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路供水的特点是点多线长,新开凿管井投资高达50~60万元左右,因此,延长管井使用寿命,节约新建投资,提高经济效益是当前的重要问题。而管井的施工质量及运行维护管理的正确与否将影响其寿命。总结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如填砾厚度、填砾粒径的均匀性、填砾层施工方法、滤水管制作等,并对管井运行维护管理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
延长管井寿命的探讨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环工处蒋文明1延长管井寿命的意义在我国的许多地区以取地下水为水源,随着开采量的增加,浅层地下水逐渐减少,进而发展到以开采深层地下水为主。汲取深层地下水最理想的构筑物就是管井,目前全国管井的数量已经很多。一座管井的...  相似文献   

3.
在水源井应用过程中发现部分水井井管有“长高”现象,引起井台隆起,甚至造成了扬水管撅断等设备损坏情况。这主要是地下水过量开采、地面下沉引起的,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和地下水回灌是解决地面下沉的基本办法。在地面沉降较大地区,管井设计、施工时应考虑地面下沉造成的井管上升对管井的影响,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对在用管井,采取及时截断长高部分的井管、对井台合理改造以使其适应井管长高也是较好的被动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4.
地下过街通道管井降水施工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文地质调查和现场降水试验,提出了适用于无隔水层而引起滞水存赋的强透水地层中开挖浅埋地下结构的“大管井群降,小管井辅助”的降水方案。分析了该方案在沈阳市文安路地下过街通道施工中的应用过程及其降水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渗水系数较高的强透水圆砾地层,采用该方案可有效地解决高水位的问题,满足通道开挖支护无水作业的要求;除局部地表出现较大的沉降变形外,对周围建筑物未造成明显的影响。该方案可对类似浅埋地下结构的降水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盾构隧道施工中,盾构穿越地表建构筑物通常是施工过程中的重大风险源,尤其是在复合地层中的盾构施工。面对圆砾泥岩的复合地层盾构掘进,从盾构选型、施工参数控制等方面总结了复合地层盾构下穿建构筑物风险控制。同时对复合地层中盾构穿越圆砾泥岩段的掘进参数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着眼于盾构穿越泥岩层的施工控制,提出了圆砾泥岩复合地层盾构施工的风险控制手段,保障了盾构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粉质砂土地层暗挖隧道,决不可盲目冒进。通过地表动态管井降水配合小导管注浆作为超前支护;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7.
粉质砂土地层暗挖隧道,决不可盲目冒进。通过地表动态管井降水配合小导管注浆作为超前支护;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8.
南宁地铁一号线土建五标盾构区间地层以圆砾为主,多次发生刀盘被困及螺旋输送机被卡的现象。在盾构机脱困过程中多次出现沉降过大,甚至产生塌方风险。为解决上述问题,经反复研究、实践,通过向盾构机土仓内添加一定比例的渣土改良溶液,起到增加渣土细颗粒,悬浮圆砾的作用,同时也可防止圆砾大量堆积在土仓内,造成刀盘被困或螺旋输送机被卡。配合渣土改良优化掘进控制技术,解决了盾构机在圆砾地层掘进过程中的诸多难题。  相似文献   

9.
红埠寺工业园区诸多生产企业所产生的废水、废液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而流入地势低洼的东墩村附近洼坑中,经坑中的岩溶通道直接汇入此地区的地下水系,导致红埠寺铁路站区7眼管井的源水遭到污染。笔者以红埠寺水源地污染为例,分析了岩溶地质结构水源污染的原因,并从中探求此类地质结构地区防止水源污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水源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藏铁路所经高原多年冻土区 5 5 0余km ,该地区多属无人区 ,尚无任何可借鉴的水源设计经验。结合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水文地质特性 ,探讨各种水源设计方案 ,并详细介绍利用管井取冻土层下水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天津铁路水电段运行管井 6 6眼 ,大部分扬水管使用普通钢管 ,存在严重的锈蚀问题。为解决此问题 ,于 2 0 0 2年起 ,利用大修项目 ,对 10眼管井的扬水管进行了更新 ,采用了 2种钢塑复合管进行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新技术后 ,每年可节省维修费约 4万元 ,并改善了水质  相似文献   

