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马喜发 《摩托车》2004,(5):16-17
2004年,我的工龄已满30年。30年来,我与摩托车有着不解之缘。 在童年时代,电影、小说、家乡驻军的行动中。 “摩托车”与“驾驶摩托车”在我的童心中打上了“神秘”的烙印。我十分羡慕“摩托车”与“驾驶摩托车”,曾有过一  相似文献   

2.
今生缘     
刘立东 《摩托车》2004,(7):15-15
1990年的春节过后,经过无数次的软磨硬缠,并保证绝对安全后,父母终于答应为我买一辆摩托车。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怀揣3000元钱,偕同一朋友去了县城。那时骑摩托车的人少,卖车的自然更少,偌大的县城,只有一家店铺销售摩托车,所售的也只有原野250、金城70等少数几个品种。经过工作人员的推荐,我以2150元的价格购得一辆河南洛阳生产的洛嘉L150型摩托车。那一夜自然是彻夜未眠,我搬了一个小座位,坐在“她”的身边,静静地欣赏“她”,直至天色发亮。  相似文献   

3.
杨洋 《摩托车》2006,(12):24-24
我在平顶山市雄鹰摩托车俱乐部学习技巧摩托车已经一年多了,掌握了许多的技巧基础知识和基本驾驶技能,可以应对许多复杂的地形和障碍,并把学车的体会通过《摩托车》杂志介绍给广大的爱好者,使许许多多与我一样热爱摩托车运动的朋友通过《摩托车》杂志了解、学习到许多适合自己的技巧与知识。2006年8月28—29日,我报名参加了在石人山风景名胜区举办的规模盛大的全国技巧摩托车挑战赛,成为我国第一位女子技巧摩托赛车手,赢得了现场众多摩托车运动爱好者的掌声。  相似文献   

4.
吕松云 《摩托车》2005,(9):21-22
“不是你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似乎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在我生活的这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小县城里,消声器冒着滚滚蓝烟的二冲程摩托车已经很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外观时尚、节能环保的四冲程摩托车。处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跟随了我五年,曾经风光一时的建设JY55摩托车也该退役了。接下来的问题摆在面前——该买一辆什么样的摩托车呢?遍观当今的摩托车市场,真可渭“乱花渐欲迷人眼”。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个性格外向、开朗、活泼。带有三分野性的女人。“爱”上摩托车是因为我的男人。是摩托车成就了我与他的夫妻情缘,是他对摩托车的痴迷感染了我,使我也“爱”上了摩托车。但也是他对摩托车的痴迷使我常常会被酸酸、苦苦的感觉笼罩着,使我觉得他对摩托的痴迷超过了他对我的爱恋,车友们经常开玩笑说:“在他心里我永远都是第二位。  相似文献   

6.
刘万盛 《摩托车》2004,(3):29-29
我的大摩托车与小《摩托车》,伴着岁月一起磨合。每天摩托车伴我上路踏歌,每月《摩托车》传递新的收获,朝夕相伴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7.
听说西宁也要举办摩托车节了,我便决定去参加,这是因为自1984年我开始玩摩托车到现在还从没参加过全国性摩托车节,而西宁举办的这届摩托车节又是首届,肯定很热闹,何况出去还可以领略一下西部的美景。  相似文献   

8.
摩托轶事     
石炎 《摩托车》2004,(3):28-29
“为什么要骑摩托车?” 妻子多次问我。 是的,我实在是可以不骑摩托车了。就工作条件而言,单位为我配了小车,出行很方便;就身体而言,我  相似文献   

9.
人生·起点     
2013年对我来说是与众不同的一年,结束了懵懂的校园生活,步入了纷繁复杂的社会大集体。两个月前,我加入到摩托车信息杂志社这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在这里,我对摩托车及摩托车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虽然国内摩托车市场近年来产销逐渐下滑,但在下滑的同时也刺激着行业内的良性竞争,推动着行业转型升级,让人相信国内摩托车市场会随着新年的到来而逐渐回暖。  相似文献   

10.
在摩托车信息杂志社,我负责客户工作。作为拥有近30年历史的老牌行业杂志,一直以来,《摩托车信息》在国内外摩托车行业当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众多国内主流摩托车企业、经销商家与摩托车消费者的高度认可,这也为杂志社客户工作的开展打下了牢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杨杰 《摩托车》2004,(12):16-17
我对摩托车是不陌生的,因为我的职业和它有关;我对摩托车是陌生的,因为我还在学习;我对《摩托车》是熟悉的,因为我已读了它近20年;我对《摩托车》是不熟的,因为它每月都会是新的。  相似文献   

