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法规的制定对于提高汽车碰撞安全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汽车耐撞性能提出更高要求,从而降低了侧碰事故中乘员受重伤和致命伤害的风险。从我国第一部侧碰法规的提出,到如今更高标准的2018版C-NCAP规程的问世,汽车侧碰安全测试标准不断提升,使得车体侧面结构的吸能和传力设计也面临新的考验,对汽车侧碰安全性能的提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高速公路的开发和建设,汽车的行驶速度越来越快,使得交通事故更为频繁,所以汽车的安全性就变得尤为重要。2001年1月1日,我国颁布了《关于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简称CMVDR294,这是我国第一个汽车技术安全法规。根据这个法规,所有国内生产的9座(含驾驶员)以下乘用车必须进行正面碰撞试验,以验证它的安全性,这对汽车行业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也逐年上升。汽车安全性能也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汽车安全性通常分为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被动安全性包括合理的车身结构安全性和乘员约束系统。车身结构件变形吸收能量以减轻对乘员的冲击,利用乘员约束系统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员并减轻乘员和车内部件发生二次碰撞可能造成的“二次伤害”。汽车被动安全性能是在事故发生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乘员的伤害。汽车事故主要有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追尾碰撞和车辆滚翻等。美国是最早制定正面碰撞安全法规(FHVSS208)国家。1999年美国NHTSA统计,汽车碰撞事故中,正面碰撞约占49%,侧面碰撞约占25%,追尾碰撞约占22%,汽车碰撞试验重点是正面碰撞。 为了满足强制性碰撞法规,法规要求需配备安全气囊系统,为车内乘员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提供更好的保护。如果没有安全气囊,即使使用了安全带的乘员,特别是驾驶员,在严重的碰撞中,他们的头部、脚部、颈部也会与汽车内饰发生碰撞,安全气囊对降低正  相似文献   

4.
唐波 《汽车与配件》2012,(26):19-21
安全性能是消费者购买汽车产品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乘用车而言非常成熟,有ECE系列法规要求和C-NCAP、EURO-NCAP评价。但是对于重型卡车碰撞安全性能而言,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关注相对于乘用车要少很多,甚至很多消费者都不知道要以什么标准来评价卡车的安全性能。通常一款乘用车的生命周期是8年,一个汽车企业一年推出一款甚至多款全新车型;但是重型卡车的生命周期高达20年,一个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中国汽车正碰标准GB 11551-2003《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与2012版《澳大利亚设计规则69/00-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之间的差异,并结合国情阐述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商用车前下部防护法规和国外典型设计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统计分析乘用车与商用车的各种实际碰撞事故类型数据,证明了正面碰撞造成的乘用车乘员伤亡率最大.在正面碰撞中,为了防止乘用车钻入商用车前下部和保护乘用车乘员的安全,ECER93法规强制要求商用车安装前下部防护.通过分析商用车前下部防护法规ECE R93的技术内容及其未来的提高方向,以及国外公司采用的典型设计结构可知,吸能型前下部防护是目前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7.
每周要闻     
《汽车与配件》2012,(38):9-19
总编点评罗锦陵《轿车情报》《汽车与配件》"技术与市场"专题"技术与应用"专题"制造技术与材料"专题"产业经济报道"专题"商用车与发动机"专题"新能源汽车"专题问题暴露在国内总比"倒"在国外好今年第三批C-NCAP(NewCar Assessrnent Program)中国新车评价规程的测试结果出来了。这是2012版C-NCAP实施以来的第一次测试。自2004年6月1日、2006年7月1日、2007年12月1日起分别实施"乘用车正面碰撞的成员保护"(GB11551-2003)、"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20071-2006)、"乘用车正面偏置碰撞的乘员保护"(GB/T20913-2007)以来,近几年C-NCAP可谓4星、5星硕果累累,而此次测试结果却是2星、3星  相似文献   

8.
由于交通事故中侧滚翻事故的死亡率非常高,为达到车辆发生侧翻时对乘员的保护,充分考虑我国国情,2011年1月14日,我国正式发布GB26134--2010《乘用车项部抗压强度》国家强制性标准,明确对车身强度试验的准备和实施过程及要求,文章以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为主要内容,详细介绍了试验的准备和实施过程,并结合美国联邦机动车法规FMVSS216a提出了汽车顶部抗压强度法规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和行驶速度的不断提高,行车安全越来越重要。而在所有汽车事故当中,与碰撞有关的事故占90%以上。汽车碰撞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如何减少碰撞时对人员的伤害?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制定日趋严格的碰撞试验方法和标准。相信大多数的读者都没有见过车辆的碰撞试验,对国内目前乘用车所做的碰撞试验种类以及试验方法也缺乏了解。为了能让大家全面、细致、直观地了解关于乘用车碰撞试验方面的知识,笔者深入碰撞试验的第一线,在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碰撞实验室同事的帮助下,将目前国内所做的所有乘用车碰撞试验总结整理出来,与大家共赏。“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是目前国内在汽车碰撞方面惟一强制实施的标准,所有车辆都必须通过此项试验。自2006年7月1日开始又有两项碰撞标准将实施,分别是:“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和“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另外,还有一项推荐性标准是“乘用车正面偏置碰撞的乘员保护”,3、5年后很可能也会被纳入国标当中。除此之外,还有四项碰撞试验偶尔也会做,不过都是厂方的行为,主要是作为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的匹配试验和车辆研发阶段的性能试验。对于以上八项碰撞试验,本文都将从国内外情况、试验方法和考核指标三方面进行详细地介绍。  相似文献   

