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美经济增长乏力,世界贸易增长持续减缓,全球航运版图发生变化,集装箱、干散货和液体散货三大航运板块均显示出世界航运的重心由西方向东方转移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重点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陆水联运和港口业务合作,增加海运航线和班次,加强海运物流信息化合作。这不仅有利于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而且有助于促进我国沿海地区港口建  相似文献   

2.
正研究显示,招商局港口海外码头投资重点布局"一带一路"沿线,积极推广"前港—中区—后城"模式,主要投资集装箱港口和注重防范投资风险自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即原"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简称招商局港口)和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简称中远海运港口)  相似文献   

3.
我国沿海大陆海岸线1万8千多公里,岛屿数千个,具有开发建设深水良港的优越条件。除营口港每年有三、四个月的冰冻期外,其余港口都常年不冻,为发展我国海运事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建国三十五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海运事业的发展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经济政策,更进一步加快了港口建设和船队发展的速度,正向着海运事业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个以港口和船队为主体,港航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出现的堵航现象更多的是由于运输量大、航道能力不足引起的●要尽快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航道与港口设施,并与海运、铁路、公路有效连接●“十一五”期交通部用于内河水运基础设施的投资额将是“十五”期的两倍●政府推动内河港口建设走向市场应成为港口工作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港口和航运业的发展成就 中国对外开放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20年来,中国航运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拓展,国际海运、港口服务、及海运辅助服务等领域,开放程度逐步加大。 国际航运方面,改革开放20年国际航运得到高速发展。到1998年底,批准设立中外合资航运企业120多家,批准外国航运、船代公司在华设立代表处400多个,批准外国航运企业在华设立独资船务公司及其分公司70多家。我国已与54个国家签署了政府间海运协定和4个河运协定。中国已连续五届当选为国际海事组织的A类理事国。  相似文献   

6.
<正>澳大利亚两党首次在港口物流和基础设施投资方面达成一致。尽管前路漫漫,但是澳大利亚港口正驶入一个新纪元澳大利亚两党已经意识到没有港口流畅的集疏运体系就不可能有澳大利亚的经济和未来,在港口物流和基础设施投资方面首次达成一致。尽管前路漫漫,但是澳大利亚港口正驶入一个新纪元。澳大利亚是世界第四大航运大国,海运贸易总量占全国GDP的1/3,但是港口入海口建设5年前才列入首要建设议程,现在迫在眉睫的是港口  相似文献   

7.
《世界海运》2008,31(5):77-77
目前,我国海运已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海运事业的蓬勃发展需要一大批航海技术及其相关专业学科的优秀毕业生人才,航海专业人才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信息与资料     
关于港口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问题 港口的公用基础设施是指为多家港口经营企业提供服务的进出港航道、防波堤、锚地、道路、桥梁等设施。体制改革之前,沿海大港的这些基础设施都是中央直属或双重领导港口的港务局负责建设和维护管理的,因为它具有政的职能,这是历史形成的。但从一个企业的角度说,不论企业大小,没有为其他企业承担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责任。虽然交通部的规章规定其他港口码头企业的50%货物港务费用于这些公用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但从根本上说权责是不一致的,政企是不分的,资金使用不尽合理。港口政企分开后,这些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管理的责任,将全部转移到港口所在的地方政府,政府的重要职能就是为港内所有企业提供公用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9.
何业钢  丁莉 《中国港口》2009,(11):15-16,18
本世纪初.我国实施了将原来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和中央与地方政府双重管理的港口转为由地方政府直接管理的港口管理体制改革,随之我国港口行业即迎来了一个投资和建设的高潮。据统计.2001~2008年。我国港口及内河航道建设完成的投资额以年均28%的速度增长。与港口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港口产能大幅提高。在各地方政府“以港兴市”理念的指导下,全国沿海、沿江地带兴起了一股港口建设和开发热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入世后我国海运服务及港口建设方面的开放政策的介绍,就长江集装箱运输和港口发展的现状,分析入世后长江集装箱运输和港口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沿江集装箱港口发展的三个层次及定位思考。  相似文献   

11.
<正>韩国取得巨大经济成就中,海运与港口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促进国家海运业的发展,1976年3月,成立了隶属于当时交通部(现建设交通部)的副部级政府机构——韩国海运港湾厅(KOREA MAR-ITIME & PORT ADMINIS-TRATION,以下简称KMPA),主要负责海运事务、港口营运与港口发展的行政管理。同时,该机构还参与国家有关海运与港口政策的制订工作。 一、港口管理体制 在韩国,有由KMPA直接管理的49个主要港口。这些港口分为国际贸易港口(27个)和国内贸易港口(22个)两类。国际贸易港口为西海岸的仁川、平泽、大山、康津、江洪、群山和木浦,南海岸的釜山、莞岛、丽水、光阳、济州、西归浦、三千浦、忠武、高兴、奥浦、长承浦、马山和镇海,东海岸的蔚山、浦项、三涉、东海、墨湖、奥开和束草。这些港口在韩国的对外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建设、  相似文献   

