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多一 《船舶》1996,(1):4-8
本文首先对造船方法改进到造船模式转换作了简要的叙述,以壳舾涂一体化区域造船为特征的新的造船模式,对船舶设计提出了要求,文中着重探讨了新的造船模式下深化的生产设计与详细设计无论是在深度,广度,还是在设计程序之间的矛盾,最后笔者从造船模式转换的要求出发,从观念到方法上,对船舶设计模式应如何适应当今的生产需要提出了初略想法。  相似文献   

2.
高介祜 《造船技术》1995,(12):10-13
本文根据船舶总公司第二次缩短造船周期会议的精神阐述了转换造船模式的内涵、模式转换与深化生产设计的关系,以及当前在深化生产设计过程中必须重视的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3.
试论均衡连续的总装造船生产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根据生产管理的理论,结合转换造船模式的实践,初步论述了总装造船生产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试以生产线生产方式解释现代造船模式的生产组织形式,并提出了转换造船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配合船厂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和尽快转换造船模式,本文叙述了转换造船生产模式的必要性,强调提高主体技术水平是推动模式转换的动力,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生产线生产方式批量建造同类型船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以生产线生产方式解释现代造船模式的生产组织形式,并根据生产管理的理论,结合转换造船模式的实践,初步论述总装造船生产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技术在造船行业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对推进造船技术模式转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邵天骏 《造船技术》1995,(10):11-14
本文从船厂转换造船模式、缩短造船周期、强化生产管理、方便现场施工等角度,重点探讨了深化造船生产设计的几个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船舶工业转换造船模式与建立造船模式、与先进制造技术、与造船信息化、与体制机制、与员工素质、与经营策略六个方面的关系,指出正确认识和处理这六大关系是实现转模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造船模式转换对详细设计新要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多一 《造船技术》1996,(5):10-13,33
本文探讨在新的造船模式下,生产设计的深化与详细设计在深度、广度和设计程序之间的矛盾,并从造船模式转换的要求出发,从观念、手段等方面对船舶设计模式如何适应当今造船工程需要提出粗略想法。  相似文献   

10.
《船艇》1995,(7)
为贯彻总公司第七次工作会议有关缩短造船周期,增加生产总量,增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精神,我们必须加快深化造船生产设计,应用成组技术,实行区域造船,转换造船模式,为了有效地实现这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换,现制订了二年内基本到位的主要标志,作为整个转换造船模式的工作依据。基本到位的主要标志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日本大岛船厂的现代化管理和生产设计,为国内造船待业在转换造船模式和加深生产设计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国内个造船行业的动态,提出了造船模式转换的迫切性;阐明提高我国造船业竞争力的初步设想,认为发挥人材优势是其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叙述了转换造船模式的特征,并对加速转模提出了相应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基于并行工程的船舶设计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泰  王能建 《船舶》1999,(1):40-42
转换造船模式,目的在于提高造船生产率、缩短造船周期,降低生产成本,这需从船舶设计,造船生产和生产管理三方面综合考虑。本文从船舶设计角度出发,应用并行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基于并行工程环境的船舶设计系统模型,并对系统模型的各组成部分作了进一步的理论阐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世界造船中心从西欧移向远东和日本、韩国造船工业崛起一个重要原因,以及广船国际转换造船模式的成功经验,指出技术创新是振兴我国造船工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国造船企业现代集成制造系统适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适合中国特色的造船企业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模式,由现代造船模式和造船CIMS软件组成。并提出了中国造船企业建立CIMS的关键是在应用造船仿真系统的同时实现现代造船模式的转换。通过沪东造船集团按中国造船CIMS模式开发和应用造船CIMS的成功实例,阐述和证明中国造船企业建立造船CIMS的途径和巨大效益。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造船——中海造船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管理信息化理论,结合中海工业的造船实际,分析认为造船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对策是推进数字化造船,对转换造船模式,做大做强中海造船,形成中海造船核心竞争优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高效焊接技术不仅是造船行业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吕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建造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现代化造船模式转换中技术进步的增长点,而焊接机械化、自动化是提高造造船焊接生产率的主要手段,也是反映造船焊接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文中对国内外高效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和介绍,指出了国内外造船在高效焊机械化,自动化方面存在的差距及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国内外造船行业的动态,提出了造船模式转换的迫切性;阐明提高我国造船业竞争力的初步设想,认为发挥人材优势是其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0.
《船艇》2000,(6)
五、在前几年基本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造船模式的转换。 转换造船模式,是船舶企业加强科学管理的具体途径。根据原船舶总公司的要求,广船国际在1997年转模两年基本到位的基础上,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