12.
管井是我国北方地区攫取深层地下水的主要形式,作为供水水源在铁路上更是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但由于执行以人工为主的巡视、检修、养护等运营管理模式,对设备运营状态已不能实时掌握,导致了人员效率低下、故障率高等诸多弊端。经过实际调查、研究,提出了管井自动化管理的设想并付诸了实施,从而实现了车站供水的无人值守,取得了良好的安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结合南宁地铁1号线火朝区间和朝新区间盾构隧道施工情况,对圆砾泥岩复合地层中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施工控制技术进行探讨。明确在此类地层中盾构掘进施工面临的问题,包括盾构掘进功效不佳、掘进面稳定性难以控制和施工对地表沉降及周边环境影响大,继而从掘进参数优化、渣土改良优化、壁后注浆优化、建筑物保护等方面提出土压平衡盾构穿越圆砾泥岩复合地层的成套掘进施工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4.
京九线永丰营车站用粉喷桩加固地基的施工中,地层较为复杂,在不同的土层中遇到了不同的问题,文章对在回填土层、砾(卵)石层、粘土岩及薄煤层中所遇到的比较典型的问题及所采取的对策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京九铁路毫州站管井设计与施工情况阐述了地下水管井设计与施工中应注意事项,并对地下水管井的使用与维护作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6.
以某城市富水砂层中新建暗挖法隧道密贴下穿既有车站工程项目为背景,分析了富水砂层中密贴下穿既有车站的关键技术,对几种可行的地层预加固方案进行了分析比选。工程实践表明,首次在富水地层密贴下穿工程中采用的水平M J S工法(全方位高压喷射工法)加固技术,可有效提高土体自稳能力、隔断承压水,减少对既有车站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沈阳地铁某区间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夹层地质条件下管井井点降水方案,阐述施工降水的设计及工况分析,并对管井井点降水的施工要点和使用过程中的运行维护进行了说明。同时,根据降水效果对该区间降水工程设计作简要分析,介绍管井井点降水在城市地铁夹层地质施工中的应用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8.
大断面富水复合地层铁路隧道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干庆隧道穿越复合地层。复合地层以饱和粉质黏土为主,间夹粉细砂或砂类土、圆砾类土及半胶结状砂层,组成无规律,结合性能弱,黏聚力低,自稳能力极差,可借鉴成功经验少,施工难度大。为解决施工遇到的技术难题,以干庆隧道为研究背景,通过分析施工影响因素,提出解决措施。为解决富水地层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采用地表大口径深井群井降低地下水位技术、超前短距离管棚快速预注浆预加固围岩。为解决大断面及复合地层施工中的安全风险,加快施工进度,采用多台阶划小施工单元进行开挖、旋喷桩加固拱脚及液压破碎锤精准开挖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措施后,该隧道安全快速地通过了富水、复合围岩软弱地层,平均月进尺达30 m,最高达42 m,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地道桥施工中轻型井点与管井井点降水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哈—齐线上平交改立交的某座地道桥的施工中,出现流砂涌出和梁的支点下沉等病害,文章较详细地介绍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和管井井点降水方法来解决复杂地层的降水问题,其施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大直径超前管幕施工沉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站从既有运营地铁下穿过,运营地铁对沉降有严格要求,为安全顺利修建崇文门站,特进行大直径超前管幕施工沉降试验研究。 研究方法:为研究施工引起的沉降变化情况,采取了实验的方法;具体实验时,管幕采用与施工方案完全一样的实物,选取了地质情况相似的地层,管幕顶进采用水平液压干取土螺旋钻机,长支架水平导向,管幕采用的是直径600mm管棚组合,工字钢咬合,实验前已进行了理论计算,以便实验后进行实际对比。 研究结果:施工方案中提出了大直径超前管幕支护措施,用以控制地层变位。实验过程顺利,测试到了管幕施作对土层的影响,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 研究结论:实验验证了大直径管幕施工对周围上体影响较小,实际测试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较接近,大直径管幕超前支护措施可以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