12.
陈春 《中国港口》2001,(7):30-31
温州港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港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先后建成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7个.但目前的港口现状仍难以适应腹地经济发展和海运发展的需要,港口吞吐能力不足,深水专业化泊位少,受出海航道制约,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突出.温州港作为我国沿海20个主枢纽港之一,近年来吞吐量在枢纽港中名列倒数第二,在浙江省五大海港中也退居末位,其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已明显滞后于温州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温州市"十五"计划纲要提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港口为龙头,以七里港区为中心、小门岛港区为启动点,加大港口开发力度,奠定温州港从地区性港口向主枢纽港战略转变的基础.据初步估算,温州港"十五"期间计划建设的码头和航道等港口基础设施约需投入18亿元.加快温州港开发建设的关键是资金问题,仅依靠国家、省和温州市政府的财政补助和政策性贷款的投入来解决港口建设的全部资金是有很大难度的.解决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是目前温州港所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问题.为此,必须加快温州港港口投融资体制的改革,确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和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3.
郭宇 《中国港口》2008,(1):40-42
<正>在我国18400km海岸线和12340km内河航道上,分布着众多的港口泊位,承担着9%的国内贸易运输和85%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在众多的港口中,我国对外开放的港口已有140多个,与50多个国家签订了海运协定,有30多个国家近百家境外航运公司获准在中国港口开辟集装箱班  相似文献   

14.
8月15日,中国国际海运网与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联合发布我国首个“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其中,最具国际化竞争力的上海港位居首位,大连港滑落至第八位,而营口港和连云港则杀入十强。10月27日,发布排行榜的两家单位邀请“榜上有名”的多家港口参与“港口与港口城市发展”圆桌会议,希望群策群力,为即将于2007年1月出炉的2006年年终榜建言献策。中国国际海运网总裁康树春介绍说,这次排名摒弃以往的单纯以吞吐量对港口进行排名的手段,对各港口的吞吐量、码头建设、航道建设、吸引投资、航线数量等13个指标的数据进行了综合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港口融资现状与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 我国港口供需矛盾的现状2004年我国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已经达40亿t,集装箱吞吐量达6 150万TEU,这表明了中国已经成为港口业发达的海运大国。可是,利好的形势背后也隐含着一些事实,那就是,港口基础设施结构性矛盾突出、港口功能结构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16.
港口是国际航运的起点和终点,是国际航运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和物流平台。对于一个国家或城市来说,港口发挥的经济先导作用日益明显。近年来,海运国家纷纷加大对港口的投资与建设。本刊将从本期开始辟专栏介绍世界各主要港口的最新资讯与发展动态,以期为国际航运从业者及中国港口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内陆水运港口的绿色港口建设相比海运港口发展更为滞后,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在环保意识、相关政策规定、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规范等多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急需进行转型与升级绿色生态交通是今后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主要趋向,“发展生态交通应成为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战略国策”。生态文明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反映在航运交通上,就是要开展绿色低碳水运,节约港口能源与资源,降低港口的污染排放,承担起港口城市的社会责任,建设“绿色港口”。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中国港口、航运现状 中国是海运大国,也是港口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运发展很快,现有年吞吐量万吨以上的港口2000余个,其中对外开放港口达130多个,每年接纳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36000多艘船舶。至1997年底,我国江海主要港口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达到490多个,完成货物吞吐量近13亿吨,其中外贸吞吐量3.8亿吨。我国民用船舶已发展到32万艘,近5000万载重吨。从事国际航运的船公司有310多家,沿海运输的船公司1300多家,内河运输的船公司5100多家。目前我国从事国际海运的船队规模已达到2400多万载重吨,并连续4届当选为联合国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跻身世界航运大国的行列。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的集装箱船队,在世界20大班  相似文献   

19.
<正>一、重新落实体制改革的必要前提 长江航运体制改革的必要前提未能具体落实,是改革不能继续深入的主要原因,必须重新认真落实。 一要落实“长江干线千口国家计划开发的重要支流应列为国家航道,由国家统一规划建设”的政策,通过立法确定从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有固定比例的资金用于航道建设。在“九五”、“十五”期间,干线航道投入不少于两条平行铁路需要投入的资金。为确保航道正常维护,避免发生象1995年初碾子湾航道阻塞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类似问题,除养河费之外,国家应明令从各轮船公司向地方缴纳的营税中抽出50%用于航道维护。 二要多层次、多元化筹集港口建设资金,使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有稳定来源。将港口基础设施分为基础设施和装卸设施两部分。基础设施和装卸设施所需建设资金分别由政府、港口企业出资和筹集。 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政府出资与筹集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分为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两个部分,地方政府分别由省(市)、地(市)、县(市)政府的资金组成。长江重点港口,用于跨省区干线运输和对国计民生有重要影响与作用的港口,以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出资为主,地方政府为辅。为主是对基础设施建设所需主要设施的货币资金投入,为辅是以土地、征地拆迁、港区外公路、  相似文献   

20.
牙买加牙买加港口管理局是牙买加主要管理港口海运的政府机构,牙买加的主要港口有金斯敦、蒙特哥贝,安东尼奥等。近年来,牙买加的海运和港口事业发展很快,设备不断更新,港口吞吐能力有了很大的增加。金斯敦金斯敦港目前已成为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个举足轻重的世界海运中转中心。这个中转港是目前该地区设备最现代化的港口,优良的深水港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