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印发了《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信部联装[2017]53号,以下简称《规划》)。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有关方面对《规划》进行了权威解读。《规划》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做大做强中国品牌汽车,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路线上要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突破口,引领整个产业转型升级;措施上主要包括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行业内外协同创新,推动全球布局和产业体系国际化。具体讲,可用"一六六八"四个数字概括:一个总目标、  相似文献   

2.
《驾驶园》2017,(6)
正毫无疑问,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和消费国。4月25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联合印发公布了《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以做强、做大中国品牌汽车为中心,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当前,我国汽车产业面临怎样的发展形势?如何促进中国品牌汽车做强、做大,迎接"新汽车"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3.
<正>2012年7月9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2012年7月10日,国家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在北京召开该《规划》宣贯会,工信部苏波副部长对该《规划》进行了解读,与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讨论通过的《规划》有了一些变化。本期东方时评《工信部解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介绍工信部苏波副部长的解读主要内容。从2009年到2012年,全国25个示范运行的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计划,现只有北京、深圳、杭州三个城市至今达到千辆计划,其它试点城市均未达到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4.
新闻     
<正>工信部:启动面向2021-2035年的新能源汽车规划为了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信部在近期组织召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会,为下一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2012年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对促进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统领性作用。同时,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攻关期,需要立  相似文献   

5.
从2010年7月工信部颁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征求意见稿)》以来,有关各方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工信部等部门又经多次修改,终于在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在通读了该《规划》后,认为其中有的内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2012年3月2日,工信部发布的《环保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分析了我国环保装备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当前面临的主要形势,对"十二五"时期我国环保装备产业的发展进行详细规划。《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环境污染治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工信部公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将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为了更好理解和执行《规定》,工信部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人对《规定》进行了解读。问:《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答:《规定》共32条,主要规定了如下内容:一是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范围。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国发〔2012〕22号),《规定》第3条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相似文献   

8.
工信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于2010年7月发布,并征求了汽车制造企业、汽车零部件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意见后,经过适当修改已上报国务院批准。2011年6月27日,工信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调研的函》,  相似文献   

9.
《商用汽车》2012,(10):92
2012年5月7日,工信部网站发布《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将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列为"十二五"期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五  相似文献   

10.
拂晓 《运输车辆》2010,(8):I0051-I0051
2010年7月28日工信部网站消息称:根据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国家发改委编制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下简称《规划》)日前正式印发。  相似文献   

11.
辛木 《汽车与配件》2011,(43):31-33
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 1年-2020年,下面简称《规划》)就已完成草案的制定,目前正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相关部委征求意见,这个阶段结束后将上报国务院批准,据近期消息称,《规划》有望在今年第三季度适当时机正式颁布。《规划》的重点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2.
政策     
《汽车与安全》2010,(9):8-9
“新能源汽车规划”九月上报国务院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征求意见稿)(简称《规划》)已在汽车企业、行业组织及相关政府部门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13.
汽车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2020年2月,发改委、工信部等11个部委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2020年11月,国务院批准了工信部拟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在一年时间里,党中央和国务院针对同一类问题连发三个文件,是很少见的....  相似文献   

14.
正历经一年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印发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终于出炉,《规划》提出"力争经过10年努力,迈入世界汽车强国行列"发展目标。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贯彻实施《规划》,本文将围绕《规划》的核心内容和具体问题进行全面解读,以飨读者。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面临难逢的机遇为什么要制定《规划》?工信部装备工业司负责  相似文献   

15.
据悉,受工信部委托,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胶协)将组织开展《轮胎行业准入条件》(以下简称:《准入条件》)的研究制定工作。据介绍,中橡协将于7月底将《准入条件》上报稿报到工信部。工信部计划将于8月份正式出台《准入条件》。《准入条件》是在工信部2010年出台的《轮胎产业政策》基础上进行修改制定的,将新增对绿色轮胎、轮胎产品质量的具体标准要求,增加轮胎生产企业能源、资源消耗的具体要求,以及水污染物、大气  相似文献   

16.
《时代汽车》2011,(9):116-116
日前,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有关部委参与起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报告以及面向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七个《规划》正陆续上报国务院,9月开始对外公布。根据规划,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四个定位为支柱产业,三个定位为先导产业。七大产业链将引领中国在未来十年进入一个新的产业周期。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新能源规划由国家能源局牵头;节能环保规划由发改委环资司牵头;新材料与生物制药规划由发改委高新司牵头;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规划由工信部牵头;新一代信息技术由工信部与发改委共同制定。科技部等有关部委也参与了规划制定。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工信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制定并发布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已成为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物联网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编者的话     
<正>近期,工信部制定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年至2020年)》征求意见稿出台,引起了汽车行业广泛关注,目前正在征求意见。本刊东方时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年至2020年)〉征求意见稿述评》对这一规划进  相似文献   

19.
正2021年3月23日,工信部网站公布了工信部装备一司《关于拟撤销〈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和〈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车型名单的公示》。《公示》说: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关于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车船享受车船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74号)和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信部/科技部《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2017年第172号)、工信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18年第17号公告》等文件要求,  相似文献   

20.
车事荟萃     
《时代汽车》2011,(9):116-126
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9月公布日前,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有关部委参与起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报告以及面向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七个《规划》正陆续上报国务院,9月开始对外公布。根据规划,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四个定位为支柱产业,三个定位为先导产业。七大产业链将引领中国在未来十年进入一个新的产业周期。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新能源规划由国家能源局牵头;节能环保规划由发改委环资司牵头;新材料与生物制药规划由发改委高新司牵头;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规划由工信部牵头;新一代信息技术由工信部与发改委共同制定。科技部等有关部委也参与了规划制定。(摘自新能源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