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汽车工业建基于商用车.商用车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驱动主力.近年来,在中国汽车市场总体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乘用车市场火热跟进的情况下,商用车依然保持了大于50%的市场贡献度.然而,2005年,商用车与乘用车的市场结构终于由不断的量变引发了质变.1~11月,全国汽车销量513.76万辆,其中商用车162.22万辆,乘用车351.53万辆,商用车对汽车市场的销售贡献度降为31.58%,商用车引领中国汽车市场的格局终于被打破.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1999年我国各类汽车出口量和商用车出口量仅为世界10大汽车生产国中相应数额最低国家的1%和4%,在商用车生产领域,除重型,中型载货汽车外,企业的生产集中度从总体来看相对较低;外资在我国商用车领域的进入程度也相对较低,因此,为了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以抵抗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我国商用车企业的重组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3.
纪鹏飞 《专用汽车》2012,(12):52-53
<正>过去的1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成就了中国汽车行业的飞跃式发展,中国的汽车市场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竞争舞台。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成长和不断被激发的市场需求,中国商用车领域的发展也逐渐进入快车道,中国的商用车市场已成为国内外商用车公司竞相逐鹿的最后一块蓝海。尽管目前经济的低迷持续影响着商用车行业,但中国商用车界的精英已意识到商用车行业无论是产品、技术、服务,还是市场、营销甚至是文化,在中国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且在不久的将来,市场需求的潜力将会不断被挖掘出来。  相似文献   

4.
于占波 《商用汽车》2014,(19):61-62
此次展示Xcient,现代汽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其在商用车领域的知名度。从观众对这款重卡的关注程度来看,现代汽车达到了预期目的。9月24日,在IAA 2014上,作为韩国汽车代表企业,现代汽车在以零部件为主的13号馆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发布了面向欧洲市场的首款轻型商用车H350,同时也在展台展出了H-1厢式货车和轻客,以及没有在欧洲销售的Xcient重卡。当天发布的H350是现代汽车专为欧洲市场设计的首款轻型商用车。  相似文献   

5.
2006年商用车市场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商用车市场基本状况从历史看,商用车一直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从1997年开始,商用车在国内汽车市场一直占据绝大部分份额,年均增速达10.5%,高于GDP平均增速。2003年,全国汽车销售439万辆,其中商用车(客车 货车)242万辆,占62.41%;2004年,全国汽车销售507.  相似文献   

6.
司康 《商用汽车》2006,(11):39-40
商用车市场份额下降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工业从商用车(尤指载货车)起家,2004年以前,商用车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主力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1998—2004年,国内商用车市场年均增速达14.38%,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其间,重型卡车年均增速  相似文献   

7.
我国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带来的是车用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其中商用车的生产资料属性以及单车高耗能的特点造成商用车燃油消耗量已超过了乘用车,商用车节能水平提升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美国商用车"超级卡车"政策进行梳理,研究财政激励政策在商用车节能技术发展的作用机理,从而为我国商用车节能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利用商用车质量、尺寸和发动机功率等主参数数据,研究分析了中国商用车(主要是载货汽车、牵引汽车和自卸汽车)的技术参数与指标及相关关系与特征。基于目前中国的商用车数据研究结果,提出商用车整车动力强劲度、轻量化度、整车轻量化指数的概念及评价方法,从整车角度,定量评价车辆的大小与质量水平,为汽车的轻量化设计提供了一个可比较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车工业从商用车(尤指载货车,因按新分类方法客车占商用车的份额不足15%)起家,2004年以前,商用车曾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驱动主力。1998年~2004年7年间,国内商用车市场年均增速达15.22%,高于同期GDP的平均增长速度(见图)。  相似文献   

10.
司康 《城市车辆》2007,(2):39-42
中国汽车工业从商用车(尤指载货车,因按新分类方法客车占商用车的份额不足15%)起家.2004年以前,商用车曾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驱动主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见图1),1998~2004年这7年间,国内商用车市场年均增速达15.22%,高于同期GDP的平均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1.
正众所周知,在中国20多年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商用车行业的合资、合作企业大都因产品曲高和寡而逐渐被边缘化。但有一家商用车合资企业,虽然在国内市场出道最早,却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就是底蕴深厚,深受用户信赖的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经过30多年在中国商用车市场的不懈开拓,南京依维柯又一次给我们带来惊喜:2019年12月27日,在商用汽车杂志  相似文献   

