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消磁站在现代舰船及海战当中作用的基础上,介绍了车载式消磁站的意义和前景,通过分析其原理,对其消磁能力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归纳,为该类型消磁站的更广泛应用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金海 《船电技术》1995,(3):40-42
消磁系统的功能就是借助于装置在舰船内的线圈通过电流产生的磁场来补偿舰船所造成的地磁场的畸变。消磁系统应能根据舰船的航态(航向、横倾、纵倾)和海域位置的变化产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补偿磁场。然而,随着现代化水雷灵敏度的提高,必须不断地改进消磁系统的效能。  相似文献   

3.
从现有消磁电流的通电制式出发,通过求解数理方程,提出了利用小阶跃叠加法分析和计算过渡过程磁化作用的新方法,理论上定量分析研究了不同制式的消磁电流对铁磁物质的磁化效果.设计的可控电源系统实现了输出电流各种参数的可调,实验验证了过渡过程不同的电流的消磁效果和结果磁场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消磁电源能量足够的条件下,过渡过程的长短对消磁效果和结果磁场稳定性的影响微不足道.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国内外舰船消磁系统传统设计方法利弊的基础上,阐述了数学物理模拟新方法的设计特点。基于系统原理的分析、船磁和消磁绕组磁场对衡补偿的计算,提出优化设计计算的概念。根据舰船消磁系统的发展动态,论述了未来先进消磁系统的设计要点及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消磁绕组磁场的数学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实现分布式消磁系统绕组重构。试验验证了在已知消磁绕组布置位置和区段数的情况下,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消磁绕组重构技术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利用剩余完好的绕组良好的补偿舰船的磁场值,维持磁场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毕奥—沙伐定律和铁磁理论,结合舰载消磁绕组敷设状态,分析通电消磁绕组产生的磁场特性,研究消磁绕组的通电电流及其与钢板的距离对钢板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通电绕组产生的磁场随距离的减小而递增,随电流的变大而直线增大,且存在两个临界值:电流Ic和距离Dc,一旦绕组电流或与钢板的距离超过临界值,其产生的磁场将超过钢板矫顽力,导致船体钢板固定磁化。另外,结合工程实践情况,对消磁绕组磁场的不同简化方法进行对比,发现各误差均不大于0.2%,即可以将绕组等效成无限长的直通电导线,以快速计算判断其磁场大小。  相似文献   

7.
王孟莲  杨俊飞  刘擘 《船电技术》2006,26(Z1):48-50
本文针对现役消磁船提出了联合消磁同步控制的改造方案,结合原船消磁控制系统进行控制网络的扩展,从而扩展消磁船队的消磁能力,以满足大型舰船的消磁需求。本方案关键在于解决联合消磁时的同步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消磁站主消磁控制系统的研制方案。该系统使用了数字化技术及PROFIBUS-DP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连接技术,实现了系统网络化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抗干扰性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9.
为确保消磁系统技术指标的实现必须保证系统实时性和同步性.本文介绍了一种含时间向量的数据信息传输与处理的CAN总线项层标准框架,本协议应用于分布式消磁系统,能够确保各分区消磁绕组所产生的磁场同步性;分析了消磁系统响应延时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措施能够确保消磁系统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舰船消磁技术的典型作用,分析了水雷磁引信技术的发展概况,针对水雷磁引信的工作原理探讨了消磁技术对舰船磁场特征的影响效果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铁磁理论为基础,视舰船为一等效的旋转椭球体、采用物理模拟与数字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舰船磁场和消磁绕组磁场的数字物理模型。从而可动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系统优化设计计算,全面提高舰船消磁系统的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型消磁电源系统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船磁场的存在威胁其生存,为了提高舰船的隐身性能,必须对其进行消磁。作为消磁系统核心的消磁电源功率非常高,操作必须十分小心谨慎,否则可能带来重大损失。利用模拟系统来培训消磁电源操作人员比较方便,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培训成本。论文介绍了一种新型消磁电源模拟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利用实时测量的舰艇内部磁场值推算出外部目标磁场值,然后用外部目标磁场值来决策消磁绕组电流就是所谓的闭环消磁。本文推导了用于低磁钢舰艇闭环消磁的船外磁场推算的表达式,利用具有解析解的均匀磁化实心铁质球体的感应磁场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推算数据与理论值几乎完全吻合。在仿真数据中加入高斯白噪声后,推算数据与理论值依然吻...  相似文献   

14.
张镜照  刘凯  于海宁 《船电技术》2006,26(Z1):21-27
本文通过对舰船消磁系统和设备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叙述了舰船消磁系统和设备的技术水平随科学技术发展的所取得的每一次进步,并结合现阶段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用户的消磁需求介绍了消磁系统和设备技术发展的几个方向.  相似文献   

15.
舰船消磁控制设备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要论述舰船消磁系统控制原理,并综合介绍舰船消磁控制设备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舰船适用的最佳消磁控制方式和消磁控制新技术的研究方向。认为潜艇和大型水面舰艇适合选用地磁解算方式,猎扫雷舰适合选用三分量传感器方式,中小型舰船既可选用混合式(可进行摇摆运动抗干扰调整),也可单独选用地磁解算式。消磁控制设备应实现多信号融合、标准化、可扩展、可裁减和控制电源数量可设定等功能,重点加强分布式消磁系统、消磁系统智能监控和闭环消磁控制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低磁钢舰艇消磁系统绕组安匝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低磁钢舰艇船体低磁、消磁系统绕组多区段设计及某消磁站行车测磁等特点,总结了低磁钢舰艇进行绕组安匝调整的一般步骤,分析了低磁钢舰艇绕组安匝调整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实船调整结果表明,利用所编制的安匝量计算软件能快速给出安匝调整方案,根据该方案进行调整能将结果磁场补偿到要求范围之内,从而节约了大量时间,并发挥了低磁钢舰艇磁性防护性能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直通式消磁法对舰船燃油安全性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消磁方法的发展及直通式消磁方法,直通式消磁方法所涉及到的安全性问题,对舰船燃油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试验结果证明运用直通式消磁方法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根据A、B二型小型快艇的船模及实验试验情况,阐述了小型快艇消磁横向水平绕组上支线在与垂向、纵向绕组处于同一坐标位置时,通电后在舷下、舷外点产生的绕组磁场均能较好地补偿舰船磁场Ziy分量。此定位方法不仅可减少设计工作量,又可节约成本,减轻施工强度。实践证明,此方法对于小型快艇来说,无论从消磁质量方面还是从经济方面来看,都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某消磁船发电机消磁系统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还芳  陈方亮  黎波 《船电技术》2006,26(Z1):28-34
本文针对某型消磁船,建立了直流发电机消磁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在建模基础上,根据消磁系统的实际工况要求,利用PID双闭环控制理论对直流发电机消磁控制系统的控制结构及参数进行了分析设计.后来的实船应用结果也验证了此控制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林春平 《船舶》2005,(5):33-34,57
文章对消磁船消磁、电力推进控制系统的自动开关电磁闭锁,从电路设计和PLC软件编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优化设计.电磁闭锁其功能涵盖了控制系统故障诊断和故障处理,从而提高了舰船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