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系杆拱桥的吊杆张拉顺序和施工索力对结构内力以及变形影响较大,为确定合理吊杆张拉方案,保证施工过程中结构内力满足规范要求且分布均匀,避免过大的内力突变,结合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工程实例,提出7种吊杆张拉方案,引入“峰态系数”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不同吊杆张拉方案下结构内力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各方案的优劣。结果表明:各方案的成桥内力和索力相差较小,对施工阶段的桥梁内力影响较大;其中,对称依次张拉方案施工方便,但施工过程中局部位置(如拱脚、拱顶、1/4拱肋)内力变化明显,会出现较大的峰值,影响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安全;对称间隔张拉方案会使结构受力状况改善,内力峰值减小,但整体趋势基本不变;而对称交替张拉方案的结构内力分布均匀,没有较大突变,不会出现明显的峰值,使桥梁施工过程的安全更有保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某主跨三跨钢筋混凝土系杆拱桥为研究对象,采用影响矩阵法对其吊杆张拉控制力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有限元软件MIADS/civil建立空间分析计算模型,得到各施工阶段的优化张拉吊杆力,与原设计进行了比较优化。主要研究了各吊杆力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耦合下,如何通过该方法计算出施工阶段需要张拉的吊杆力值,实现一次性张拉到位,为同类型桥梁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系杆拱桥吊索(或吊杆)力张拉的“一步到位”,避免后期的索力调整,针对滁河特大桥(尼尔森结构体系)的结构特点,以成桥状态下的吊杆力满足设计要求为目标,提出了优化数学模型及迭代算法实现过程,对吊杆张拉控制力进行了优化计算,给出了综合考虑成桥状态满足设计要求的吊杆张拉控制力,成功地进行了滁河特大桥施工过程控制.实践证明,采用优化的吊杆张拉控制力,能够满足该桥施工过程中拱肋、系梁的强度安全和稳定性要求,避免了吊杆多次张拉及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4.
以平顶山市湛河提篮式拱桥为工程实例,根据该提篮式拱桥的结构特点和施工方案,制定出桥梁的施工控制方案,并运用于该桥施工监控实践中。桥梁施工监控结果表明:各施工阶段桥面系应力实测值与计算值基本吻合,桥梁在施工阶段安全可靠;系杆梁与拱肋在吊杆张拉前后的标高变化与理论控制值吻合较好,桥梁线形控制较好;通过吊杆张力测定,全桥吊杆张力分布较为均匀且与理论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
V型刚构连续梁组合钢管混凝土拱桥是一种内外超静定结构,施工过程复杂,随着施工过程结构不断的发生着体系转换。吊杆张拉过程也直接影响吊杆的最终成桥索力和结构的成桥受力状态。通过对年楚河特大桥主桥V型刚构加拱组合结构吊杆施工过程有限元仿真模拟计算,研究了该桥吊杆采用一级张拉和多级张拉对结构变形、受力的影响。考虑该桥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该桥的吊杆张拉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钢管拱桥吊杆张拉过程中主拱会产生扭应力和拉应力的问题,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异形钢管拱桥吊杆分级不对称张拉施工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确定单级张拉力的大小及张拉顺序对控制主拱扭曲应力和拱脚混凝土不出现拉应力有明显效果。以章江大桥吊杆张拉为工程依托,因同组吊杆张拉空间位置重叠,不得不错位张拉,由此在张拉过程中钢管主拱会产生扭曲应力,且拱脚部分区域混凝土可能会产生拉应力,根据建模计算,确定单级张拉力的大小及张拉顺序以控制主拱扭曲应力和拱脚混凝土不出现拉应力,根据单级张拉力的大小再确定分级数。通过优化施工方法并分解施工步骤以达到节约成本,保证安全质量为目的,对章江桥吊杆进行分级不对称张拉施工。该施工方法是一项具有较高技术难度和创新价值的技术工作,通过对特殊复杂结构的分析将施工流程再次分解,以降低施工成本和施工难度,对同类型多次超静定预应力结构施工有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主跨45 m的钢桁架提篮系杆拱桥的三维精细化施工全过程格子梁主梁有限元仿真模型。针对首次采用实心钢拉杆作为拱桥吊杆的系杆拱结构,从三维有限元模型中提取吊杆张拉影响矩阵。通过数显扭力扳手张拉吊杆,结合修正的频率法对吊杆拉力的测试,以及对主梁、拱肋关键截面的应力监测,成功实现了桥梁的体系转换。实测结果表明,桥梁线形、吊杆拉力、主梁及拱肋内力与设计期望值的误差均在设计允许范围内。文章研究方法与所得结论可为同类桥梁的建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自锚式悬索桥吊杆张拉施工是一个重复性的过程,为了减少吊杆张拉的次数,基于优化原理,对某索鞍无预偏自锚式悬索桥吊杆张拉过程建立非线性规划的优化模型,提出考虑几何非线性影响的影响矩阵迭代方法,并采用通用编程软件MATLAB中的优化功能模块进行运算,最后将计算结果写入有限元软件模拟真实施工过程,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9.
为得到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合理吊杆张拉方案,基于常用的张拉方式,提出了5种基本张拉顺序,给出了吊杆张拉方案的合理性准则,结合某钢管混凝土拱桥工程实例,采用MIDAS Civil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11种吊杆张拉方案,探讨了各方案对应的结构受力状况。结果表明:对称依次张拉吊杆施工方便,但易造成构件局部应力过大,影响结构安全,宜从拱脚区向拱顶区对称依次张拉吊杆;对称交替张拉吊杆可使构件应力分布更均匀,利于保证结构安全,宜从四分区或拱脚区开始对称交替张拉吊杆;与单批次吊杆张拉相比,采用多批次吊杆张拉可显著降低构件应力和吊杆张拉控制力,可考虑将对称依次张拉和对称交替张拉相组合的多批次吊杆张拉方案。  相似文献   

