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内燃机学会中小功率柴油机专业分会第二届与吉林省暨长春市内燃机学会1990年联合学术年会,于1990年9月22日至1990年9月26日在长春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82个单位的176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另有美国卡特彼勒等几家外国公司和研究部门也派员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150余篇,其中大会上宣读、交流116篇。论文涉及的有水冷及风冷柴油机发展趋  相似文献   

2.
<正> 中国内燃机学会中西部地区第四次暨燃烧放热学三届一次学术会议于1992年11月5日至9日在湖南省大庸市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约70名,提交论文116篇。 会议东道主湖南省内燃机学会为会议做了充分的准备。上海市内燃机学会代表葛贤康和中国内燃机学会燃烧分会代表王树奎与会祝贺。杨连生教授、华觉源高工等分别做了题为“内燃机技术与燃烧学科的发展动向”、“从第19届国际内燃机会议看世界内燃机技术发展”等的专题报告。会议还编印了“论文摘要集”。  相似文献   

3.
<正> 中国内燃机学会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柴油机测试技术情报网联合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内燃机测试学术年会于1984年10月8日至13日在无锡举行,共有100个单位200余名代表参加。中国内燃机学会秘书处、中船总科交办、无锡市县等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应邀出席了会议,《内燃机学报》、《内燃机工程》、《国外内燃机》编辑部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由天津市内燃机学会、中国内燃机学会燃烧节能净化分会和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联合举办的学术交流会,于1992年7月22日至7月25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大专院校、研究机关、专业厂家等20多个单位的3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上共交流了20多篇论文,论文的内容侧重于理论研究方面。对于柴油机,有接近半数的论文探讨了燃烧系统、进气系统、应急代用燃料、  相似文献   

5.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制造技术分会锻造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于1990年10月26日至10月29日在天津召开。来自一汽、二汽、南汽等36个单位的6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43篇,大会宣读41篇。本届年会论文涉及到汽车锻造技术的发展、锻造工艺及锻压设备的改进、新技术的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锻造质量控制等多方面的内容。经全体代表认真评议,评出“冷挤压IVECO汽车后桥半轴套管工艺试验研究”和“492Q汽油机连杆体裂纹分析”等12篇论文为本届年会优秀论文。会议期间还进行了专题研讨和技术交流。其中  相似文献   

6.
《驾驶园》2008,(12):26-26
10月20日,中国内燃机工业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内燃机行业的500多名代表汇聚一堂,共同参加了中国内燃机工业诞辰一百周年庆典盛会。纪念大会向100年来有突出贡献的企业颁发了"中国内燃机工业百年成就奖",常柴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内燃机行业有重要影响的企  相似文献   

7.
<正> 中国内燃机学会基础件分会配气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报告会于1992年9月24日~ 27日在江西庐山召开,本次会议是由长春汽车研究所主办和承办的。来自全国汽车、农机、船舶、兵器和内燃机车等行业的内燃机及其配件的生产企业、研究所和大专院校共32个单位的5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内燃机学会和基础件分会的领导同志分别发来了贺电和贺信。 会议期间,共宣读和交流了学术论文20余篇,  相似文献   

8.
<正> 由中国内燃机学会中小功率柴油机分会和河南省内燃机学会联合召开的全国直喷式柴油机技术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1月15日~17日在河南省洛阳市洛阳工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有关工厂、院校和研究所的2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有近30篇关于直喷式柴油机的理论、设计、制造的学术论文进行了会议交流,其中小缸径直喷式柴油机的学术论文占相当比例。  相似文献   

9.
为了推动汽车装配和测试技术的发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制造技术分会装试委员会于1990年11月8日~11月10日在杭州举办了第五届学术交流会。来自全国汽车行业28个单位的代表出席了会议。本届会议收到论文18篇,其中大会宣读6篇,小组交流12篇。这些论文,涉及面较广泛,其中包括汽车总装厂的工艺设计、混流生产方式设计、多品种混流汽车总装配  相似文献   

10.
<正> 第十四届国际内燃机会议于1981年6月8日至15日在芬兰的赫尔辛基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34个国家的688名代表。会议期间共宣读了有关柴油机方面的论文65篇,燃气轮方面的论文25篇。我国派出赵奎翰、毛学鸣、李国瑞、郑世同四位同志参加会议,并由前三位同志分别发表了三篇论文。这是我国第一次在该会议上宣读论文。 有关柴油机方面的论文可分为下列几个专题:  相似文献   

