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汽车零部件行业内的洗牌厮杀变得异常激烈,市场竞争格局已经悄然发生着变化,很多企业都陷入了经营困境之中。为了在市场上存活并且发展下去,汽车零部件企业必须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而这些仅仅依赖企业自身管理已经无法实现,企业必须选择出优秀的供应商携手去完成,实现双赢甚至多赢。本文以L公司为例,来谈谈汽车齿轮企业在供应商选择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2004年,中国客车行业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场增长率有限的情况下,中国客车业摸索着创新差异化、价格战以及品牌战的博弈之路。无论是领先者,还是落后者,都没有逃离市场振荡带来的危机意识,危机意识使客车行业变得更加坚强。关注客车行业的分析师们把经济学原理与客车行业结合起来,通过数理统计和经济学模型,从多个角度阐述了2004年中国客车行业生存、发展和竞争的现状。在这组特约稿件中提到的大部分企业是客车行业的前10名,代表了中国客车行业的主力。有利润的行业才是成熟的行业,有利润的企业才是优秀的企业,我们相信,用户市场更关注优秀的企业。用户市场也需要这样的参考。(吴永强)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企业经营过程中,营销管理对谁来说都并不陌生,因为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入发展的今天,大多数市场已经完全成为买方市场,企业想要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形成差异化,营销管理也不例外.针对客车行业的营销管理现状,笔者认为客车企业营销管理需实现6大转变.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历经多轮洗牌,电动自行车市场已趋于饱和状态,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不少企业陷入了经营困境。电动自行车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而这仅仅依赖企业自身管理已经很难实现,企业必须和优秀的供应商一起携手去完成,实现双赢甚至多赢。本文以A公司为例,来谈谈电动自行车企业在供应商选择中存在的症结,并给出治愈方案,期望对读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当前,对于客车制造企业而言,单单靠产品赢取市场已明显力不从心,做好市场服务,帮助用户解决运营难题成了更受市场青睐的选择。于是,市场服务成为客车行业新的竞争领地,各种售后技能竞赛和售后服务评选活动也不断在行业中涌现,客车行业迎来了从产品到服务的转型发展新时期。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过渡,在此背景下,国内客车行业首个独立服务品牌应运而生。前不久,“安凯大家园”服务品牌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发布,该品牌理念将客车业服务理念全面提升,开创了我国客车业品牌服务先河。  相似文献   

6.
魏霞 《城市车辆》2008,(3):23-23
艾里逊变速箱在城市客车这个快速增长市场2007年的全球销售量超过了14000台,这进一步巩固了艾里逊作为全球客车市场标准供应商及混合动力变速箱供应商的位置。艾里逊是中国市场第一大自动变速箱供应商,日本的五十铃和日野大型城市客车也正在采用艾里逊变速箱,并且在欧洲迅速成为混合动力市场的主导者。在手动变速箱占传统主导地位的一些市场,比如东欧和亚洲,艾里逊变速箱也收到了大量定单。  相似文献   

7.
客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50多年的发展,客车产业的发展逐渐成熟。由于国内该行业生产企业众多,同时跨国企业进入我国客车市场,致使该产业竞争更为激烈。本文运用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的五力模型,详细分析我国客车产业的竞争环境的5个方面:潜在进入者,供应商能力,购买方能力,替代品和行业内部竞争能力,从而对我国的客车产业的产业结构有了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崔莹 《商用汽车》2005,(3):29-31
每次谈到客车行业的进入与淡出,总免不了要言及竞争。对整个行业来说,竞争是一种历练,这种历练源于企业对市场危机的紧张与挑战,但同样也激发了客车企业永无止境的创新,造就了客车行业永不言败的精神。 中国的客车行业在近10年开放了市场竞争,打破了市场地域保护和部门垄断,开放的市场竞争带来了中国客车企业的高速发展。10年来中国客车行业的技术变革超越了10年前40年的发展,10年来中国客车行业的产值超越了10年前40年的总和,10年来中国客车行业的利润超越了10年前40年的全部……“大浪淘沙始现金”,竞争下的中国客车行业,正在用自己的步伐坚定地向前迈进。 2005年3月中旬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客车博览亚洲展览会,是客车企业2005年度重要的市场营销活动之一,我们将看到主流客车企业诚惶诚恐,竞相以创新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面向用户市场,这无疑是客车用户市场最大的幸事。我们相信,有条理的竞争,使这个行业更加成熟。                                  (吴永强)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客车行业关注焦点一直是"三龙一通",最新数据显示,"三龙一通"在大中型客车市场的占有率已经高达53%,与此同时,却仍有近百家客车企业在47%的市场份额中艰难求存。在这上百家客车企业中有不断的"退出者"如长城、美的等,也有不少的"新生力量",如上海申龙、中国重汽济南客车、泉州西虎等。在整个客车行业中不能忽视对这些中小型客车生产企业的关注,因为这些企业也属于中国  相似文献   

