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确保预制装配式地下车站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稳定,了解预制装配式地下车站结构施工阶段的力学规律,以长春地铁2号线捷达大路站装配式车站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式,对预制装配式地下车站结构的施工全过程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顶部回填和水位恢复2个阶段对结构内力和变形影响较大; 2)丝杠设置、混凝土分层回填等特殊施工节点对拼装成环和侧壁回填阶段结构的内力和变形有较大影响; 3)通过将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分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何泉  陈真  杨义  齐如见  刘盛  房玉中 《隧道建设》2022,42(8):1491-1498
为解决矿山法施工铁路隧道二次衬砌拱顶易出现的空洞、厚度不足、裂缝、掉块等病害,以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胡家沟隧道为依托,采用拱部预制衬砌替换现浇衬砌的方法,研究拱部衬砌预制工艺、高精度悬臂侧墙施工工艺、拱部预制衬砌运输及拼装施工工艺和拼装配套设备,并阐述装配式衬砌在施工中需重点解决的技术难题及对策,如采用高精度衬砌模板台车解决接头直线度的问题、采用全环通长定位筋解决悬臂侧墙钢筋骨架稳固的问题等,形成一套完整的新型装配式衬砌拼装技术。经现场应用表明: 1)采用“拱部预制衬砌+侧墙现浇”的装配式衬砌施工技术是可行的,可以有效解决矿山法施工隧道拱部质量缺陷问题,提高拱部衬砌质量; 2)新型装配式衬砌采用“L”型榫接头及大球形接头,大球形接头较“L”型榫接头更易控制施工质量,更易于拼装; 3)通过采用拱部预制衬砌高精度定制钢模、高精度悬臂模板台车、悬臂侧墙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进行二次精调等关键技术,保证了接头施工精度,满足了拼装要求; 4)通过分析衬砌结构受力变形监测数据,得出隧道衬砌结构内力的受力变形规律; 5)新型装配式衬砌施工技术机械化程度高,施工过程中结构稳定可靠,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林放 《隧道建设》2022,42(3):430-436
为研究对装配式结构承载起到关键作用的拱顶接头力学性能,基于长春地铁装配式车站长期原位监控量测,对承受弯矩较大的拱顶接头进行整个施工期的力学行为分析,讨论拱顶接头应力、相对变形量以及相对转角随施工进程的变化趋势,分析拱顶接头在不同施工阶段的性能表现,并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 1)顶部构件落拱拼装成环刚开始,结构有一段时间的自适应期,接头应力和变形较大; 2)覆土回填以及水位恢复之后,接头所受轴力增大,应力和变形减小,对接头承载起到正向作用; 3)接头应力整体变化幅度不大,施工期间双榫接头的2个榫头依靠彼此的咬合作用承担外力,并表现出一拉一压2种不同的性质,施工结束之后最终都稳定在压应力状态; 4)拱顶接头整体变形较小,安全余量较大。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装配式地铁车站工程预制构件常因质量检验工作任务繁重且误差较大而造成质量不合格及无法精准安装的问题,将BIM+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地铁车站工程预制构件生产质量检验中,通过建立预制构件BIM模型与三维点云模型进行虚拟预拼装,检验加工精度,避免现场安装过程中因构件质量问题而造成浪费。运用灰色预测方法构建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装配式地铁车站多个预制构件拼装后的累计误差,并以此对虚拟预拼装检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 1)本次质量检验的7块构件加工误差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2)整环累计拼装误差为13.920 mm,其中,C1块与D块间拼装误差达4.150 mm,其他相邻块纵缝间隙均小于3 mm; 3)虚拟预拼装误差检验结果与GM(1,1)模型灰色预测结果拟合较好,最大偏差仅为0.407 mm。  相似文献   

5.
