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套箍法加固石拱桥拱圈中围套利用率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组合加固结构在二次受力过程中,材料强度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根据石拱桥拱圈砌体和围套结构的混凝土和钢筋应力应变关系,提出了组合加固截面的3种极限受压破坏形式,得出了新旧材料界限状态的概念,并按此概念,针对加固前拱罔砌体初应变的不同,给出了套箍法加同石拱桥中围套结构中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利用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公式充分考虑了加固结构加固前的荷载水平、不同截面材料及不同破坏形式的影响,为同类加固结构的设计和计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吕宏权 《隧道建设》2014,34(8):737-744
长期以来,导线测量一直采用"人工"参与的测量和计算模式,该模式效率低、易出错。为解决这一问题,以新型的TM/TS30智能全站仪和PC机为平台,分析硬件和软件的开发环境,借助机载软件和计算机编程软件,设计导线测量外业数据采集自动化和内业数据处理自动化的思路步骤,并结合市场上普遍使用的"南方平差易"和"科傻"2种平差软件,探讨软件格式的衔接程序,最后完成了测量记录簿的自动化生成设计。通过实际应用得出:本开发可显著提高劳动工作效率、实现测量外内业的无缝衔接,提高测量工作质量、保证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解放以来,四川省修建了不少大跨径石拱桥,其中最不好解决的问题为拱架,它不但关系建筑成本的高低,还应适合地形或通航等要求,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以往所用的满堂式拱架或框架式拱架,木料用量大,不能跨越深谷急流。近年来随着技术革新的发展,在国内曾采用夹合木板式和三铰木拱架等式拱架,降低了造价,解决了深水通航河流中大跨径石拱桥的施工问题。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湖南石拱桥的发展概况,对建国以来40多年的发展过程归纳为发展、停滞、再发展三个阶段,到80年代末形成了从设计理论到构造,从计算方法到施工工艺都有别于传统石拱桥的“湖南公路轻型石拱桥”。如仍沿用50~60年代传统石拱桥的设计及施工经验来建设现在的轻型石拱桥,即便是专业队伍,也可能发生事故。为此组织了“新型石拱桥调查研究小组”,正着手编写《湖南公路轻型石拱桥》一书,为广大公路工作者服务。  相似文献   

5.
杨圣春  胡国辉 《公路工程》2015,(2):51-53,69
针对旧老石拱桥承载力不足、常规加固方法工程代价大的问题,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采用"释能法"加固对提高无铰石拱桥承载力的影响,得出了释能拱在不同荷载等级作用下的P—ε曲线。分析表明,采用释能法只是改变石拱桥拱脚的约束形式,能够改变无铰拱的受力形态,改善拱圈结构的内力分布,即能实现提高拱桥承载力的目的。表明,采用"释能法"加固石拱桥提高其承载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安全气囊子系统爆破问题,为解决塑料材料在极端温度下高速拉伸设备受限、高速材料参数难以获取以及缺乏准确材料模型进行描述的问题,提出通过测量样条在不同测试速度下的横梁位移、使用横梁位移计算材料应变率对于曲线中应力水平的放大作用、使用Coper-Symonds方程对应变率效应参数进行拟合的方法,建立了材料在极端温度和高应变率耦合环境下的力学性能试验及参数处理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及对标验证,确保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复合加固法在古旧石拱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着重介绍了现阶段对古老石拱桥加固的主要理论以及方法,以齐心桥为例,介绍了复合加固法在古旧石拱桥加固中的应用。复合加固法是一种考虑综合因素的加固方法,不仅对于古旧石拱桥的加固,对于其它类型的桥梁加固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文章最后还浅谈了笔者通过这次加固而得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8.
《公路》1960,(3)
姚江桥是一座修建在粘土地基上的石拱桥,位在浙江余姚县城区西门姚江上,桥的结构为三孔10米跨径的半圆式拱桥,全长43.18米,宽8.7米。姚江为甬江的支流,潮水河,河床土质经用手钻钻取河底9米深的扰动土样和挖取基坑底(河底下2米深)的原状土样进行实验,土质为均匀的砂质粘土。在粘土地基上修建石拱桥,必须解决地基承载力不足和地基不均匀沉陷及大问题。为了克服没有钢筋水泥的情况,在县委和交通厅重视支持下,依靠群众,吸取以前的经验,从观察民间的老石拱桥着手,利用附近旧牌坊坟墓石料,在粘土地基上修建了石拱桥,从沉陷观测情况看来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石拱桥在人类进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促进古桥的保护,介绍各个时期石拱桥的技术特点和代表性桥梁.石拱桥是拱桥最原始的形态,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罗马人继承和发展了石拱桥技术,在公元前后修建了大量精美的石拱桥.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不早于隋代,但据文献及绘画作品记载最早的拱桥可以追溯到东汉或西晋时期.19世纪初以来,随着钢铁和混凝土的推广使用,石拱桥比重逐渐降低,20世纪以后欧美很少修建石拱桥.我国自赵州桥建成以后1 300多年里,石拱桥技术发展缓慢,但新中国成立后,石拱桥发展迅速,跨径最大达到146m.由于受到材料强度低、自重大、施工困难、对地质条件要求较高等因素的制约,石拱桥在现代桥梁工程中已没有竞争力,往更大跨径的发展已没有工程意义.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古老石拱桥,是历史的见证,现代人有责任保护好这些石拱桥.  相似文献   