10.
近20年来,在国内客车市场快速成长、海外客车技术登陆中国的双重拉动下,中国客车企业不断嫁接海外客车技术,大力吮吸着先行者们在技术、工艺、管理、营销乃至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经验,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质与量的飞跃,走过了欧洲客车工业近半个世纪才走完的路程.从海外客车技术与中国客车市场的合作历史来看,中国客车行业需要海外客车技术的支持来实现快速发展,海外客车技术只有在中国客车市场上才能将其技术价值转变为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1.
客车市场在08年经历了不平常的一年,各企业的市场表现可圈可点,客车行业的竞争格局与去年同期相比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杨亮 《运输车辆》2008,(2):38-39
长安客车拥有长安集团资金雄厚的背景,但这只是其值得关注的一部分,毕竟在客车这种“窄”行业,由市场决定的产品、渠道、品牌、营销等多个因素并非单纯靠资金背景就能实现的,正因为此,才铸就了“三龙一通”目前的市场优势,而就算一汽、二汽等“大老板”,反而没能在客车行业占据头排。那么,长安客车怎样才能在客车行业获得成功呢?在与该企业领导层接触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竞争是客车企业力争上游的积极姿态,竞争使行业格局发生了变化。从今年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公布的天然气客车市场集中度位居行业首位,再到6米以上客车跻身前四,中通客车在竞争中实现了质的跨越,打破了"三龙一通"的旧格局,进入客车产业的"第一集团"。  相似文献   

14.
曲涛 《商用汽车》2007,(6):41-43
笔者进入客车行业是从研究高档客车开始的,目睹了中高档客车产业从充满希望到走向寻找希望的全过程.2005年,笔者就曾系统分析过中国高档客车市场的衰败原因和市场出路,而到2006年,高档客车企业中最后一个坚守的企业西沃也开始下延产品,加上2007年青年尼奥普兰全面进军旅游客车市场,高档客车企业又一轮战略调整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15.
张莹 《世界汽车》2008,(1):116-117
两年一届的世界客车博览欧洲展览会(以下简称欧洲客车展)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客车行业专业展会,也是中国客车企业了解世界的最重要窗口。近两三年,随着我国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客车开始在国际市场与欧洲客车展开竞争,并且逐步打进欧洲市场。透过欧洲客车展这个窗口,中国企业不仅可以了解客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杨亮 《商用汽车》2004,(11):34-36
客车行业有句老话,叫"客车七分服务三分卖",只有真正让用户满意了,产品才会有市场,有生命力. 近年来,虽然客车行业的发展比较快,但从市场竞争角度而言,整个客车行业已经开始朝着更为理性的方向发展.一方面,这种理性的运作方式在逐步完善;另一方面,车辆的购买者所选择的重点也开始从以前的价格、配置等简单层面的需求上升到了品牌信任、售后服务等深层次需求.与此同时,国内的一些客车企业为适应这种激烈的竞争,更多地占有市场,开始从过去单纯地搞价格战、配置战,走向服务竞争.宇通首先推出的客车"4S"服务,就是此类竞争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7.
文风 《城市车辆》2005,(3):20-20
客车市场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市场,受到诸如政策法规、宏观环境、用户条件、竞争格局、企业实力、技术水平等等因素的约束,怎样把握客车市场是客车企业、客车用户需要共同关心的话题,研究客车市场能够促进客车行业取得进步,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由中通车辆机械集团、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总公司和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组织的第二届客车市场研究会于4月10日在无锡召开,  相似文献   

18.
<正>引言客车行业是我国汽车工业近年来起步较晚、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2009年,中国客车生产企业有上百家,销量排名前50家客车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约为16万辆(L3.5m),客车生产企业形成了各具特点、面向不同需求层次的企业群。随着我国客车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出口市场的增长,我国客车生产规模进入世界客车业前列,我国成为世界客车的主要制造国和销售国;另一方面市场情况变幻莫测,近年来受到金融危机、铁路航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客车行业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客车生产企业如何能够把握未来市场变化的趋势?客车市场预测模型能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客车企业、客车产品和客车市场的发展与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息息相关,可以说客车行业的进步是国家经济环境不断优化的成果.另外,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客车行业更加稳健,也更加健康.2010年客车市场出现了久违的井喷行情,前3季度大中型客车累计销量达到10万175辆,同比增长29.03%(这是最近10年来的最高增幅),其中郑州宇通、苏州金龙、厦门金旅等9家企业已超过其2009年全年销量.  相似文献   

20.
在目前的客车市场上,最热的产品非校车莫属.各企业纷纷拿出最新研发的客车产品,蜂拥而至的校车产品让校车市场顿时从沉寂转为喧闹.在发展传统客车的同时,稳居行业第一集团的苏州金龙也加大了对这一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