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超高强钢材料在整车碰撞过程中的失效行为仿真预测精度,对比分析了主流求解器LS_DYNA中GISSMO等6种典型失效模型的原理,并针对GISSMO失效模型中影响整车碰撞失效仿真精度最为关键的参数材料断裂极限应变及网格尺寸修正特性设置方法进行了研究。断裂极限应变标定过程中应变路径存在非线性,需要采用加载历程平均应力三轴度来进行描述;默认的网格修正设置方法难以兼顾不同应力状态,采用自定义的网格尺寸修正设置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典型应力状态下不同网格尺寸模型仿真预测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汽车造型特征分缝线影响整车的造型特征比例,其位置既要实现造型意图,又要满足工程约束。以风窗上分缝线位置为研究对象,基于关键断面建立尺寸链模型,剖析各尺寸布置要求建立标准断面,结合人机要求限制分析断面布置,得到风窗上分缝线位置布置的限制面制作方法和工作流程,保证工程前期输入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减少造型阶段工作反复,满足工程与造型同步开发。  相似文献   

3.
李帅  侯立鑫 《时代汽车》2021,(8):128-129
乘用车通风盖板在整车通风、排水、美观上起着重要作用,因其与前风挡玻璃、翼子板、发动机舱零部件相互配合,结构设计非常复杂,这就需要研发工程师要充分考虑通风盖板开发过程中的设计要求、法规要求、结构限制以及工艺要求和材料选择等因素,本文从通风盖板断面设计入手,重点介绍了通风盖板与对手件配合的断面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客户对车辆视觉感知质量要求的提升,汽车前大灯周圈尺寸匹配感知质量越来越受客户关注。文章主要从客户感知角度出发,结合整车匹配常见问题,对前大灯周圈DTS、造型分缝、定位方案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及优化,以此来改善和解决制造过程中各种尺寸匹配问题,提升整车尺寸感知质量。  相似文献   

5.
主断面     
刘伟哲 《轿车情报》2008,(5):132-133
一、主断面定义:主断面用来描述车辆某一个局部的典型结构,断面内包括的所有零部件的主要特征和相互关系,主要包括零部件特征、尺寸、配合关系、参考标准等;同时也可以通过计算转动惯性矩,进行白车身强度、刚度的初步分析,优化主断面的结构设计:对于不同车型相同位置的主断面,可以相互参考。  相似文献   

6.
贾红伟  章骏 《天津汽车》2011,(10):32-34,62
为保证车轮外倾角在制造和装配过程中的设计误差满足设计公差要求,文章基于空间几何方法简化的外倾角计算公式,以国内某车型为基础,从零件设计尺寸公差和总装装配过程出发,对麦弗逊式悬架形式的汽车制造过程中零部件偏差与装配过程进行分析。确定了各影响因素对外倾角的影响范围,为整车制造过程中控制外倾角偏差以及提高整车质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轿车车身外轮廓尺寸的好坏是影响整车外观的关键,而构成整车外覆盖件的具体尺寸和形状又是影响装配的关键,因此在模具制造过程中产品的搭接过程就显得至关重要.轿车车身冲压件的搭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一次搭接、二次搭接、总体确认和整车确认4个过程.论述了搭接各阶段具体步骤及方法,使大家了解搭接在汽车生产前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确定汽车尺寸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是整车总体布置和使用要求,其中整车总体布置由厂家各自的设计方案有所差异;使用要求则主要由汽车所针对的目标市场级别而定。下表所示为各主要级别(主要乘用车)的常见尺寸范围。  相似文献   

9.
新车设计初期阶段,总布置设计需要对整车关键尺寸和关键零部件结构设计提出约束条件,以控制整车性能指标。碰撞作为整车关键性能指标,对总布置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文章阐述了总布置设计中,对整车、车身及关键零部件的控制策略,以确保整车在碰撞时可以按照设计过程碰撞,达到相应碰撞得分。表明总布置设计对整车碰撞控制策略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与机械之间相互关系和规律的学科,在汽车设计中应用人体工程学,就是以人为中心,研究车身设计如何适应人的需要,创造一个舒适的、操纵轻便的、可靠的驾驶环境和乘坐环境。主断面是控制和实现整车总布置设计目标的有效方法。当主断面位置确定以后,总布置关于内外部尺寸、视野、法规和人机工程等方面的要求应都得到了检查和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