10.
梁拱组合体系桥充分发挥梁受弯、拱受压的结构特性及其组合作用,结构受力较为复杂,为使成桥内力及线性符合设计要求,吊杆张拉控制非常重要。为避免多次张拉,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MIDAS CIVIL建立全桥施工阶段模型,据现场实测不断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正。假定吊杆初张力及张拉顺序,进行正装迭代分析,比选吊杆张拉最佳方案。在吊杆张拉过程中利用频率法测量吊杆索力变化,对主梁及拱肋应力应变、主梁及拱肋变形进行同步监测。实践证明,根据优化方案进行吊杆张拉,可以满足拱肋、主梁受力及线性要求,成桥后索力与设计索力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避免了吊杆多次张拉调整。  相似文献   

11.
阐述波浪力对桥梁结构受力的计算理论,引入工程实例,运用计算理论得出实际工程中桥梁结构所受的上托力、侧压力、下压力和水平力,将其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出对工程设计较为实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毛红华  符晖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7):360-364,29,30
在城市轨道交通(轻轨)地面车站,主要是高架车站的结构设计中,分析研究其荷载类型、荷载工况对车站结构计算的安全可靠性意义重大。其中还有有效控制沉降问题。该文分析荷载类型、荷载工况,建立计算模型提出看法,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斜拉桥索力优化理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斜拉桥的索力优化可分为成桥索力的优化和施工索力的优化。而根据所要研究对象所处的不同状态,两者又可细分成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索力优化有各自的特点,运用的思路和方法也有差别。本文简要介绍各种类型索力优化的特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跨座式轻轨钢轨道梁静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庆跨座式单轨交通线路上一钢轨道梁为研究对象,建立空间离散模型,进行静力和动力分析。结果表明,该轨道梁在各个荷载工况下应力水平较低,远远小于屈服强度,轨道梁整体刚度大,具有较好的动力性能,结构设计合理、安全,为此类桥梁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轻盈换挡同步器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步器在汽车换挡过程中可减小换挡冲击和噪声,使换挡平顺。文章以汽车变速器同步换挡力基本方程为出发点,研究了各参数对换挡力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同步器优化设计思路:通过相对简单的结构优化,自发产生同步辅助力,使得在角速度同步初始阶段同步两端角速度差降低,有效减小了换挡力。对优化结构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证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同步器性能。  相似文献   

16.
通过高频脱水筛几何模型及力学模型的建立,得出了任意时刻筛箱整体结构的响应,找出了其易产生共振的频段,为振动筛的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德林 《汽车工程》1993,15(2):79-84
本文研究了制动衬片摩擦性能——热衰退性能、速度和压力相关性对轻型货车鼓式制动器前后制动力之比的影响及其规律。研究表明,前后制动力之比不足一固定值,而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的一个区,从而影响同步附着系数,导致前后轮抱死区的变动;研究表明,摩擦特性受热不稳定而出现的逆衰退和过恢复是影响β的主要原因。本文还讨论了前后制动力之比β的简易计算法与台试实测结果间的差异,提出由制动器台架试验确定β之方法。  相似文献   

18.
CD型钢弦式测力锚杆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电阻应变式测力锚杆、机械式测力锚杆、钢弦式测力锚杆的工作原理,并分别指出了它们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CD型钢弦式测力锚杆的研发过程及其组成结构。实践证明其具有适宜于现场长期观测、便于多点远传和数字化、便于安装、量测结果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以某城市公轨两用双层桥梁为工程背景,建立有限元计算力学模型,利用反应谱法对该模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并归纳分析其静动力特性。分析结果可为同类桥梁抗震分析及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蒋小路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124-127,M0014
结合S32-机场南进场路立交工程实例,采用Midas有限元分析软件和高桩承台计算软件,建立不同立柱高度的高架段模型。分析在E1、E2地震力作用下,采用板式橡胶支座与减隔震支座的墩底内力差异。通过对内力数据的整理判别,分析减隔震支座对地震力作用的削减能力,并判别立柱的高低对其削减能力的影响,最后初步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得出有益于类似工程设计建设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