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介绍了青藏铁路卫生保障工作面临的3个难点严酷的自然环境、地处鼠疫自然疫源地和没有清洁可饮用的水源.提出要做好青藏铁路卫生保障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抓好建立强有力的卫生保障体系、开展高原卫生保障知识培训、搞好参建人员体检和做好习服等4项基础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青藏铁路(格拉段)的通车运营,西藏旅游近年来呈现出空前活跃的局面。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在高原铁路运营安全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高原病及鼠疫防治、健康教育、食品安全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也应该看到,我们的高原卫生保障工作在体系建设、组织保障、执法实践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工作实践中不少基础理论和一些基本问题均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青藏铁路卫生保障创新成果分析,结合工作实践和体会,从寻求高原卫生保障工作的拓展点和延伸点、工作机制的长效性方面做一些初步探求,以期对今后更加深入推进高原铁路卫生保障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青藏铁路施工健康监护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健全青藏铁路施工人员健康监护制度,是贯彻《职业病防治法》,落实《青藏铁路卫生保障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青藏铁路建设点多、线长、面广,施工人员众多,健康监护信息庞大,采用常规的手工管理方法很难满足青藏铁路健康监护信息管理的需要。为此,依据《青藏铁路施工健康监护技术规定》要求和施工单位的实际需要,研究、建立青藏铁路健康监护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对监护信息进行收集、存储、汇总统计、报告、维护和共享,实现信息处理的高速高效大容量,为提高青藏铁路施工人员卫生保障信息管理工作效率提供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青藏铁路运营期卫生保障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原气候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青藏高原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特点,饮用水资源供给状况,青藏铁路运营管理模式四个方面,分析青藏铁路运营期卫生保障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卫生保障工作要达到急性高原病零死亡的目标,必须贯彻以人为本,以管理为中心,设备为基础,环境为条件的总体思路,建立适应青藏铁路运营特点的高原病医疗急救体系和预防监控体系,同时还要有设备、组织管理、规章制度、环境卫生等作为保障;提出青藏铁路客车供氧可采取以富氧膜分离制氧,在旅客座位上方设置氧气面罩或吸氧管,客车上设置密封性能好的增压包厢等三种方式,并分析高原客车新风方案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青藏铁路卫生保障确定“以人为本”,卫生保障先行,制定切实可行的卫生保障措施。为确保常年工作在海拔4000m以上的铁路员工身体健康,卫生保障是一个新课题。卫生保障工作主要保障铁路畅通和广大旅客、职工家属的身心健康,具体体现在高原环境下的鼠疫防治、站车食品安全和饮水安全、高原病防治、劳动保护、固体废弃物及污水的处理等方面制订了落实措施,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运营期卫生保障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高原气候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青藏高原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特点,饮用水资源供给状况,青藏铁路运营管理模式四个方面,分析青藏铁路运营期卫生保障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卫生保障工作要达到急性高原病零死亡的目标,必须贯彻以人为本,以管理为中心,设备为基础,环境为条件的总体思路,建立适应青藏铁路运营特点的高原病医疗急救体系和预防监控体系,同时还要有设备、组织管理、规章制度、环境卫生等作为保障;提出青藏铁路客车供氧可采取以富氧膜分离制氧,在旅客座位上方设置氧气面罩或吸氧管,客车上设置密封性能好的增压包厢等三种方式,并分析高原客车新风方案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要闻     
《中国铁路》2006,(8):74-75
做好青藏铁路卫生保障工作确保旅客和职工身体健康为保障广大旅客和铁路职工的身体健康,铁道部、卫生部近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青藏铁路卫生保障工作,有效预防旅客和铁路职工发生高原病,及时救治患病人员,防止传染病在铁路传播。  相似文献   

8.
青海已投入4800多万元用于青藏铁路卫生保障工作 青藏铁路通车运营两年多来,青海省投入4800多万元用于高原铁路卫生保障工作,实现了“职工高原病零死亡、鼠疫零传播、患病旅客得到及时救治”的卫生保障目标。结合青藏铁路在高原运营的特点.该省严格实施进出藏旅客《健康申报卡》制度,劝阻不适宜高原旅行的旅客下车。此外,在车站和列车上配备了相应的医疗设施和应急预案。为了确保患病旅客得到最及时的医疗救助.列车还专门设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协调机构。  相似文献   

9.