11.
全国移动电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08年10月27~29日在舟山组织召开了由兰州电源车辆研究所等单位起草的GB/T2820.1~6《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6项内燃机电站行业国家标准审查会。共有28家单位的3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听取了编制组的工作汇报,对标准送审稿进行  相似文献   

12.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第六届年会。于1990年8月27日至30日在长春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二汽车制造厂、清华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等37个单位的121名代表。大会共提交论文79篇,其中会议宣读65篇,书面交流14篇。此次会议论文的内容广泛,其中包括汽车用结构钢、  相似文献   

13.
<正> 华东地区内燃机学会第三届联合学术年会于1993年4月8日~10日在上海召开。上海市内燃机学会负责承办了本届年会,来自华东地区各个省市的学会领导、论文作者和其他代表共100余人出席了会议。上海市内燃机学会理事长顾寄予中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上海市科技主任华裕达同志、中国内燃机学会秘书长王明华高工等到会祝贺。 本届年会分主会场和强度设计、性能、工艺、测试等分会场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共宣读和交流了70余篇学术论文。本届年会论文熔大功率船用柴油机、中小功率柴油机及  相似文献   

14.
<正> 应第十四届国际内燃机会议的邀请,我国派赵奎翰、毛学鸣、李国瑞、郑世同一行四人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发表论文三篇。 国际内燃机会议简称CIMAC,已有二十五年的历史,十六个成员国,每二年开会一次,其总部设在巴黎。我国目前尚未参加,但自第八届会议以来每届会议均派代表与会。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0月22日至24日,由《车用发动机》杂志社主办的“第二届内燃机企业才智领军人论坛”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成功召开,来自内燃机企业、研究院所和大学的40多位专家、学者和领导出席了会议。本次论坛的宗旨是“以内燃机企业为主体服务对象,追踪内燃机前沿技术,探讨和交流内燃机研究、生产和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加强产学研及企业之间合作,促进我国内燃机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会议特邀嘉宾和参会代表围绕“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主题展开研讨,内容涉及整机和零部件设计、试验测试、制造工艺、新概念动力、代用燃料、润滑和企业管理等。其中,清华大学张扬军教授的“内燃机热流体与节能减排”、北京理工大学刘福水教授的“内燃机性能预测设计技术”和瑞士奇石乐公司北京代表处戴学斐博士的“现代高精度压力指示测量技术”等专题演讲在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极大地拓展了大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正> 山西省内燃机学会筹备会于1986年2月17在大同市山西车用发动机研究所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山西省内燃机行业的主管厅、高等院校、研究所及有关发动机厂。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就成立山西省内燃机学会的有关事宜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协商并组在以山西省机械厅为主的大会筹备组,成立大会初步定于1986年6月底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与山西车用发动机研究所及山西柴油机厂部分领导就有关省内燃机行业的现状等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会议开了两天,于2月18日结束。 山西省内燃机学会即将成立,这将对山西省内燃机行业的发展起到极积的推动作用,同时还将促进省内外内燃机行业的技术交流,加速山西省动力事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 由中国内燃机学会中小功率柴油机分会风冷柴油机专业委员会和河北省内燃机学会联合召开的第六次风冷柴油机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1月19日~2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来自有关工厂、学校和研究所的40来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交流了近30篇有关风冷柴油机的学术论文。有些论文着重对引进国外产品技术的消化、吸收作了多方面的论述;关于自行研制开发的新产品的论文,也占有相当的比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会议商定,第七次风冷柴油机学术研讨会将于1994年在江苏工学院举行,希  相似文献   

18.
1992年9月24日至27日,在江西庐山召开了中国内燃机学会基础件分会配气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会议由长春汽车研究所主持承办。全国各地的汽车、农机、船舶、兵器和内燃机车等行业的内燃机及配件企业、研究所和大专院校等32个单位5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1988年全国气缸垫行业会议于11月7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出席会议有上海内燃机研究所、上海汽拖公司、《汽车与配件》编辑部、以及北京、沈阳、上海、杭州等地行业成员厂及有关材料厂计40个单位、80多名代表参加。行业组长厂上海内燃机缸垫厂厂长李玉泉同志向大会作了行业工作汇报,上海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国内燃机学会燃烧学组所组织的“内燃机燃烧放热学术讨论年会”于一九八四年九月十七日至二十日在山西车用发动机研究所召开。来自全国27个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工厂的69名专家、教授、工程师、研究生出席了会议,会上交流了论文21篇,并进行了分组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近三年来我国迅速开展了对内燃机燃烧放热的研究工作,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