10.
赵清华 《公路工程》2009,34(4):42-48,84
我国石拱桥众多,在长时间的营运过程中,不少石拱桥在出现了一些病害,严重影响了桥梁的正常使用和通行能力以及桥梁的使用寿命,需要进行维修加固和改造以提高荷载等级.研究了几种石拱桥上部结构加固技术,分析了其加固拱桥机理、特点及适用范围,并对这几种加固技术进行了比较与分析,以便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利用它们进行石拱桥加固.  相似文献   

11.
李飞泉  王信棠 《公路》2002,(9):75-76
提出一种维修加固石拱桥的简单实用方法,即在石拱桥拱圈的下部进行衬砌加固,使老石拱桥拱圈与新钢筋混凝土套拱形成整体,共同受力。本文简要介绍了加固方案、结构设计和施工要点,用此法对104国道的地下坑桥进行维修加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修建地方道路时,有时遇到老石拱桥因其存在某些问题,而未能得到利用;这是很可惜的。因为加固一座老石拱桥,无论如何要比新建一座同长度的任何类型桥梁便宜得多,甚至比新建一座临时性木桥的费用还要少些。从材料方面来比较,当然节约建筑材料很多,从施工方面来比较,也比新建任何类型桥梁快得多。一经加固之后,即成了永久式桥,不仅建桥经费得到了大大的节约,而且使用能力还和新桥一样。因此,我们在测设公路路线工作中,遇到老石拱桥,必须详细研究其利用和加固,才是符合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在役石拱桥技术状况评定的问题,提出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石拱桥的评定,并在石拱桥的构件评定和部件权重计算等2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对于桥梁构件的评定,该方法建立了基于权重的新的病害扣分叠加公式,并在构件评定过程中考虑恶化系数。对于桥梁部件的权重计算,该方法在收集桥梁的基本状况信息基础上,建立了递阶层次评估结构模型,构造了各层的判断矩阵,计算单一元素相对权重,并对判断矩阵进行了一致性检验,研究中还考虑了多个专家的差异性与相似性,确保得到较为准确的权重。以一座石拱桥作为算例,分别用3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验证了基于层次分析的技术状况评定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有悠久的石拱桥桥梁建筑史,因之往往在公路选定路线时,特别是地方道路要考虑充分利用它。通过养护的长期观察,发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基础的保护问题。浙江宁波地区老石拱桥受当时施工条件限制,一般基础砌置不是很深,我们在不少水毁修复及残路上看到这个实际情况。当位于砾卵石河床上的桥梁,更因重复冲刷而桥孔下淘空最深,严重者即致坍塌。利用基础较浅、冲刷较甚的老石拱桥,加铺护底是比较有效的办法。我区某路有一座中型多孔石拱桥,高且长,在新辟公路时已经发现桥下有块石护底,但已残缺。经核定通过能力决定利用该桥时,根  相似文献   

15.
C-S-C法加固石拱桥,即在石砌拱圈两侧增设钢筋混凝土槽形拱肋,并设置辅助受力构件上下横梁形成空间框格结构。对复合结构进行应力应变分析,得到3种极限破坏形态,并分析了每种极限破坏形态下的截面大小偏心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得出加固后复合结构的破坏形态受原结构的初始应变、加固结构的尺寸和材料的极限应变的影响。相比现有的加固规范,考虑了复合结构在二次受力时新增拱肋的应变滞后现象。根据3种破坏形态下截面应力的分布和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建立了一种包含大小偏心受压的正截面强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
边坡稳定一直是工程界研究的重要问题,边坡的监测是确保边坡安全及预报险情的重要手段。由于光纤光栅传感器有灵敏度高、耐腐蚀、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将其运用到边坡监测中必将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就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测量应变基本原理,阐述了将其运用的边坡稳定监测中的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予以实践论证。  相似文献   

17.
楼虹 《公路》2001,(12):52-54
京杭大运河上的古石拱桥因运河需整治拓宽而面临拆除,经统筹考虑,将其移建到另一河道上,既解决了碍航问题,又保全了文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结合堵河特大桥施工控制实践,阐述了悬臂浇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监控原理和方法,以及有限元计算、线形监测、应变测量等方面的技术问题.研究了箱梁的线形预测控制方法和混凝土应变分布特性.施工数据表明该特大桥的施工监控方法和计算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
石拱桥拱脚因负弯矩开裂后的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砌体材料非线性应力,应变的关系出发,导出大偏心受压,矩形截面砌体偏转角与裂缝长度计算的方法,进而提出用单元变换法进行拱脚因负弯矩开裂之后,石拱桥的非线性分析途径。  相似文献   

20.
座标网格应变分析法是鉴定板料成形性能既方便而又直观的一种方法。本文着重介绍了座标网格的印制方法——电化学法(包括原理、模片选择、网格图形、电解液及电源选择等)及变形后网格的测量,并对成形极限曲线的建立以及制作这种曲线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列举了座标网格应变分析法在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