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郑西(郑州—西安)高铁的运行实践中,发现全并联AT越区供电时部分保护方案配置中存在问题,特别是失压保护配置不当。当采用越区供电方式时,如果被越区段发生故障,将导致被越区段停电,直接影响到正常供电,干扰了高铁的正常运行秩序。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改进方案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电气化铁路BT或直接供电区段向AT网络越区供电作为目前越区供电的“死区” ,是供电运行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低压模拟试验 ,以及对江岸西—武昌南高压模拟试验报告的分析 ,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越区供电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牵引供电系统越区供电方案中的倒闸操作,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在越区供电时的倒闸操作程序,继电保护的调整方法,保证了越区供电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越区供电是在牵引变电所故障时保障行车不中断的一种铁路应急处置方式,目前越区供电下的调度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越区供电下的行车组织调整方案有增大发车间隔和设置限速2种方式,为了研究对列车运行影响最小的2种方案组合方式,以通过能力损失最小为目标,建立越区供电下的列车运行调整模型,以某路网为背景,用CPLEX软件进行实例验证,计算出不同行车组织调整方案下的通过能力和晚点时间,最佳调度方案为限速250 km/h,发车间隔4~8 min.研究结果表明:限速对列车的影响大于增大发车间隔对列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高铁全并联AT越区供电时阻抗保护的配置及整定原则的问题,以及导致越区时末端有可能保护不到的设计缺陷,并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6.
对可能涉及直流牵引网运行方式转换的故障类型进行分类,详细分析传统的牵引网越区供电方案在运行方式转换时对线路正常运营及调度管理的不利影响.通过改变越区开关的设备选型方案,提出新型的转换方案,对其在工程实际中的运营调度方案及对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后期运营维护管理模式的影响进行分析说明.对牵引网上网开关及越区开关的设置位置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云台山牵引变电所是东陇海线最东端的变电所,现有的越区供电方案无法实现对其东侧供电臂的越区。通过必要的设备改造,实现故障情况下云台山所东侧供电臂的越区供电,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初步论证。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北京铁路枢纽任一牵引变电所故障状态下不同的越区供电方案,对各方案在电气连接方式、相位衔接、负荷能力、接触网电压水平、继电保护、操作电源等技术进行了校验分析,提出了完善措施,说明北京枢纽越区供电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太原铁路枢纽融入高速铁路网,枢纽内高铁列车数量大量增加,但枢纽内高铁接触网仍由榆次变电所、太北变电所这两座既有普速铁路牵引变电所供电。为保证高铁的供电可靠性,结合太原铁路枢纽内线路及牵引供电设施布置,分析在牵引变电设备各种故障情况下如何快速恢复供电。在榆次或太北牵引变电所发生全所停电故障时,对几个可以实现的越区供电方案进行供电能力计算和比较,提出推荐的越区供电方案。通过良好的供电故障恢复方案,能极大地提高太原铁路枢纽内供电故障恢复速度和高铁列车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现有铁路20 kV环网电力供电线路的故障隔离方案,故障查找、隔离的效率较低,考虑到无通道保护动作速度较快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为此提出适用于铁路20 kV环网电力供电线路的无通道保护方案,以达到快速隔离线路故障的目的。研究结论:(1)传统无通道保护应用于铁路环网供电线路时,线路中段故障隔离时间过长;(2)铁路20 kV环网系统越区供电时间短,越区供电段再次发生故障概率小,因此可通过分区所快速分闸实现越区供电段的故障隔离;(3)针对铁路环网系统运行特点,改进传统无通道保护配置方案,给出了适用于铁路20 kV环网系统的无通道保护整定方法,提出了基于改进无通道保护的铁路20 kV环网电力供电线路故障隔离方案;(4)本研究结论可为铁路20 kV环网供电线路制定故障隔离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温州S1线供电系统尤其是牵引供电系统性能,易受到同相供电装置和沿海地区恶劣天气的影响.为保障牵引供电质量,提出一种基于小单元的循环供电方案.该方案不但可以实现牵引供电从接触网和开闭所进行越区,还可以缩短故障延时,在市域铁路领域具有一定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针对线路坡度大、牵引负荷重的山区电气化铁路在开行货车且进行越区供电时,接触网末端电压水平经常低于设计规范要求的最低电压19 kV的要求,很难满足运输组织的需要,以丽江—香格里拉铁路为例,提出了区间移动式串联电容补偿方案,可以提高接触网末端电压水平,保障牵引供电系统越区时的运输要求,且较为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13.
京沪、沪昆线电气化改造的主体工程开通运营后,为了配合部分进度滞后的外部电源工程试验和电气化铁路改造的相关工程施工,在电力机车开行对数不多的情况下,沪昆线上已实施过越区供电.确保了电气化铁路的不间断供电。继铁路第六次提速后,为提高牵引供电系统的应变突发故障能力,对京沪、沪昆线的全部牵引变电所已编制了越区供电方案,现将编制预案的体会进行总结,提出如何解决越区供电中的思路、要点和方法,以供牵引供电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运行方式和发生故障时的特点,提出了传统的接触网上网及越区供电方案的不足,并提出新型的优化方案:接触网上网组合开关柜。最后阐述了新型接触网上网组合开关柜方案在技术、经济、运营等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供电臂或供电区段发生故障时,通过故障测距可以快速查找故障,以便及时排除故障,尽快恢复故障区段的正常运行.现有的故障测距研究主要针对上下行输电线路,无法适用于多股道站场.本文针对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下的多股道站场牵引网提出故障定位方案,对线路较为复杂的站场进行线路分组研究,定位故障股道,利用电流比...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分析了电气化铁路现行越区供电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并介绍了新方案的优越性和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铁路信号供电的可靠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目前铁路信号供电中存在问题的分析,论述了电源内的高次谐波、双电源回路同时停电、单电源回路故障停电对信号系统的影响,介绍了采用交直交电源装置使用效果,为电化区段、非电化区段,单、双回路供电提供可靠电源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全并联AT分段供电方式下基于供电臂的纵差保护方案,该方案可选择性地切除供电臂的故障区段,提高牵引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对大秦线重载区段接触网电气设备烧损问题进行分析,针对烧损原因提出设备改造方案和监测防范措施,有效的防止了重载区段接触网电气设备烧损问题,提高重载区段接触网供电设备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电气化铁路在某一牵引变电所故障状态下,由相邻变电所越区供电的方案。并在电气联接、相位衔接、负荷能力、电压水平、继电保护、操作电源等技术环节上提出了技术可行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