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提出了组连“八八舰队”这一独特的海上作战单位。“八八舰队”不仅是一支由多艘水面舰艇临时组成的海上编队,而且是基本保持固定的一种常设编制一由8艘驱逐舰和8架舰载直升机组成的一个高机动作战单位,具有较强的反潜、反舰及防空能力。冷战期间日美签订的《日美安保务约》确定日本的主要任务是阻止苏联海军南下进入太平洋及保卫1000海里海上交通线的安全,后者更是关系到日本生死存亡的重中之重,但长达1000海里的距离对于日本的岸基航空兵来说,远远超出了其作战半径,使得远离日本本土1000海里的日本“八八舰队”在进行海上作战时将无法得到空中支援,只能依靠各舰自身的防空武器来担负对空防御。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海战场,舰载直升机除担负反潜作战任务外,还正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执行反舰作战任务,有些国家海军甚至开始将反舰作战作为舰载直升机的首要任务。现代水面舰艇除可利用舰载直升机在战区进行前出隐蔽侦察、指示目标及为超视距导弹攻击进行中继制导外,还可用舰栽直升机挂载空舰导弹对目标实施直接攻击,从而有效扩大对海上目标的作战距离。局部战争表明,具有反舰作战能力的舰载直升机已被视为大中型水面舰艇在近岸水域攻击小型作战快艇的最有效装备,甚至是小型战斗舰艇的克星。有鉴于此,我们应当对舰载直升机的反舰作战予以充分重视,本文试对当前中国海军舰栽直升机的反舰作战能力加以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驱护舰及舰载直升机基于作战运用的设计研发水平,理清相关战术运用原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外驱逐舰、护卫舰和舰载直升机装备的发展及其作战使用情况出发,分析相关装备在特定背景下的运用方式和作战能力核心需求,提出驱护舰及舰载直升机在当前和后续一段时期内的编组作战样式。同时,着眼现实状况与能力预期之间的差距,对驱护舰的未来重点发展方向进行分析。通过研究,提出舰机一体融合设计和舰机作战体系构建等观点,可为把握战场主动权和在战争中获得优势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改进167舰     
“深圳”舰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6000吨级的大型导弹驱逐舰,自从服役以来,深受广大军事爱好者的关注。它作为我国海军未来大型舰只的铺路石,对海军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现阶段“深圳”舰的武器系统与其6000多吨的吨位还有些不相称,这不仅影响其应有作战能力的充分发挥,还将对海军的整体作战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笔者提出了以下改进方案,这个方案完全是笔者根据我国现行的技术水平及可实现条件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5.
张永生  肖雪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6):42-44,59
针对驱护舰艇舰空导弹对空防御作战方式,综合考虑舰空导弹的有效射程、指挥控制能力、突防能力和目标特性等方面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各因素权重系数的评估模型,计算得出了各因素权重系数,并经过检验证明其权重系数具有合理性。最后本文运用指数法建立舰空导弹作战能力的计算模型,可为进一步评估武器系统作战能力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海洋”号是目前世界上最新的两栖直升机母舰,也是英国海军第一艘按照用途、预算于1999年建成入役的新型战舰。目前,该舰已奉命驶入海湾地区,预计将参与美攻伊作战行动。该舰在采办、研制、设计和作战能力等方面,都有许多独到的创新研制特色,值得我们重视关注。  相似文献   

7.
“不惧”级是前苏联研制的第四代导弹护卫舰,最初人们将其划入“克里瓦克”级护卫舰系列,认为是该级舰的改进型,但后来发现其完全是一种全新设计的新型导弹护卫舰,无论在舰体设计、舰载武器、电子设备上都较“克里瓦克”级有了很大的提高,作战能力更是“克里瓦克”级无法比拟的。该级舰的设计目的是用来替换数量众多的“克里瓦克”级导弹护卫舰。但是,由于1991年苏联解体,该级舰的建造计划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以至于原定首批建造3艘的计划在完成首舰“不惧”号后就停止了后续舰的建造,因此“不惧”号成为了俄罗斯目前唯一一艘现代化导弹护卫舰。  相似文献   

8.
在其它宙斯盾项目采办代理商合作下,正在迅速将市购品产品和标准综合进军舰上的各种舰载系统中。这一工作的关键是了解如何在不影响舰艇的作战能力情况下,利用市购品和标准,介绍将市购品综合到宙斯盾舰上的部分系统。  相似文献   

