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氧烛是一种使用方便、贮存容易、安全可靠的氧源。本文选用化学试剂Co2O3、Co3O4与自制催化剂CoOx作为氧烛药块分解的催化剂。通过性能试验得出,只有自制催化剂CoOx能使氧烛药块完全分解。并通过比表面积(BET)、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X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各催化剂的组成、物相和形貌及颗粒度的表征,分析了自制催化剂能有效降低氧烛药块分解温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氧烛是一种使用方便、贮存容易、安全可靠的氧源.本文选用化学试剂Co2O3,Co3O4与自制催化剂CoOx作为氧烛药块分解的催化剂.通过性能试验得出,只有自制催化剂CoOx能使氧烛药块完全分解.通过比表面积(BET)、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X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各催化剂的组成、物相和形貌及颗粒度的表征,分析了自制催化剂能有效降低氧烛药块分解温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适合有限空间的各种制氧方式的优缺点,确定了氧烛是适合高原缺氧环境的供氧方式。初步设计确定了氧烛药块的重量和外形尺寸,初步试验表明所设计氧烛的产氧量为300L,平均产氧速率为15L/min。  相似文献   

4.
氧烛在放氧过程中,外壁表面温度会超过300 ℃.为保证氧烛的使用安全,需设计合理的隔热结构.试验证明,将氧烛外壳设计成夹套式结构,在夹套内填充一定量的Al2(SO4)3·18H2O,或将氧烛放在夹套式结构的防护筒内使用,在夹套内填充二氧化硅气凝胶,都能将氧烛的外壁温度控制在安全温度以内.  相似文献   

5.
介绍洒水抑尘、抑尘墙抑尘和苫盖抑尘,特别是化学抑尘技术的发展,分析和说明润湿型、黏结型和凝聚型三大类化学抑尘剂各自的特点、研究进展及适用性,指出化学抑尘剂,特别是专用型抑尘剂在港口的应用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作为潜艇中的供氧设备,氧烛一经启动,无法自动停止放氧。选择适合氧烛着火时使用的灭火介质和灭火器材,是安全、正确使用氧烛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艇上常用的各种灭火器的灭火原理,确定了清水是艇用氧烛的安全灭火介质,清水灭火器是其安全的灭火器材。通过氧烛验证试验证明,压力为0.4~0.5MPa的高压清水和合适容量的清水灭火器能安全地终止氧烛放氧。  相似文献   

7.
在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中考虑使用氧烛作为应急状态下的供氧手段。从安全性、使用性和舒适性等角度出发,对在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密闭舱室内使用氧烛供氧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与民航客机、潜艇等用氧烛的应用场合进行比较,证实氧烛作为潜水器的应急氧源是可行的。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适用于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应急供氧的氧烛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8.
氧烛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氧源———氯酸盐氧烛,从氧烛的工作原理、原料、启动方式、成型工艺和气体净化等方面重点论述了氯酸盐氧烛制氧技术及国内外氧烛研制和使用情况,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氧源—氯酸盐氧烛,从氧烛的工作原理、原料、启动方式、成型工艺和气体净化等方面重点论述了氯酸盐氧烛制氧技术,及国内外氧烛研制和使用情况,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使用氧烛作为其载人舱内的供氧手段之一.为了验证氧烛的供氧性能,在氧烛的设计和验收过程中设置了多种试验,封闭空间内的载人密闭试验是这些试验中较为重要的一种.论文对氧烛在模拟载人密闭舱中进行的多次性能试验以及在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载人舱内进行的性能试验情况进行了介绍,对试验过程中载人舱室内的氧浓度数据进行分析和...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有效氯溶液对船舶尾气同时脱硫、脱硝的性能,将紫外光(UV)辐照与有效氯溶液相结合,开展脱硫、脱硝试验。基于UV-鼓泡光催化反应器搭建模拟实验平台,进行UV辐照和无UV辐照环境下氧化溶液脱硫脱硝的对比试验和UV灯的功率、有效氯的浓度等因素对脱除率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40℃的气液反应温度下,UV辐照能大幅度提高浓度为250 mg/L[CL2]的有效氯溶液对模拟烟气中NO、NOX和SO2的脱除能力;UV灯的功率从5W增加到16W,NO和NOX的脱除率近乎线性上升;将有效氯的浓度从250 mg/L[CL2]升高至1 500 mg/L[CL2],NO和NOX的脱除率缓慢上升;有效氯溶液对SO2的脱除率始终为100%。此外,对可能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影响船用防止海生物生长装置产氯量的各种因素,提出了选择及管理该装置时的注意事项,以及管理过程中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对于设计及管理船用防止海生物系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洋山港三期工程预制构件早期强度较低的问题,对抗氯盐硅酸盐水泥的配方进行改进,开发出早强型抗氯盐硅酸盐水泥。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该水泥配制的高性能混凝土均具有较高的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混凝土的电通量较低。综合考虑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早强型抗氯盐硅酸盐水泥的三氧化硫的含量宜控制在1.3% ̄2.2%。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测试方法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离子作为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引起了国内外广大土木工程界学者的关注,特别是沿海岸线的水运工程尤为突出。目前测试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性的方法较多,但对其测定的参数与评价结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结合各种氯离子渗透性试验方法与特点,在分析比较其优缺点的同时,提出相应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以保证测试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真实地反映氯离子渗透对建筑物的影响程度,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01—2004)(2005修订版)中推荐了4种评定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试验方法:RCM法、电量法、NEL法和自然扩散法。为了使采用不同实验方法得到的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应将这4种方法中可以统一的部分进行统一,以提高不同方法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评估的一致性。文章根据现有试验方法以及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从提高不同实验方法结果的可比性出发,对试样尺寸和试验步骤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钛酸锂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是近几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钛酸锂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气体,影响了其广泛使用.本文通过控制LFP/LTO电池制作工艺,增大材料压实,采用高温加压化成,选择合适的高温老化时间,抑制了电池在循环过程中的产气,制备出了性能优异的LFP/LTO电池.  相似文献   

17.
连俊鸿 《中国修船》2001,1(1):17-19
近年来,国内液化气船恶性事故接连不断,已严重危害液化气海上运输事业的健康发展。而要遏止这种趋势,必须准确分析事故频发的根源,并采取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