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敏 《集装箱化》2002,(1):46-46
物流生产率(Logistical Productivity) 是衡量物流系统投入产出的效率指标,即指物流活动的产出(装运到卡车上)与投入(所需人工数量和使用叉车时间)之比.几乎所有物流活动的生产率,都能用包装所组成的货物单元来描述,如每小时有多少箱装入汽车、物流仓库或配送中心每小时分拣了多少箱货物等.物流生产率的高低,将受商品的种类的不同、商品成组化的程度以及信息传递的方式和特征的影响.它通常包括5项指标即:实际生产率指标、资源利用率指标、行为水平指标、成本指标和库存指标.  相似文献   

2.
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港口发展第三方物流及构建其物流信息平台(LIP)的必要性,对策三方物流企业LIP的开发方法和应用体系结构进行了探讨,从功能需求、系统平台及开发工具选择、数据库平台设计和程序实现等方面对LIP的开发过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物流统计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颖慧 《世界海运》2003,26(4):28-30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或地区,越来越依赖于高效、统一、反应快速的现代物流系统。本文试图从统计核算角度提出一些宏观统计指标,以衡量现代物流产业的成本效益,并构建了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详述了物流服务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王勇  邓旭东 《中国水运》2006,4(12):154-155
当前几乎还没有一套针对性解决企业物流信息系统评价的切实可行的原则与方法,从而使得很多企业在评估自身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状态时只能凭经验.本文通过对当今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评价原则以及评价指标,以使企业能评估自身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相对发展水平以及与其硬件发展水平的匹配性.  相似文献   

5.
稳定性是影响海洋港口物流柔性供应链运营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此背景下,构建了一个稳定性综合评估模型。该模型综合多种方法,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供应链稳定性评估体系中筛选出模型构建指标,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港口物流柔性供应链稳定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本模型对上海港外高桥港区10年间的港口物流柔性供应链稳定性进行评估,得出的稳定评估结果与实际结果完全一致,同时证明了本模型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传统货代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木益 《集装箱化》2001,(9):20-21,40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贸易投资自由化趋势的飞速发展,物流管理在概念上、手段上有了新的突破;计算机在物流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现代物流的管理已超出了对物品流动的管理,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全方位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经济效率。综合起来,现代物流具备了如下特征:物流全球化,物流目标系统化,物流组织网络化,物流经营市场化,物流系统柔性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7.
曾胜传 《珠江水运》2022,(12):16-18
由于防城港传统的散货码头物流运作系统效率较低,难以进行作业资源调度,所以需要对防城港散货码头物流运作系统进行智能化设计。首先关键环节是对防城港物流运作系统设施设备进行整体布局,对物流运作系统设施设备进行优化,使得新的设施设备能够适用于本文所设计的智能化运作系统。然后对防城港散货码头物流运作系统的软件进行智能化设计,设计散货码头智能化物流运作系统模型,对其各个作业过程进行设计,最后实现散货码头装车排队。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同时与传统的系统进行比较,可以得知,本文所设计的散货码头物流运作系统更加智能,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区域物流供给与需求的协调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因此,改善物流供需关系,促进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引领物流业高速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通过对辽宁区域物流供给与需求发展现状的调研,设计辽宁物流业供需指标体系,深入分析辽宁物流供给与需求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提出了促进辽宁物流业供需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物流业务过程可视化所需要的条件,提出了物流业务过程可视化TPC三角支撑结构,分析了三种指标对于物流业务过程可视化的支持作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如何提升这三项指标,以进一步创造适合进行可视化改造的物流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水运文献信息》2004,(10):29-29
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第一大瓶颈是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很低。今年上半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地区物流企业采用信息化系统进行管理的不到30%,即使采用了计算机管理的,功能也非常简单。主要问题是大多数系统的成本较高,而中小企业的起点很低:市场上缺少适合中小企业起步的信息系统,而多数开发商普遍认为,物流信息市场在低端不具备开发价值。物流是一个网络,是资源整合,一个企业物流信息化程度再高,而相关的运输、包装、仓储、分检等与之合作的企业没有信息化,彼此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