12.
陈国辉 《摩托车》2004,(3):46-47
我是摩托车维修俱乐部技术顾问。各地维修俱乐部会员们常来电话、信函与我切磋摩托车维修技艺。大家总以为我是一个中年人,实际上我已步入老年行列,学摩托车修理已有30多年了。我非常爱好摩托车,以骑摩托车、修  相似文献   

13.
刘少才 《摩托车》2004,(2):47-48
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海关允许中国海员每年免税进口日本旧摩托车一辆。这无疑给多年来望摩托车兴叹的中国海员带来福音。我是在海关允许进口旧摩托车的后期赶上一次去日本,以后旧摩托车就禁止进口了。 那次船跑日本名古屋,我才有机会大概地了解日本旧摩  相似文献   

14.
贾志平 《摩托车》2002,(12):18-19
我是一名《摩托车》杂志的忠实读者,也是一名超级车迷。我玩车很疯,大家送了我一个雅号——疯子。因热爱摩托车,我现拥有日本、意大利等国家的摩托车共9辆,排量从50mL-600mL都有,车型有绵羊仔、公路赛车、越野车、太子车。我还有日本名牌头盔23顶,有绵羊盔、越野盔、Airi公路赛头盔。  相似文献   

15.
修车有感     
刘亚飞 《摩托车》2004,(6):14-15
我是先认识了《摩托车》,然后才开始有摩托车的,至今已骑了6个年头了。虽然摩龄不长,但阅读的《摩托车》可不少,除了每期必读外,还经常到旧书摊上寻觅旧刊,凡有必买。旧刊内容比现在要少,但通俗易懂,令人爱不释手。另外,我搜集的摩托车剪贴画也已足足贴了两大笔记本,内有中外古今许多不同品牌的车型,闲暇时翻看一下,是件十分惬意的事。  相似文献   

16.
刘兵 《摩托车信息》2006,(20):35-35
儿时的我对摩托车说不上是喜欢,只是很好奇,对于当时还处于童年的我而言,摩托车就是个庞然大物,它只有两个轮子却能带着人飞驰,让我觉得很神奇。那里由于人们都穷,能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都算得上是一件稀罕物,所以借给别人还要看情面才行。而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摩托车却从来就没有人借,一方面是会骑的人不多,另外由于那东西贵,谁也不好意思张口。  相似文献   

17.
1 概述。摩托车是我国主要的机动交通工具之一。1998年我国摩托车保有量就达到了2千万辆,年生产量突破了1千万辆,我国已成为摩托车大国。由于摩托车的车辆特性,在交通事故中乘员的死亡率较高,1998年的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表明,驾驶摩托车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到11986人,占15.35%,严重受伤人数42696人,占19.16%。提高摩托车安全性的研究课题已经引起国际上的重视,欧洲、美国,尤其是日本,在摩托车碰撞安全性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为了使我国的摩托车业能健康发展,必须开展摩托车碰撞安全性研究工作,开发摩托车碰撞安全性防护装置,切实改善摩托车的碰撞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8.
我是广东省汕头市朝阳区文光新兴摩托车行的黄育新,是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的2161号会员。我与摩托车结缘是1988年的春天。当年由于种种原因,我没有能继续学业,为了求得生存,在汕头市职业中学摩托车维修培训班学习,在陈桂发老师的言传身教下,我初步懂得了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原理。维修培训班学习毕业后,在汕头“坚明车行”实习一段时间,年底自己办起了修理店。刚开始,碰到很多困难,如本田CG125启动弹簧断,必须拆卸整个发动机。拆卸时我一点一点做上记号,然后,装上弹簧,小心地按记号重新装上,整整用了两天两夜的时间。当发动机启动的一刹那,心情是无比兴奋的,时至今日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由于在维修培训班学习时间短,我除了虚心向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外,主要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学习内燃机书籍和《摩托车》杂志,使自己的技术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我今年22岁,从13岁接触摩托车至今已经9年了,因为我的外公和爸爸都喜欢骑摩托车,从小耳闻目染,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结果可想而知一我喜欢摩托车疾驰的轰鸣声,它让我热血沸腾,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20.
大概是9年前的一次偶然,我在一开摩托车维修店的朋友处看到了《摩托车信息》,除了广告是彩色,那黑白印刷的文字和图片散发出淡淡的油墨香味。被里边的内容深深吸引,我就把它借回家,读完了大部分文章。从此,我几乎每期必读。我自己都有点奇怪,我既不是摩托车发烧友,更不是摩托车经销商,甚至连一辆摩托车都买不起,那时一辆国产150太子车要上万块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