12.
辛木 《重型汽车》2008,(6):29-31
无论从重要度来讲,还是从价格来看,车桥都是商用车上仅次于发动机和车身(驾驶室)的三大核心总成之一。过去,国内商用车整车企业的发展战略是车身必须自制,发动机立足或争取自制,而车桥则一般采用社会资源。然而,随着近年商用车市场,特别是中、重型卡车市场竞争的加剧,为了在核心总成上不受制于人,国内一汽、东风和中国重汽等主要商用车企业要么投巨资、重兵布局发展自己的车桥业务;  相似文献   

13.
正在"疫情之后的2020中国商用车市场发展机遇"云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做了题为《从近年商用车产销数据分析疫情过后商用车宏观环境与市场走势》的嘉宾演讲。陈士华从近10年商用车市场变化情况、疫情期间情况、客观环境影响分析等3个方面,对近期和2020年商用车市场走势进行了概述和研判。他认为,短期来看,疫情的发展可能对商用车市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对我国商用车产业或将是一个机遇。  相似文献   

14.
江文 《商用汽车》2013,(1):72-74
江淮汽车所理解的品牌力是指品牌的综合力量,涵盖了创新力、产品力、制造力、人才力、营销力、服务力、管理力等。环顾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正处于奋力崛起的关键时机:技术、销量、效益、品牌力不断提升,在自主品牌占据绝对优势的商用车领域,外资品牌也正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力,试图改变市场格局。中国自主品牌商用车是选择卑微地存在,还是努力发出耀眼的光芒?中国商用车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的蝶变?中国商用车应以怎样的品牌形象屹立于世界?走过48年自主征途的江淮商用车,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创造了累计产销轻卡、重卡和客车底盘等各类商用车200余万辆的骄人业绩。江淮汽车人深刻地认识  相似文献   

15.
司康 《汽车情报》2007,(21):8-11
1.商用车市场将迎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 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工业从商用车(尤指载货车,因按新分类方法客车占商用车的份额不足15%)起家,2004年以前,商用车曾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驱动主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如图1),1998年到2004年7年间,国内商用车市场年均增速达15.22%,高于同期GDP的平均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6.
新闻     
中国商用车的先天优势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基础和脊梁的商用车,作为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商用车,其长期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统计表明,目前我国载货车的总品牌数为97个,其中自主品牌为88个,占全部载货车品牌的90%。国内载货车市场一直是自主品牌的天下,市场份额基本保持在90%以上,其主宰地位在短期内国外品牌是无法撼动的。50多年来,商用车始终是中国汽车市场前进的驱动主力。在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高  相似文献   

17.
司康 《汽车情报》2007,(5):23-28
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工业从商用车(尤指载货车,因按新分类方法客车占商用车的份额不足15%)起家,2004年以前,商用车曾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驱动主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如图表1),1998年到2004年7年间,国内商用车市场年均增速达15.22%,高于同期GDP的平均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商用车发展交流研讨会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陈一龙先生发出大声疾呼:商用车的轻量化并非仅靠材料轻量化而实现,还需要解决许多社会问题和技术问题。与欧洲汽车相比,中国乘用车重量高出5%~10%,商用车重量高出17%,这同时意味着更多的燃油消耗、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和更低的负载率。  相似文献   

19.
姚励 《时代汽车》2011,(1):100-101
"福田汽车2020"战略细化出台:至"十二五"末,成为中国商用车的领导者;至2020年,成为世界商用车的领导者;品牌价值翻两番,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级汽车品牌!即便是中国商用车市场的竞争日渐激烈,但丝毫不影响福田汽车的人气指数。元月9日,记者在福田2011商务年会上获悉,福田汽车销售商用车突破70万辆,销售数量连续两年全球第一。  相似文献   

20.
汽车轻量化是当前汽车制造行业竞相追求的目标,其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油耗、减少车主的开支,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汽车的灵活性舒适性有较大的提升。从实际应用来看,底盘的轻量化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有效途径。我国当前对于汽车底盘轻量化的研究可以分为三点:结构设计、轻量化材料、新工艺使用。本文便以轻型商用车底盘轻量化的研究与应用为主题,提出了实现汽车底盘轻量化的方法,以期为今后轻型商用车底盘轻量化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