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战启芳 《世界桥梁》2005,(2):49-50,60
对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徐变理论计算值进行分析,并考虑影响钢管混凝土构件徐变的各种因素,推出了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徐变计算的实用公式,并检验了公式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长期荷载作用下钢管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对钢管混凝土受弯构件徐变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长期荷载作用下钢管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具体构件进行计算分析,认为徐变将降低钢管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承载力,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3.
圆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徐变分析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钢管混凝土构件徐变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应用考虑多轴受压状态下的混凝土徐变理论建立圆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徐变模型,分别采用继效流动理论和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对构件的徐变进行分析,通过迭代计算得到基于2种理论方法的圆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徐变,并与试验所得的回归公式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通过对比,指出了2种理论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徐变计算中,继效流动理论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徐变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基于混凝八方为的继效流动理论、多轴应力作用下混凝土的徐变理论,结合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受力特点,推导出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徐变的计算公式。该徐变计算公式既考虑了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徐变的特点,又能反应出没因素对构件徐变的影响,应用这些公式,通过迭代计算得到的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徐变,与文献「4」中的试验数据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在使用继效流动理论对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徐变进行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将其与有限元分析工具相结合,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徐变行为进行了分析。算例计算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拱桥在使用老化阶段的徐变将会显著影响其结构本身的变形性能和内部受力状态,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采用本文方法分析徐变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影响,所得结果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6.
轴向载荷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的徐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钢管混凝土在轴向载荷下的徐变特性涉及两方面:徐变函数和计算方法。为适合工程应用,在徐变分析中采用“失加法”和ACI209-R82密闭混凝土徐变公式,就紧箍力的有无分别讨论钢管混凝土的时变特性。计算中采用弹性假设,通过离散时间的方法计算由于核心混凝土受载变化导致的徐变情况。在有紧箍力的情况下,考虑其在径向和轴向对钢管壁和核心混凝土的作用,利用弹性变形可迭加的性质得出徐变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7.
钢管混凝土收缩、徐变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宏旭  陈政清  李瑜 《中外公路》2007,27(6):133-136
以茅草街钢管拱桥为背景,模拟实桥钢管拱尺寸与应力状态,进行了2年多的钢管混凝土收缩、徐变室内试验研究;测出素混凝土、钢管核心混凝土收缩、徐变发展规律,并与各种公式计算值进行比较,提出了收缩、徐变计算模式;建立了计算钢管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的近似估算式,可为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给定的核心混凝土和钢材的三轴本构模型,设定构件内、外两层钢管使用相同的钢材,并考虑核心混凝土和钢管变形协调,应用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短柱进行了弹塑性全过程理论分析,建立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短柱组合弹性模量理论计算公式和应力-应变关系全曲线的理论计算模型。该计算模型形式简单,参数少易确定,便于程序化实现,并与文献资料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试验规律以及组合构件材料物理性能的优点,为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1纯弯构件的特点 钢管混凝土以其抗压强度高而最适宜于作受压构件,在受弯构件中采用钢管混凝土,并无突出的优点。因此,钢管混凝土的抗弯强度及其计算方法,过去很少有人研究。但研究钢管混凝土的纯弯力学性能,有助于深入认识压弯构件的工作机理。同时,合理地确定钢管混凝土组合抗弯模量和组合抗弯刚度等力学指标,是进行钢管混凝土框架柱受力分析的重要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10.
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中系梁和横梁的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中系梁的配束设计,根据应力条件,同时考虑上、下缘配束的相互影响,推导了有轴向拉力时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钢束估算公式。为了准确计算横梁的活载内力,提出了一种在桥梁纵、横向单独加载的活载内力计算方法。这一改进的活载内力计算方法合理、结果准确,适合于电算,并可应用于系梁、拱肋等其它构件的计算。  相似文献   

11.
钢管混凝土拱桥徐变影响因素较多,目前研究相对滞后,文章根据设计规范中有关混凝土徐变系数的计算公式,把混凝土徐变度函数公式化,利用对应力和时间的积分概念,推导了结构分析中混凝土徐变计算方法。结合梅溪河大桥,按照划分的施工阶段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徐变对其各施工阶段内力、位移的影响。指出混凝土徐变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的位移、内力重分布影响非常显著,应引起工程界及理论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结合千岛湖大桥施工及成桥的长期监测项目,通过实测数据分析,探讨了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结构的徐变效应问题。提出了实测弹性计算比的概念,根据该指标的分析,总结出四肢格构式钢管混凝土拱结构的长期受力状态和规律。这些结论和分析方法无论是对于钢管混凝土拱的徐变分析,还是大跨径钢管混凝土的拱桥设计,都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ACI209(1992)的徐变和收缩计算模型,在合理考虑长期荷载作用下钢管和核心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的基础上,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长期荷载作用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轴压构件的数值分析模型.基于此理论模型,对长期荷载作用下矩形钢管混凝土短柱的受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对比了考虑长期荷载效应与否时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力、...  相似文献   