吴成刚  罗杰俊  林放 《隧道建设》2022,42(3):414-419
为研究装配式车站出入口环框预制结构受力,给出入口环框设计提供理论基础,首先,分析装配式车站预制环框从施工到使用各阶段不同的荷载模式。其次,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研究环框结构从施工安装阶段、覆土回填阶段到出入口施作完成阶段的受力特点。然后,指出预制环框结构同顶板结构之间凹凸榫槽在完成接缝注浆后,沿车站纵向形成整体,对环框受力较为有利;同时,预制环框结构与顶板形成整体后共同抵抗覆土阶段及长期使用阶段的各项荷载,可以满足装配式车站拼装施工要求及后期车站结构整体受力要求。最后,提供一种设置临时钢支撑的安全储备措施,并对其结构受力进行验算,确保出入口环连续拼装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城市核心区停车问题,提出井筒式地下车库自下沉沉井建造技术,充分挖潜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建设地下立体停车库。该技术采用“装配式+自下沉沉井”技术施工,将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和自下沉沉井工艺相结合; 采用工厂标准化生产预制片,质量可靠; 现场拼装,减少混凝土浇筑施工量,有效节约工期。整个沉井施工过程无放坡、占地小、无需大型设备、施工速度快、安全性高、噪音小,对周边建筑和管线影响小。该技术已在工程实践中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长春地铁2号线袁家店站施工工艺取得了重大突破。工人们将在工厂预制好的主体结构像搭积木一样一块块"搭"上基础,然后连接、加固,最终完成2阶段共24环(每环长度2 m)的装配式结构预制和拼装工作,这是国内首次将装配式结构预制和拼装用于地铁工程建设。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地铁标准站建设周期为14~16个月,采用装配式结构施工工艺可以缩短工期4~6个月,从而解决了地铁车站结构在1年内无法完工的难题。由于采用工厂化预制,所以不消耗木材,现场也基本没有建筑垃圾,同时,  相似文献   

8.
装配式混凝土桥墩在国内外跨海大桥、城市桥梁工程中已有大量应用,其预制拼装技术是桥梁工程领域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该文从装配式混凝土桥墩的实际工程应用出发,对其施工技术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针对预制桥墩连接处相对薄弱的特点,探讨了预制混凝土桥墩节段之间、预制墩身与盖梁及承台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构造特点,阐述了装配式桥墩主要施工工艺、检测技术及质量控制点,并介绍了传力可靠的新型装配式桥墩连接方式。研究结果可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桥墩连接构造的合理选用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提供重要参考,并对装配式桥墩未来的发展和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隧道工程建设质量,针对国内明挖隧道装配式结构发展不成熟问题,以新森大道隧道为依托对超大断面明挖隧道装配式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展开研究,同时建立适用于公路、市政超大断面隧道装配式明挖结构体系,即“全预制”“仰拱现浇+上部预制”,并提出结构构造厚度建议值及多道防水构造方案。通过分析总结和数值模拟得出: 1)“仰拱现浇+上部预制”4分割方案在回填工序下的结构力学响应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该分割方案在施工过程中,结构应力、位移以及连接部位接头的张开角等均满足规范要求,且具备一定安全储备; 2)结合依托工程,提出一种适应于超大断面明挖隧道装配式结构的“边墙安装—仰拱现浇—拱顶拼装—细部作业—覆土回填”的施工方法及步骤。  相似文献   

10.
预制混凝土节段箱梁胶接拼装架设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卓 《桥梁建设》2006,(Z1):48-51
广州轨道交通地铁四号线第7标段上部结构为预制混凝土节段箱梁,采用整孔拼装架设方案。介绍预制混凝土节段箱梁胶接拼装、整孔架设的施工方法,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结合荆岳长江公路大桥工程实践,介绍南边跨主梁短线匹配预制、逐段拼装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并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主梁运输、拼装阶段进行受力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宽幅箱梁采用分段预制、匹配制造、逐段拼装的方法施工,可以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减小混凝土受力期间的收缩、徐变变形,降低宽幅箱梁开裂的可能性;南边跨主梁运输、拼装过程中临时支座竖向相对位移控制在1cm内,主梁应力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2.
