解掌子面内部实际地质情况,并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及时掌握地面沉降变化情况,才能够制定出最为合理有效的爆破控制参数,排除潜在风险,保证交叉隧道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4.
新建地铁隧道上穿既有线结构抗浮加固效应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托北京地铁4号线西单车站上穿既有1号线区间隧道工程,建立FLAC3D数值计算模型,将现场远程监控量测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对比分析,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既有线隧道结构周围土体加固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注浆加固措施可有效地控制既有线的上浮变形.采用CRD法施工的新建隧道,离既有线较远的小导洞,对既有线的...  相似文献   

5.
以北京地铁6号线平安里站—北海北站矿山法区间下穿地铁4号线既有盾构区间特级风险源工程为背景,介绍了WSS深孔注浆工法在矿山施工地层超前加固中的应用,实践证明采用WSS工法对隧道土体进行超前加固,有效控制了既有线结构的沉降,保证了既有线结构的安全,同时,该次矿山法区间成功下穿盾构区间为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首次,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6.
系统地阐述了襄渝增加二线铁路工程之下穿既有线羊子岭隧道,在超薄层覆盖段且围岩以自承能力差的弱~中膨胀土为主、地下水丰富的不利环境中,采用便梁、锚固桩等先加固既有线路、后洞内设置超前支护联合系统支护,分部开挖,及时监控量测的的综合施工技术,并于现场设置有效的既有线安全防护措施,施工安全顺利地经过了既有线地段,确保了既有线铁路运营安全,对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骡坪隧道施工围岩变形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骡坪隧道工程的建设实际,介绍了隧道施工中监控量测工作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监控量测的数据处理以及监控量测成果的分析与应用。得出骡坪隧道围岩变形监测量均不大,基本在30 d内趋于稳定,施工采用上下台阶法可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当前隧道安全风险管理存在的施工方案不合理、施工管理不到位、风险监测手段不科学、风险识别方法不落实等问题,从隧道施工方案编制、现场施工管理、安全风险评估、围岩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外部环境监控等方面,阐述了加强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一些做法,以加强隧道施工风险管理,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9.
浅埋、偏压、软岩隧道进洞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进洞施工一直是隧道施工的难点,通过实例介绍此类隧道施工关键技术,采用重力式挡墙和边仰坡加固措施处理隧道偏压,采用大管棚、超前小导管及套拱法处理隧道浅埋,采用三台阶七步流水法进行软弱围岩洞内施工,同时阐述施工过程中监控量测的方法和对围岩变形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隧道因紧临建筑物导致施工受限的不利条件下所选用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并总结了隧道薄洞壁技术处理、洞口爆破防护、大管棚超前预支护、硬岩大面积深孔楔形掏槽和监控量测等施工关键技术的综合应用,进一步拓宽了大跨短隧浅埋暗挖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12.
TBM由PLC系统集中控制,对液压系统的温度、液位、压力、转速及机械机构的动作进行检测,使之按照设定的程序运行.从而完成各种工作状态。对PLC控制系统各种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抗干扰设计中采取多种抗干扰措施,从而有效地抑制干扰,使PLC控制系统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3.
铁路工程建设实行监理,对于提高铁路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控制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此对铁道行业的监理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重点分析了施工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监理工作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房间式铁路客车空调机组性能检测装置,经实际使用,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京沪高速铁路接触网设计中的防雷措施为例,针对该线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通过对避雷器分布方式与雷击跳闸概率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依据不同雷区等级差异设置避雷器,最后对避雷器的设置分布和安装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负弯矩作用下结合梁挠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砼结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随着荷载逐渐增加,混凝土板中的裂缝不断产生和发展,梁的刚度也随之逐渐下降,荷载-挠度关系趋于非线性,因而材料力学中求挠曲线的二次积分法对负弯矩作用下的砼-钢结合梁无法获得解析解。本文提出了求钢-砼结合梁负弯矩作用下挠度的数值积分法,把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短区间的线性问题,推导了计算公式,建立了计算模型,编写了电算程序,通过反复迭代计算先获得结合梁截面的弯矩-曲率(M-φ)关系,再根据这一关系进一步求得结合梁各截面的给定荷载下的挠度,从而可绘出梁的某一级荷载下的挠曲线或某一截面的荷载-挠度(P-Δ)曲线,本文利用编写的电算程序对芜湖桥的两根大型试验结合梁T1,T2梁进行了试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19.
蓝浩伦  巨建民 《铁道车辆》2011,49(10):1-4,47
以轨道车辆为背景,依据转轴公式和平行移轴公式得到车体截面内任意倾角部件的惯性矩,进而获得截面的刚度及其灵敏度。在已知车体刚度分布的前提下,依据车体刚度及其灵敏度,通过调整刚度薄弱位置相关部件的截面尺寸,可达到提高车体刚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对AutoCAD ActiveX Automation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把它和其它AutoCAD二次开发方法进行了此较和分析.用编程实践的方法给出了C#结合AutoCAD ActiveX Automation进行的二次开发在信号平面布置图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