9.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及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海军的整体面貌和作战能力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的这十多年间,几型国内自行研制的新一代驱、护舰更是让中国海军主战舰艇的整体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这其中,“旅洋”级多用途驱逐舰在整体技术水平、吨位、作战能力、自动化程度及协同作战能力等方面都明显超过上一代“旅沪”级,达到或接近了国外同类舰艇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海军第三代“江凯”级护卫舰首舰采用了全新的舰体设计,相对于“江卫”级具有更大的排水量和远洋航行作战能力,但其舰载武器和雷达电子设备的选型却和“江卫”级没有特别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军航空兵是中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空军和人民海军相继组建,结束了中国长期有海无防的历史。1952年9月6日,作为人民海军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军航空兵成立。从此,中国海军航空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一支重要的海空作战力量,并在与美蒋海空军的作战中发展壮大起来。如今,面貌一新的海军航空兵已具备了远程巡逻、反舰、制空、电子战及空中加油等现代作战能力,时刻保卫着我国领海领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作战系统的研制质量对舰的作战能力有重要影响。其中,设计质量至关重要。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是怎样提高设计质量,本文讨论作战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主要方面,并认为开发研制手段是提高好作战系统设计和研制的关键途径之一。由此引伸了在作战系统设计、陆上对接联调试验,以及系统装舰系泊和航行试验中,研制了手段的开发与运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舰载作战系统武器打击通道的作战流程,分析武器通道中传感器视界、打击武器射界和时延性能等参数,提出一种考虑装舰约束条件和各系统设备战技指标匹配性的武器通道作战能力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综合权衡武器通道传感器、指控系统和火力打击设备战技指标在实际装舰条件下的能力匹配性与战技指标的下降程度,将该武器通道的作战能力揉合成几个主要的战技指标,建立效用指数模型对指标进行归一化,最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该武器通道的作战能力进行量化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在装舰约束条件下,防空反导作战武器通道反应时间、杀伤区域和系统多目标能力的匹配性对武器通道的作战能力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CEC(协同作战能力)系统的组成、功能及“标准6”舰空导弹的基本特点和主要性能指标。分析了在CEC系统支持下,“标准6”舰空导弹的作战流程及作用。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某舰探测仪装舰后振动问题的初步分析,并指出提高设备的装舰适应性,特别是开展设备抗振性能的研究,是提高装舰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舰船作战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军水面舰艇的发展发生了极大变化,曾经称霸大洋3个多世纪的战列舰被舰空母舰所取代,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导弹武器的出现不仅改变了现代海战的作战样式,对各型水面舰艇的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现代水面舰艇的作战能力。尤应指出的是,二战中处于从属地位的驱逐舰和护卫舰也从后台走向了前台,一艘排水量不到万吨的驱逐舰装备了先进的现代雷达电子设备以及防空、反舰、反潜等新式导弹武器后,综合作战能力就要比二战中拥有大口径舰炮和厚重装甲、排水量达数万吨的战列舰高出数倍,即使一些只有几千吨的护卫舰也具备了挑战大型舰艇的能力。同时,由于具备了多用途性,一艘驱逐舰或护卫舰可以同时担负多种不同的作战任务,不仅减少了舰队对各型不同功能舰只的保有量,提高海上编队的作战灵活性和机动性,还大幅减少了装备使用、维护的费用。由于驱护舰有良好的性价比,因此战后不仅中、小国家将发展多用途驱护舰作为首选,就是像美、苏那样的海军超强也同样发展了众多驱护舰作为大型舰艇的补充。  相似文献   

17.
编队舰空导弹协同制导防空作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编队内各舰艇和武器系统协同作战是未来编队防空的一种主要模式.作为反舰导弹的主要硬抗击武器,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在编队反导防空作战中起着重要作用.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在作战使用中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战能力,因此需要进行技术战术方面的改进.本文首先对目前编队防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舰空导弹协同制导防空作战的基本流程,并对协同制导防空的优点以及存在的技术挑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建设中国海军的整体实力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海军的发展战略受到当时多种因素的影响,防空,反潜能力相对于反舰作战一直显得滞后.相应的作战能力也十分有限。这对当时以奉行近军防御作战为主的中国海军而言并不是特别大的弱点.但随着周边安全形势及国际形势的变化,进入90年代后中国海军战略已由原来的近岸防御向近海防御转变.海军的作战范围显著扩大,如此一来,防空和反潜作战的重要性就日益凸现。 针对所存在的不足、中国海军在90年代后着重加强了反潜和防空能力建设,装备了具有较强反潜、防空能力的导弹驱逐舰.护卫舰.反潜直升机等,但就反潜能力来说,由于“欠帐”太多,因此除潜艇力量具有一定规模外,重要的航空反潜力量仍很薄弱,这无疑严重影响到中国海军反潜作战的整体实力.难以适应未来高强度反潜作战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武器装备技术的发展是在攻防之间相互交替提高的一个过程。一种新的攻击战术的发展会很快促使一种新的防御手段的出现,而新的防御手段反过来又会促进攻击手段的提高,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作战飞机对海军舰艇的巨大威胁就极大地促进了海军舰艇防空作战能力的发展,使舰艇防空火炮的射速和数量不断提高,而且,火力控制系统和弹药技术的发展也有效地提高了高炮的命中精度,通过由雷达控制的带有无线电引信的中口径舰炮弹药与高射速自动高炮的配合,已经有能力在靠近舰艇的整个空域形成一个密集的防空杀伤区,战后,舰艇防空系统向导弹化发展的趋势进一步特防空杀伤范围向外扩展,使飞机对舰攻击的危险性不断增加,舰艇防空火力的大幅增强又使得飞机投射反舰弹药的距离不断增大,而射程远,威力大,命中精度高的空射反舰导弹的出现使作战飞机在现代化舰艇访空系统面前依然能够保持强大的威慑力.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国防部和海军采办改革创新项目的资助下,以发展集攻击、登陆、运输于一身的两栖多功能舰为目的的LPD17项目,从开始就一直在船体设计、采办和建造方法方面为美国海军舰船设计开创了先河。LPD17项目吸收了商船的建造经验,并重点考虑为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在海滩等恶劣作战环境下建造一个机动、灵活的作战平台。可以预见,在21世纪初期,当LPD17项目的12艘舰全部服役后,美国海军的两栖作战能力将得到很大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