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车载定位和监控系统在我国车辆交通运输中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其在增加车辆交通运输安全性和防范超载超限运输的危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车载定位和监控系统以及在交通运输业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安全发展。文中主要分析了车载定位和监控系统中车辆跟踪、路线规划导航、信息查询、话务指挥以及紧急援助的主要功能及工作机理。  相似文献   

2.
自2010年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道路运输动态监控系统建设以来,道路运输动态监控系统在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建成覆盖全国31个省市四级架构的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目前对各运输企业在系统使用效果方面缺少完善公正的评价方法.本文重点研究了企业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评价方法,从评价内容、评价指标、指标权重等方面建立了企业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1月14日,交通运输部发出通知,要求9个示范省市的大客车、旅游包车和危险品运输车辆,于3月底前80%以上安装上北斗车载终端。6月1日后,凡未按规定安装北斗导航的车辆,不予核发或审验道路运输证。在"两客一危"车辆管理中的北斗车辆指挥监控系统属于北斗高精度应用,其工作原理很简单,即在管理车辆上安装北斗高精度定位终端,定位终端通过普通通讯手段(如CDMA、GPRS等)将车辆信息实时传输到指挥监控系统,从而对车辆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北斗高精度的应用,可以对车辆  相似文献   

4.
高速客运容易引发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从人、车、路、环境、管理等几个方面,对高速客运事故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驾驶员安全管理、加强全民道路安全教育、做好车辆的安全管理、加强对车辆运行情况的全面监控、完善和改善高速公路有关设施、加强对天气情况的掌握、建立多点快速抢救"绿色通道"等7条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自2019年1月1日起,各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不再为总质量4.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车辆配发道路运输证;对于总质量4.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车辆从事普通货物运输活动的,各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不得对该类车辆、驾驶员以"无证经营"和"未取得相应从业资格证件,驾驶道路客货运输车辆"为由实施行政处罚。2018年12月底,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部  相似文献   

6.
王亮 《人民交通》2021,(8):44-46
近日,卡车司机金德强因途经唐山市丰润区超限检查站被罚款2000元而自杀使"北斗"成为关注焦点,金德强被罚款原因是"北斗定位系统掉线". 4月8日,一位要求匿名的研究北斗应用的专家表示,北斗系统为用户提供导航信号,由北斗终端接收导航信号并进行定位,车辆监控型终端还须带有移动通信功能,以便将定位数据实时传送至车辆监控平台,由运输企业和交通运输监管部门对车辆运行状况和司机的驾驶行为进行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福建省交通运输厅贯彻落实《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2014年第5号令)现场会在永安市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近年来福建省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的工作,并对下一步重点工作作出部署。福建省交通运输斤副厅长陈岳峰告诉记者,2008年以来,福建省就开始探索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特别是5号部令出台后,全省各级交通运输部门积极作为,动态监管工作走在了前列。尤其是福建省永安市,"两客一危"车辆、半挂牵引车和12吨以上的重型载货汽车已100%安装GPS卫星定位装置,并建成运输企业动态监控平台11个。自2013年监控平台投用以来。永安市已经连续两年实现重点营运车辆交通事故零伤亡。  相似文献   

8.
道路清障救援车辆动态监管是道路清障救援行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和手段,通过掌握清障救援人员和道路清障车辆的实时动态,及时纠正道路清障救援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本文提出道路清障施救牵引行业动态监管需求,涵盖了行业动态监管需求和第三方监控要求,以期推进道路清障救援车辆第三方监管平台建设与应用,提升道路车辆清障救援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第三届全国交通运输企业管理杰出人物"评选活动于2011年6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国家有关部委领导、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领导为获得"第三届全国交通运输企业管理杰出人物"各奖项的优秀企业、企业家和杰出人物颁发了荣誉证书。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  相似文献   

10.
铁路安全管理预警评估与决策支持系统是基于“预防为主”的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取负向目标激励方法,通过安全绩效累计、撞线预警评估、第三方监督评价,强制整改验收等方法和措施,把安全信息管理的重点放到事故“苗子”的动态信息采集、定量分析以及信息深度的利用上,将安全管理过程控制的重点放到超前警示和适时监控上,使安全管理的重心前移,确保行车安全,实现运输安全有序可控。  相似文献   

