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高雪氏病是一种较少見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代谢性疾病,由于缺乏葡萄糖脑甙酶,致葡萄糖脑甙在单核—巨细胞系统内沉积而致病。我国从1948年迄今已报导约30例,本文报告我院所见6例,均经骨髓、脾、淋巴结穿刺,涂片瑞氏—吉姆沙染色,Mallory氏染色,PAS染色而确诊。  相似文献   

2.
<正> 马凡氏综合征(Marfan’s Syndrome)是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导致骨骼、眼及心血管系统病变。1896年法国儿科医生Marfan氏首先描述一例5岁女孩,四肢显著细而长,命名为“细长肢”。1902年、Achard氏命名为“蜘蛛脚样指(趾)”。直到1931年Weve氏才提倡用“马凡氏综合征”这一名称。本病较少见,国内最早(1950年)  相似文献   

3.
颈静脉球体瘤为中耳的一种良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神经纤维瘤。国外报导较多,截至1968年达350例,国内报导不多。颈静脉球体瘤症状千变万化,病理观点也不统一。我们的  相似文献   

4.
结节性皮肤过敏疹,是皮肤过敏性血管炎的一种。临床上表现为多形态皮疹,病理上主要累及皮肤之小及中等大血管。鉴于以往对本类疾病的认识不足、临床误诊、漏诊不少,近几年来、随着免疫学的进展、本病似有增加趋势。兹就我科资料较完整的一例,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5.
早在1890年,澳大利亚人称此症为Pinkdisease。1903年Selter氐著文描述称滋养皮病。1914年Swift氐命名为红肿病(Erythedema)。1920年Wood氏在澳大利亚报告91例,Bilderback氏在美国亦有报告,Weston氏命名为“肢痛症”(Acrodynia)。此后报告者增多、1923年Feer氏曾  相似文献   

6.
<正> 原发性鼻窦脑膜瘸又称鼻窦异位脑膜瘤,比较罕见,国内外文献报告甚少,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报告如下,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患者晋××,女,15岁,于1980年3月27日以“左眼球突出外移一年多”之主诉入院。住院号:122512,患者于一年多以前,发现左眼球突出外移,始因不明,有时头昏,但不头痛,视物清楚,无复视,双鼻通气畅,近一月以来发现左眼球突出外移明显,来我院门诊,曾于左侧内眦隆起部穿刺,抽出血性分泌物,疑为“左侧筛窦血管瘤”收入住院。检查双眼  相似文献   

7.
<正> 嗅神经上皮瘤是一种发生在鼻腔的神经源性肿瘤,比较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报告如下,并就有关问题进行简要讨论。患者男,44岁,住院号134461,1981年4月28日住院。患者于半年多以前,曾以“头痛两月余”之主诉住西安市某医院神经科,按“前颅凹肿瘤”开颅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星形细胞瘤”,并行钴~(60)放射治疗4500r。出院时头疼消失,唯左眼球突出未恢复。半月多以  相似文献   

8.
<正> 原发输卵管绒癌在绒癌中较为罕见。1975年以前国外共报道过75例。国内曾报道两例,我院1970年收治过一例,报道如下。杜××,住院号3905,56岁,孕3产3。1970年4月12日以“不规则阴道流血、下腹痛二月余”主诉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1970年1月26日开始阴道出血并有凝血块,量时多时少,色有时鲜红有时暗红。2月16日阴道大量出血,估计约1000毫升。市内医院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一例42岁女性眼眶内化学感受器瘤,复习了文献中15例,并对恶性化学感受器瘤的诊断及眶内化学感受器瘤的组织发生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usiug polychondritis)是一病因尚不明的疾病。临床特点为全身软骨反复发炎,特别是感觉器官。最常受累的是耳和鼻软骨。喉气管软骨受累时症状危急,重则需要作气管切开。病人常以鼻阻塞,鼻背畸形、耳翼疼及变形、声嘶、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我院1981~1985年五年间,手术治疗乳腺癌170例,其中双侧乳腺癌10例(男1例、女9例)占5.9%,平均年龄46.1岁。属原发性双侧乳腺癌8例(占4.7%),属继发性(转移性)双侧乳癌5例(占1.2%)。第二癌灶距第一癌灶间隔最短10个月,最长41个月,平均27.5个月。指出双侧乳腺癌大多发生在绝经期之前的妇女;原发癌为先后发生者,第二癌灶多出现在第一癌灶治疗后的头2~3年。强调对患者有一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要进行对侧乳房的全面检查,术后2~3年内也要密切随访的重要性,警惕将对侧乳房发现的孤立性肿块误认为转移癌而放弃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2.
<正> Budd-Chiari综合征(B-CS)比较少见,但近年有增多趋势,常误诊为肝硬化等其他疾病,现结合我们所见9例报告、讨论如下: 资料来源为我院1962—1982年所见病例。9例中7例经下腔静脉导管和/或造影确诊;2例系临床诊断,其诊断根据是:有确切的门脉高压证据,同时又有明显的下腔静脉阻塞征象。  相似文献   