10.
C-NGAP 的前世今生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到底是一家什么机构7或者说到底是谁在对这个 C-NCAP负责?根据 C-NCAP 官网的介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是目前国内唯一具有独立性的综合性汽车科研机构,是政府授权组织制订中国汽车标准法规和参与国际协调的核心技术机构,在国内外汽车业界有很高的知名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深入研究和分析国外 NCAP 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汽车标准法规、道路交通实际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中国车型构成变化导致的总体汽车翻滚事故倾向性变化和中国翻滚事故造成的乘员伤害程度两个方面阐述了开展汽车翻滚安全性测试方法研究的必要性,并总结对比了全球的汽车翻滚安全性标准法规和评价规程。分析了中国汽车翻滚事故的环境特征、车辆特征以及乘员损伤特征,概述了目前进行汽车翻滚安全性测试的几种动态试验方法,由此提出了中国翻滚标准、评价规程研究以及汽车安全设计需要进一步提升的方向,以及开展中国汽车翻滚安全性测试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车辆正面碰撞中的耐撞性能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汽车在正面碰撞事故中耐撞性能,应用HyperWorks仿真软件建立了车辆正面100%碰撞有限元模型。后处理利用HyperView对B柱下端加速度、A柱上部最大折弯角、前围板侵入量以及前门铰链变形量4项重要评价指标进行仿真分析,以此评估正面碰撞中车体的耐撞性能。结果表明:B柱下端最大加速度小于3ms合成加速度72g的要求,A柱上部最大折弯角对乘员伤害程度在允许范围内,前围板变形云图小范围超出目标值,前门铰链变形量不影响碰撞后车门的正常开启,车体耐撞性能良好。类比2017年C-NCAP实车正面碰撞结果,表明仿真试验具有较高的可信性,为车体耐撞性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12版C-NCAP正面偏置碰撞速度与欧洲相同,对汽车耐撞性要求比以前更为严格。针对某车型重新匹配新型大尺寸变速器后导致正面吸能空间不足、正面偏置碰撞安全性能下降的问题,根据试验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正面车身结构优化。通过优化纵梁降低了整车加速度波形,减少了乘员舱的侵入量,使该车型能够满足整车安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蔡海  林淼  张新  胡林 《公路与汽运》2024,(1):1-10+16+161
为优化智能车辆感知视场,以中国交通事故深度调查(CIDAS)数据库中的事故案例为基础提取22种交叉口乘用车典型事故场景,在交叉口典型乘用车事故仿真场景中提取来车相对于主车的极限相对位置并将其转换为车辆安全通行下最小感知区域;为实现基于场景安全通行的智能车辆感知视场配置,建立场景安全通行需求的智能车辆感知视场配置框架并提出感知视场配置求解方法;在对感知元件进行功能建模后,使用视场配置方法求解场景安全通行下感知元件组合方案;最后使用感知区域覆盖率、目标有效感知率对该感知元件组合方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搭载该感知元件组合方案的智能车辆在事故场景中可满足安全通行要求。  相似文献   

15.
田农 《世界汽车》2006,(11):66-69
车辆安全性是顾客购买车辆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分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部分。主动安全是指汽车自身装置帮助驾驶员防止或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能;力被动安全是指汽车发生交通事故时避免和减轻车内乘员受到伤害和车辆损失的能力,实际上主要是撞车时的汽车安全性。PASSAT领驭作为上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应新版C-NCAP管理规则正面偏置碰撞速度提高到64 km/h的规定,分别对9款乘用车进行了2012版C-NCAP中正面全宽和偏置2种碰撞试验,通过对前排乘员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乘用车2种碰撞形态下的各性能指标值十分相近,头部、颈部及大腿是满分点,胸部压缩变形量和副驾驶侧乘员左侧小腿上部胫骨指数是主要失分点,两侧乘员的内侧大腿压缩力是可能失分点,为前排乘员约束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7.
新版C-NCAP评价体系在2018年即将推出,其中乘员保护的重要变化是侧面碰撞使用WorldSID假人,同时侧面碰撞的壁障也换成AEMDB大壁障。试验条件的变化对于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能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文章首先列举应对法规变化车身安全开发的关键点,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为侧面碰撞性能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外有关汽车内部凸出物试验的标准中均只将假人头部作为参考指标;而正面碰撞法规和C-NCAP(2021版)中均将假人的头、颈、胸、骨盆、腿等部位损伤值作为衡量汽车安全性能优劣的重要评价指标。本文通过滑台碰撞试验方法,对汽车内部凸出物试验测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假人的头、颈、胸、腿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是95th假人的骨盆位移量过大,造成假人下半身受到损伤更为严重。因此,本文建议乘用车内部凸出物试验测评方法中,应适度考量假人多个部位及其损伤指标,旨在不断完善我国汽车安全标准体系,进一步提升汽车安全性能,更好地保护驾乘人员的乘车安全。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交通事故卷宗、交通事故视频信息数据,研究机非混行交通环境下典型交通事故形态,构建了面向机非混行交通环境下的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场景,旨在针对我国较为特殊的机非混行环境下的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场景及测试评价方法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分析了自动驾驶测试场景的构建需求,建立交通事故数据筛选标准,得到133例可用于构建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场景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数据集;其次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行驶要求,对133例交通事故的发生地点、车辆行为、道路类型、环境光线等方面进行解构分析;最后通过聚类分析,建立了5类典型的自动驾驶测试场景模型,并分析了不同场景模型的关键要素,为实际道路测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广州本田奥德赛是C-NCAP所测试的第一款MPV乘用车。该车长、宽、高分别为4770mm、1800mm和1582mm,搭载排量为2354mL的汽油发动机。其安全配置情况如下:驾驶员侧和前排乘员侧均配置了正面安全气囊,前后排安全带均配置有预张紧器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