14.
钢管混凝土拱桥车振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结构基频、车辆荷载冲击系数和舒适性等方面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车振性能进行分析。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表明,钢管混凝土拱桥的面内基频约为钢拱桥的1.33倍,同时给出了面内基频的简化计算公式。收集了多座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实测冲击系数,与现行各国规范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钢管混凝土拱桥冲击系数的简化计算公式,可供钢管混凝土拱桥初步设计时冲击系数估算应用。最后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舒适性评价指标进行了探讨,振动速度和振动加速度等动力参数可以较好地反应出钢管混凝土拱桥在汽车荷载通过时的振动情况与振感。  相似文献   

15.
某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二类稳定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二类稳定性问题,以某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方案设计为背景,利用大型分析软件ANSYS建立3个全桥有限元模型,其钢管混凝土材料分别采用统一理论法、组合截面法和双单元法进行模拟;探讨了二类稳定安全系数的评判标准,根据规范提出了二类稳定安全系数的判定计算方法。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统一理论法计算值偏大;组合截面法和双单元法能比较真实地模拟钢管混凝土材料,拱桥稳定性分析二者计算结果相近;该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稳定性有保证。  相似文献   

16.
朝阳市东大桥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朝阳市东大桥主桥采用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30m 120m 30m)。详细论述该主桥的总体设计、构造特点、内力计算和结构设计。内力分析及结构设计时,钢管混凝土的力学参数(刚度、强度)取值考虑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的紧箍力的影响,按照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计算。考虑到该种结构存在车桥振动较大的问题,在结构分析中尤其重视了动力特性的计算,并从结构设计上采用加大桥面系刚度和拱肋之间的横撑刚度等措施来改善桥梁的动力特性,同时对拱桥的稳定计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最后给出了此类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钢管混凝土拱桥中普遍采用的钢管微膨胀高性能混凝土,考虑轴压比、加载龄期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圆钢管微膨胀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的长期变形试验研究。采用逐步积分法,将5种不同混凝土收缩、徐变模型进行适当修正,应用于钢管微膨胀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的长期变形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含钢率、加载龄期、持荷时间、混凝土强度等因素对钢管微膨胀混凝土构件长期静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修正后的EC2,MC90及AFREM模型在分析加载龄期不超过28d的钢管微膨胀混凝土构件在轴向荷载作用下的长期变形性能时具有较高的精度;核心混凝土时效作用对钢管微膨胀混凝土构件长期静力响应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钢筋UHPC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钢筋应力简化计算方法,首先基于UHPC结构计算的基本假定建立了钢筋应力数值计算方法,然后推导并修正了考虑UHPC抗拉贡献的钢筋应力简化公式,最后通过与国内外文献相关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对所提出的钢筋应力简化公式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①数值计算方法所得钢筋应力预测值与实测值整体吻合良好,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②由于忽略了UHPC的抗拉贡献,直接采用GB 50010—2010规范和JTG 3362—2018规范推荐钢筋应力公式计算所得UHPC构件的钢筋应力误差较大。③根据UHPC结构计算基本假定推导出UHPC受弯构件开裂截面钢筋应力简化公式,并结合参数分析结果建议简化公式中系数α取值0.85,β取值0.50;钢筋应力在125~400 MPa范围时,简化公式预测效果较好;但当钢筋应力在40~125 MPa范围时,由于过高估计UHPC的抗拉贡献,简化公式预测结果明显偏小,甚至出现负值。④为避免简化公式过高估计UHPC抗拉贡献,改进了UHPC受拉贡献系数β的取值方法,进而得到了钢筋应力修正公式;修正后钢筋应力计算值在裂缝发展阶段内,与实测值、数值分析值均整体吻合良好,且与其他文献的钢筋应力试验值吻合也较好,表明修正公式的适用性也较好,可为UHPC结构设计规范的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