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网地区航道网技术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过去区域航道网技术评价体系进行初步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多个市域航道网规划实践,基于对区域航道网规划特点及技术评价特性分析,借鉴公路的成熟做法,提出区域航道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并以苏州、无锡、常州市航道作为水网地区实例,进行江苏省水网地区规划航道网技术评价与分析比较,进而提出各技术评价指标建议值。  相似文献   

2.
阐述长三角地区内河航道网交通量连续式观测点和间歇式观测点的布设原则;在分析对观测点布局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提出内河航道交通量观测点布设方案的一种多目标、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应用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对江苏省内河航道网交通量观测点布设方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航道网规划方案优选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航道网特点和航道网规划目的,总结出航道网规划的目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理想方案,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建立航道网规划方案优选模型.该优选模型理解方便、使用简单,为航道网规划和优化提供科学、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葛新兴 《水运工程》2013,(3):144-147
航道是航运发展的基本条件,航道规划方案评价涉及的指标非常多,属于多指标综合评价。通过对层次方法、指标体系、权重、评价标准进行分析,选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具有定量性和离散性,使决策和评价过程变得简便易行,能够为航道规划提供一种合理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5.
交通部组织开展的<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完成.按照<规划>,到201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将基本建成"三纵三横三线"高等级航道网.  相似文献   

6.
柴田  熊振南 《水运工程》2011,(4):108-113
航道设计方案在优选过程中涉及到的因素很多,从通航安全角度对设计方案的优劣进行比选,应用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基于模拟器的AHP-Fuzzy综合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到天津临港产业区航道规划设计方案优选中,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为评价航道设计方案的优劣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航道维护工作并对不同区域航道维护进程进行适当评判,构建一个内河航道维护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确定权重,同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建立模型,以京杭运河苏北段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评价内河航道维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航道环境危险度评价问题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航道环境危险度评价方法。首先建立了航道环境危险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危险度等级对评价指标进行了等级划分。然后利用区间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航道环境危险度评价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结合区间数理论建立了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的航道环境危险度评价模型。最后对青岛港附近水域5个航道的环境危险度进行了评价,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罗雄  方建章 《水运工程》2018,(8):219-224
针对航道治理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识别及指标体系建立问题,对长江干线"十三五"航道治理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成果进行分析研究,采用系统分析、生态因子识别、生态影响判别等方法,得出规划要素与资源、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环境目标提出评价指标体系,可为航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09,(4):240-240
江苏省第一个县(市)级内河干线航道岸线综合利用《张家港市内河干线航道岸线利用规划》于2009年7月3日通过了张家港市人民政府的审批。该规划依据张家港市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内河干线航道网规划,结合该市产业结构布局现状及发展对内河岸线的依赖程度和辐射范围以及航道沿线城镇建设对岸线的需求,确定了规划范围为232.53km“八纵八横”主干线航道的岸线和即将实施建设的走马塘航道岸线,规划年限为2010~2025年。  相似文献   

11.
针对长江干支流跨区域大型航道网联通性评价指标缺乏的问题,采用分大区段、选主要指标的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将长江干支流航道网分成7个区段,并将成网当量等级航道密度和成网等级航道联通度作为评价主指标,对长江干支流航道网的联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不仅能够客观、合理反映出大型航道网的技术特点,且兼具部分经济评价的功能,实现了对长江干支流航道网联通性的快速评价,有效解决了大型航道网联通性评价指标的选择问题,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12.
陈媛  张凌  张旭 《水运工程》2013,(4):117-121
内河航道岸线综合利用规划是涉及内河航道两岸港口、产业、综合交通、城市发展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综合性规划.针对水网地区内河航道布局特点,提出内河航道岸线功能的分类方法、岸线综合利用规划的思路和原则,以及各类岸线的控制要求.最后以昆山市内河航道网岸线综合利用规划为例,对水网地区内河航道岸线综合利用规划的方法进行了阐述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客观、定量评价不同航道引航环境风险状况,并确定其风险等级,以航道通航环境为评价主体,增添反映被引船舶状况的客观量化指标,构建航道引航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熵权物元模型对其进行评价。根据待评价航道引航环境的风险特征和评价需求,使用Visual C++6.0开发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风险评价软件,为引航作业和海事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在实例验证中,选取长江江苏段某4段航道,根据航道引航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其指标客观量化值,通过熵权物元模型处理得到其引航环境的风险等级。为对客观量化的评价结果进行检验,邀请20位引航员根据定性的评价标准确定4段航道的指标主观定性分数,通过风险评价软件对4段航道的引航环境风险状况进行重新评价,对比分析定性与定量评价的结果,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和软件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顺应长江黄金水道经济带建设发展,本文主要介绍长江航道综合码头的建设背景、布局规划,结合长江航道综合码头的实际建设情况及建设效果,综合评价长江航道综合码头的规划执行情况,为提升长江航道综合码头服务能力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梁晋 《中国水运》2006,(9):47-47
在能源供应紧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水上运输的优势地位将更为突出。目前,“十一五”规划已制定京杭运河盈内河航道网升级改造.内河水运进人了新一轮发展黄金期,受城市布局、航道条件(桥梁、弯道)及枯岸景观要求等限制.京杭运河实际可供用于港口开发利用的岸线并不多,因此.要充分发挥新运河及长三角地区内河航道网资源优势,实现以水兴航、以靛兴港、“港兴城.需要改变以往单一规划内河航道.港口码头没有同步规划的模式,借鉴国内外发展港口经济的成功经验,刨新理念、统筹布局、科学规划。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完善内河交通工程学,弥补航道网规划、航道升级改造理论依据不足的缺陷,结合京杭运河施桥船闸多年的实际运行资料,应用数理统计原理,提出了内河航道设计小时交通量的概念,研究了航道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讨论了设计小时时位的稳定性,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研究表明:内河航道设计小时交通量取第200位最高小时流量最为稳定,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在0.14~0.19之间。  相似文献   

17.
实施京杭运河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对沟通我国南北黄金水道,提高京杭运河整体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实现《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建设目标,完善我国内河航道网及长三角地区的航道网体系具有重要作用。该项目的建设将与杭甬运河、钱塘江中上游航道对接,组成了浙江省内河主干网,进而实现“通江达海”,对完善沿海港口的集疏运体系,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该项目将结合“二轮治太”和文物保护,有利于浙北地区的水环境改善和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实施。  相似文献   

18.
《珠江水运》2005,(7):1-1
交通部组织开展的<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完成,这是珠江航运发展史上最高标准的区域战略规划,标志着珠江三角洲内河航道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也是珠江航运实现新跨越的开始.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干线航道网建设规划研究的方法和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家伟 《水运工程》2001,(12):27-31
介绍江苏省干线航道网建设规划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程序、方法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0.
以舟山水域航道环境的危险度作为评价对象,设定各评价指标危险度的量化评价标准,应用模糊数学理论中的模糊变换原理和模糊识别方法建立舟山水域航道环境危险度综合评价模型、方法和步骤,实现舟山水域内各航道危险度的评价。分析和确定航道环境各指标因素对航道内船舶航行安全影响的危险程度,为舟山海区规划建设及航道环境改善、航道交通管理和控制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