11.
北京道路运输展,参展商使出浑身解数,带来技术革新产品,助推道路运输转型5月22-24日,第三届"北京国际道路运输、城市公交车辆及零部件展览会"(以下简称"展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戴东昌,中国公路协会理事长、原交通部副部长胡希捷,及交通运输部相关司局领导、行业协会领导及嘉宾出席了展会开幕式。本届展会由交通运输部主办,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中  相似文献   

12.
在疫情防控的缓冲之际,各行各业都在紧张地复工.交通运输也同样经受着考验,尤其危化品运输车辆,因其所运货物和车辆特殊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何把"老虎管住"、把"野马训服"?江苏省射阳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党委书记胡建国总结摸索出靠人、靠制度、靠科技,采取"七管齐下"的方法加强对危化品运输车辆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3.
<正>10月25-26日,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第十一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捷安杯"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员(学生组)职业技能大赛广东赛区预赛在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顺利举行。来自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等10所院校共计21个参赛队伍参加了此次预赛。此次预赛设有运营管理、车辆控制、信号维护三个赛项的比赛。预赛考核内容紧贴城市轨道交通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4.
继7月4日第五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正式启动,17日,全国交通运输行业"金龙龙翼杯"机动车驾驶员职业技能竞赛全国预赛培训实践走基层活动正式发车。即日起,全国各地将引起一场科技龙翼的风潮。五辆竞赛用车将历时四个月,奔赴全国20多个省份,围绕"安全驾驶、绿色驾驶、科学驾驶"三大主题,助力2013年道路客运安全年的全面建设。目前,竞赛车辆正稳步前进在一条条公路上,把先进技术带进客运企业,把安全送给每一位战斗在一线工作中的驾驶员们,把放心之旅融入每一位乘客的心里。  相似文献   

15.
综合     
密钥与安全认证服务将覆盖行业2月7日,国家密码管理局正式发文,交通运输行业密钥管理与安全认证系统通过国家安全性审查,可以正式面向全行业提供密钥和安全认证服务。这将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应用领域的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提高交通运输服务和管理中各参与方身份认证的可靠性和可信性,并为不停车收费、公交一卡通、车辆和船舶跟踪与认证、物联网应用中的标识识别等提供相关服务。这套系统的开通运行和服务将为行业信息化和智能化保驾护航,为各种服务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一般来说,道路客运企业经营中涉及的关键管理问题是公营车管理监控、安全过程监控和服务质量监控等管控问题以及营收的快速分解结算。这些工作在大部分企业都是通过人工操作形式完成的,效率不高。虽然一些企业在车站自动售票、车辆GPS远程监控、车站自动报班、智能调度和车辆维修等专项方面应用了信息化管理,但由于这些系统都是独立的、互不关联的,没有对整个企  相似文献   

17.
<正>2012年7月,交通运输部委托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承担行业第一个信息安全领域科研项目一"异构条件下交通运输行业可信安全环境和安全检测关键技术研究"的研究工作,成为行业体系化研究信息安全工作起始点。"在交通运输行业多重、异构、复杂环境下,有效落实等级保护制度,建立行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从安全管理上规范行业标准和要求,从安全技术上实现可信安全技术环境,建立相应的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动态监管及安全功能性符合性检测支撑体系,使  相似文献   

18.
宁夏交通运输GPS车辆监控调度系统平台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宁夏交通运输GPS车辆监控调度系统平台构建的必要性和平台建设的过程及平台设计思想等。  相似文献   

19.
班线客运     
《运输经理世界》2013,(7):15-15
部要求确保接驳车夜间畅行 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出通知,针对长途客运接驳运输车辆夜间通行难等问题,要求各试点省份交通运输系统联合公安交警部门强化动态监控,对于实施接驳运输的车辆,确保其夜间通行顺畅,高速公路收费站不得阻拦正常运营的接驳运输车辆驶入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20.
综合信息     
《西部交通科技》2010,(5):I0002-I0004
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遏制和防范道路客运群死群伤事故 近期我国多次发生道路客运重大交通事故,造成多起人员伤亡事件,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和国家安监总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交通运输、公安、安全监管部门以遏制群死群伤事故为目标,以落实客运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为主线,以强化企业对营运客车和驾驶员的动态监控为重点,坚持源头管理与路面管控并重,切实增强安全管理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着力构建道路客运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努力促进安全工作常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