围绕青藏铁路运营期在保证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的稳定、安全、可靠,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完善卫生保障体系保持"高原病零死亡、鼠疫零传播"等方面工作展开论述。重点介绍多年冻土区路基运营维护技术、运营期环境保护技术、运营期卫生保障体系等运营管理的主要研究成果、关键技术和应用效果,总结高原铁路运营维护管理体系在运营安全及管理,移动、固定设备维护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效果。青藏铁路运营维护暂无可借鉴的高原铁路维护管理经验,在运营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完善高寒高原铁路维护体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赵恩金 《中国铁路》2002,(12):42-46
系统阐述青藏高原环境特征以及青藏铁路建设期间面临的高原劳动卫生、劳动保护、心理卫生、高原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预防、救治等问题,并结合卫生部、铁道部的有关要求,高原医学专家的建议和已有的实践经验,提出做好青藏铁路建设期间卫生保障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进行铁路机务设备工作状态管理,降低维修成本,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设备健康管理(EHM,Equipment Health Management)理念的铁路机务设备大数据健康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层次分析法、自回归(AR,Autoregressive)模型、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模型,实现了铁路机务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测、健康趋势预测分析(准确率到达96.2%)、故障预测分析(准确率到达99.08%)、风险评估预警等功能。系统的运用有效的降低铁路机务设备维修成本,为铁路机务设备的信息化健康管理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2.
铁路安全检测网主要由铁路沿线安全检测设备及其通信网络组成,为实现对该网络及其设备的管理配置和维护,我们在该网络中设置了嵌入式SNMP网管代理,使上层的综合网管系统通过网管接口就可以对现场网络的设备进行管理.研究并提出一种基于AT91RM9200微处理器以及Linux操作系统的嵌入式SNMP网管代理,针对铁路安全检测网的实际应用要求,实现对其中安全检测设备的远程管理配置和维护.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作为互联网的进一步延伸,在现场大量部署监测控制设备或边缘计算节点,使得网络信息安全边界越发模糊,也对铁路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安全防护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总结铁路物联网业务应用的安全特点,从设备、网络、数据和应用的维度分析铁路物联网的安全挑战,提出构建铁路物联网安全参考框架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安全对策,探讨保障铁路物联网安全的新技术。文章对铁路物联网系统安全开展的研究,可为完善和提升铁路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铁路变配电所视频监控系统、在线监测系统等多种辅助生产系统互相独立,缺乏信息交互和统一管理平台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架构的铁路变配电所辅助综合监控系统。该系统利用统一的管理平台和标准接口将视频、安防、在线监测等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实现自动巡检、信息共享、告警联动等功能。实践证明,辅助监控系统打破了各子系统“信息孤岛”的现象,提升了变配电所运营维护管理效率,降低了运维人员的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15.
铁路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建立了三维结构的铁路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分别从技术要素、管理要素和信息安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对铁路信息安全风险进行深刻剖析.技术因素主要分为环境安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与应用安全;管理因素主要分为人员、机构和制度;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从规划、设计、实施、运维到废弃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针对技术因素的各个方面,都从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三个层次的纵深防御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本文对于有效降低铁路信息安全风险,提高铁路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障铁路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持续、稳定运行有着积极的推动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铁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内外网络安全形势逐渐严峻,铁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相关问题也日益倍增。为解决铁路网络安全工作不统一、不规范的问题,研究了铁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管理系统。结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的标准要求,对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和架构设计。结合铁路特有的业务走向和管理流程,制定了备案、整改、测评流程,设计了工作台、台账管理、定级备案、测评管理、整改规划、监督检查、知识库、统计分析等多项功能。完善了铁路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在开展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方面为铁路相关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借鉴国内外信息系统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结合铁路行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治理体系要求,从安全管理保障、安全技术保障和安全运维保障3个层面,建立铁路信息系统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开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检查评估方法研究。该研究可为从事铁路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维护人员开展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安全自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对铁路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建设,科学应对网络安全突出问题,不断加强网络安全治理能力建设。在全社会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的新形势下,铁路企业积极构建网络安全纵深防御体系,全面收敛网络暴露面,大力加强网络安全监管,持续打造网络安全专业团队,多措并举提升铁路网络安全治理能力。在铁路改革发展新阶段,建设智能铁路、高度集中的大型数据中心、高度复杂的铁路信息网络,加大了铁路网络安全防控难度。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从系统性、整体性角度进行统筹考虑,研究提出加强铁路网络安全管理、提升铁路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的若干策略,主要包括: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制度机制体系完善、责任制落实,坚持分级分类、分区分域、纵深防御、重点突出,强化主动收敛暴露面、主动防护、实时全面态势感知、智能监测预警,加强应急演练、攻防对抗演练,注重技术储备、经验积累和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既有铁路公安无线通信系统及主要功能,总结铁路公安无线通信主要业务需求,分析确定铁路公安无线通信系统方案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了3种新型铁路公安无线通信系统备选技术方案,推荐铁路公安无线通信系统采用350 MHz的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制式.研究结论可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铁路局集团公司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简称:铁路局客票系统)存在难以全面把控网络安全态势的问题,从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态势评估与预测及态势感知可视化3个角度,研究铁路局客票系统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提出适合我国铁路局客票系统安全保护场景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可视化方法,可为铁路局客票系统的安全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