江帅  宋丹  赵振威  付开勇 《隧道建设》2019,39(6):1014-1020
为研究新型装配式衬砌技术及其配套施工设备的应用,基于北京地铁6号线西延07标工程,对装配式管片拼装设备的组成、功能进行简述,介绍新型装配式衬砌技术在项目的应用情况,对新型装配式衬砌施工技术及其配套设备的特点进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 1)采用装配式管片拼装设备,可保证隧道施工质量; 2)采用装配式管片拼装设备,在大幅度提高施工进度的同时,施工人员可减少2/3以上; 3)装配式管片拼装设备可实现小竖井始发,显著提高隧道施工的机械化及自动化水平; 4)新型装配式衬砌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预制箱涵在寒冷地区的地下通道施工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预制混凝土箱涵装配式结构技术,较深入地探讨了预制混凝土箱涵装配式结构在冻土地区人行地下通道中拼接、防水及拼装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提高预制混凝土箱涵装配式的设计水平具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横向铰接的预制装配式空心板结构,因其铰缝处比较薄弱,容易出现病害,严重影响桥梁耐久性和结构安全,无法满足高等级道路荷载标准。提出低高度、小跨径的密肋式工字梁、刚接小箱梁和槽型组合梁方案,从耐久性、经济性以及施工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选择合理的方案来替代空心板,以满足高等级道路小跨径桥梁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大力推行预制装配式建筑,桥梁下部结构的预制拼装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结合无锡市凤翔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对盖梁的施工方法进行介绍,通过对比分析各种施工方法的优缺点,最终选取分段式的预制装配式盖梁方案。介绍预制装配盖梁分段方法及详细的拼装流程,总结各步骤中的施工要点。预制装配式盖梁在无锡凤翔路高架桥中的成功应用可为同类工程盖梁结构选型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坏机理和预防措施,文中分析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机理,试配水泥混凝土预制面板混合料配合比,分析装配式路面的面层、基层破坏防治及面板吊装、拼装工艺要点,总结比较了3种不同的板间传力构造方式,重点推荐了板间传力杆系统,并总结提出传力杆系统的关键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预制工程中的内模板工程对小箱梁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均有较大的影响,相较于传统钢内模,聚苯乙烯泡沫(EPS)永久性免拆内模板具有诸多优点。结合依托工程中的20m跨径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的预制施工,对采用EPS内模与传统钢内模时小箱梁在施工工序、施工便利性和质量可控性三个方面的技术适用性进行定性对比分析发现,采用EPS内模工艺时的技术适用性更优;对采用两种不同内模时小箱梁预制所耗费的材料、人工及时间成本等方面进行定量对比分析发现,采用EPS内模可大大节省小箱梁的预制成本。因此,EPS内模非常适用于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的预制工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刘淑燕 《隧道建设》2019,39(5):795-801
为解决目前地下2层双线同站台换乘设计方案普遍存在的土建造价高、空间浪费大、换乘比例受到一定限制、车站前后区间交叉多、联络通道设置不方便、施工风险大等问题,通过对5、9、12 m 3种地铁车站站台层中间线路的左右中心线间距方案进行比选,选取12 m线间距方案为综合最优方案,扩大后的空间可设置设备用房或换乘站台;同时,根据实际换乘客流情况,选择合理的地铁线路左右线布置方案。通过实例分析可知: 通过采用新的布置方案,此类同站台换乘车站前后区间均可采用盾构法施工,不需要在区间设置竖向联络通道,从而可以减少明挖车站长度,降低车站和区间的综合造价,同时减少区间的平面交叉,降低施工风险;增设换乘站台的方案还可以增加车站同站台的换乘比例。  相似文献   

19.
箱梁预制节段吊装过程吊点应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箱梁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技术、体外预应力技术和先进架桥设备技术的完善和标准化,使我国箱梁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以苏通大桥7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箱梁预制吊装施工为例,对预制节段吊装进行受力分析。将吊装过程分为加速阶段、减速阶段、平稳阶段,重点研究加速阶段与平稳阶段的吊点应力,得出吊点应力随起吊加速度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田皓文 《隧道建设》2013,33(2):129-134
为减少重庆地铁大龙山车站TBM中板过站可能存在的变形、失稳或倾覆等风险,施工中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中板结构; 2) 临时支撑加固中板结构; 3) 控制弧形导台质量; 4)加强信息化施工。最终,TBM顺利通过了大龙山车站中板,车站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形和破坏。由此可以说明,TBM中板过站方案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