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一头连接生产,一头连接消费,物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黄金链条。发展现代物流业正成为世界流行趋势,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呼唤中国物流升级加速。近一年来,国家主管部门对物流行业的政策出台进入了密集期。从2014年10月印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和《促进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到今年《物流园区互联应用技术指南》、《"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提升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促进传统物流行业转型升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11月14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汽车物流分会主办的"2016全国汽车物流行业年会"在厦门隆重召开。上汽红岩凭借其在汽车物流装备方面的优秀技术和领先优势,被年会评为"汽车物流行业优秀技术装备供应商"荣誉称号。2016年是汽车物流行业发展关键的一年。新GB1589-2016标准正式发布,与全球同步的中置轴挂车列车将成为商品车运输的标准化装备;交通部联合其它部委启动公路超限治理整顿  相似文献   

3.
正从被称为"物流业元年"的2011年起,至今已有七年,婚姻有"七年之痒",道路货运业在经历七年风雨发展路后,"痒",似乎在所难免。如何破解?且看—刚刚过去的2017年,对物流业而言感情是复杂的,蜕变的痛苦与新生的喜悦都比往年来得更猛烈些。自被称为"物流业元年"的2011年起,至今已有七年,婚姻有"七年之痒",行业经历七年风雨发展路后,"痒",  相似文献   

4.
正"过去一年中,物流业不仅飞速发展,也迎来了全产业链条资源融合的新纪元。在这一利好趋势之下,如何持续优化物流企业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获得感,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落到实处?32条切实建议给行业以启迪。"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2018年对物流业而言,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年物流企业跨界竞争、打破市场边界,这一年物联网、人工智能、信息化等技术与物流不断融合,这一年物流企业之间不断并购、重组、联姻,这一年若干个"第一次"将2018年视为新物流元年的起点。在2018年全国货运行业年会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贺登才采用数字归类法,把2018年物流行业的热点串起来并进行了全面回顾。  相似文献   

6.
观点     
<正>"营改增"问题铁路纳入"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的影响从"营改增"实施以来的情况看,大部分试点企业的税负呈下降趋势,但也有部分行业企业的税负不降反增,其中,物流业表现较突出。从企业的反映看,税负不降反升的主要原因是有些项目不能抵扣,不能形成完整的抵扣链。那么,把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物流行业税负状况能发生什么变化呢?广州物流与供应链协会秘书长江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营改增"范围进一步扩大,对物流行业税负的减轻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但效果不是很大,物流行业目前的税负状况不会有实质性改变。  相似文献   

7.
<正>设计合理、运行稳定的物流信息安全系统,来满足客户对贵重物品安全配送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双重推动下,传统物流逐渐被现代物流业所取代。"物流行业表面上看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实则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有人曾这么评价物流行业。当下,与物流相关的技术管理系统的开发在市场中不断推陈出新,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众多物流技术系统的研发精英在这个过程中脱颖而出,创新出许多有利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是冷链物流业快速发展的一年,整合加速,技术升级,冷链物流企业如何围绕专业化、精细化、品牌化开启变革之路?2018年是我国冷链物流业走向集群、联合的一年。这一年,冷链物流业发生的企业收购、并购、重组、升级,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这一年,中小型冷链物流企业纷纷谋求转型升级,拓展商贸、金融等综合供应链服务,提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致力于成为物流行业的阿里巴巴,线上做交易与管理,线下做实体的节点联接。"如果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哪些行业形成了巨大影响,物流业无疑是其中之一。移动的货物信息因为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而"活"起来。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使得物流业进发出新的生命力,也带来了发展的诸多"新型病毒"。如何准确把脉"互联网+",利用互联网平台重构物流企业,卡行天下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行天下")总裁钱钰给记者分享了她的  相似文献   

10.
正从曾经的肩挑背扛、日晒雨淋,到如今的"第三方物流"、"多式联运",重庆的物流运输正在经历着凤凰涅槃般的蜕变。可以说,重庆物流业正凭借着多式联运的力量,逐步走向快速发展的轨道,积极打造成现代物流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11.
交通运输是物流业的主体和重要基础,是物流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从现代物流业的角度研究建立交通运输标准体系,将有效促进交通运输行业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物流业,保障物流运输的安全快捷。本文在对交通运输行业物流发展的现状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确定交通运输行业物流标准的明确范畴后,通过对标准现状进行详细的梳理和分析,并从物流链的角度出发,按照交通运输行业物流活动要素和性质,建立了交通运输行业相关物流标准体系框架。论文最后总结了标准体系的特点,并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大数据时代,物流教育培训领域将如何发展才能适应行业需求?智能化场景培训或为变革的突破口。"我国物流业正处于产业地位的提升期、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形成期和物流强国的建设期。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统计分析显示,目前,我国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巨大,不仅供给总量不足,而且人员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究其根本,在于物流的教育培训远  相似文献   

13.
正"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交通运输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交通运输行业积极拓展服务领域、推进物流业发展,同时积极探索物流业集约化、智能化、标准化发展之路。港口和内陆港等物流链枢纽,是物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环节,相关部门在多式联运、信息协同共享、收费改革等方面科学谋划、笃力创新,努力提高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14.
广州是"千年商都",是全国对外贸易及货物流动最活跃的地区,物流行业规模持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对广州的现代物流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分析2020年上半年广州航空、航运、铁路、公路及邮政快递货运量变化及物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探讨了广州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的弱项和短板,并在物流枢纽与网络、产业集聚及相关支持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展望2019年,斑马技术将持续创新突破,为物流行业带来更多能够提升运营可视性、移动性及数据分析能力的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智领前沿"。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物流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物流行业要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加入WTO对我国物流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步伐的加快,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根据中美双方在1999年达成的WTO协议文本,我国将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陆续放开目前对外商在中国国内开办流通企业的一些限制。我国物流业在放开物流市场之后,资金雄厚、经验丰富的国外物流业的大量进入对我国物流市场有何影响,如何提高我国物流行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益,已经成为物流界讨论的热点。本文将就WTO协议中有关物流业的相关条款对我国物流市场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展开一系列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前景大好而任重道远"描述的正是当下我国道路货运业的状态。在经历了政策春风屡屡拂面后,下一步,道路货运业该如何通关升级?在密集利好政策、技术进步与模式创新的双重推动下,2016年我国货运物流业在降本增效上取得积极进展。2017年已经过半,货运物流业也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迎来更为广阔的市场机遇和优越的政策大环境,另一方面,由于积弊成疾,陈旧的"疑难杂症"仍未根  相似文献   

18.
正自2016年新版国标GB1589发布以及"9.21"治超行动实施后,我国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限超限重的规范与管理,也使得轿运车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国标一出,上汽红岩迅速响应,并推出了政府鼓励使用的中置轴车型。新车型一推出,安吉汽车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吉物流")便进行了大批量采购。那么,到底是什么给了安吉物流对红岩中置轴车辆的信心?为何置换车辆100%选红岩?  相似文献   

19.
正在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的发展新阶段,我国的物流产业正通过引入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新机制,做好转型升级"加法",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加快释放行业发展新动能。017年是我国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更是《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我国物流业仍处于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20.
<正>国务院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规划》发布后,全国掀起一股"物流热":政府推动加温、物流企业整合重组、物流业与产业联动加快、物流业的基础性工作扎实推进。但因为政府缺少管理物流经验,物流业涉及面广、职能交叉、协调难度大,所以,与其他九个"规划"相比,物流振兴规划推进速度不快,落实东西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