13.
<正> 多原发癌是1869年Billroth首先报告的,随着对恶性肿瘤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癌瘤患者的寿命普遍延长,因而,患者再发生另一个或多个癌瘤的机会也随着增加。1973年在意大利举行的国际多原发癌的会议上,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报告。截止目前,国内文献发表者不多。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工作者对多原发癌的足够认识,重视癌瘤病人的随诊,提高诊断水平,及时采取有效积极措施,所以临床上弄清二,三……癌肿是复发,还是多原发是很重要的。多原发癌的诊断,应具备以下四条标准: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了四例聚合性痤疮,患者均为男性,年龄为17~23岁。临床表现其型,包括粉刺、结节、脓肿、溃疡、穿通性窦道和毁形性瘢痕。三例分离出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本文简短讨论了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我院治疗的8例因服用含铅药物引起的医源性急性铅中毒病例,对其腹痛特点,诊断及鉴别要点,误诊原因等进行了讨论.强调对腹痛患者,为了及时做出诊断,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查体,掌握化验指标及腹痛特点。治疗方面除应用驱铅药物外应用中药利尿解毒,补气养血,通经活络,消除腹痛等配合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6.
<正> 本病命名历史和演变Hutchinson氏1896年首次报告一对双生女孩口唇有特殊的色素沉着。1919年Weber氏报告该双生女孩中一个因肠息肉引起肠套叠死亡,但两位作者都未意识到皮肤色素与肠息肉之间的联合关系。直到1921年Peutz氏方才发现一家族三代人中7例证实,3例怀疑此综合征,并著文报告,全部病例均见口腔内及其周围粘膜和/或皮肤有异常的色素斑,同时胃、小肠和结肠有多发性息肉,有些息肉有恶性变,确定了该病的家族性,命名为Peutz氏综合症。自Peutz氏报告后,文献上有类似的病例报告。1949年Jeghers等三氏收集证实的病例12例,未证实的9例,并报告自己病例10例,认为本病有下列特点:①色素沉着主要表现在口唇及颊粘膜,少数例亦见于别处皮肤;②除均有小肠的多发性息肉,胃及结肠亦可能有同样病变;③患者易发生肠息肉合并症,如肠梗阻,肠套叠及肠出血等。少数病例有恶性变;④本病原因未明,可能有遗传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我院20年来用球形截骨术治疗的55例膝内、外翻畸形。其中年令最小6岁,最大45岁。经过2~20年随访,48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作者在介绍手术方法的同时,总结出这种手术方法简便、安全可靠、一次截骨可同时矫正多种畸形以及不需要内固定等优点。特别强调手术适应症的选择、病人的年令、截骨部位及截骨平面的高低对手术效果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下颌瞬目综会征的典型病例四例,其中一例咀嚼时伴患侧垂直性眼球震颤。本征我国文献己报告12例,本文追加四例,共计16例,作者对其发病率作了统计。并对本征的历史、临床表现、发病率、病因学说、诊断与鉴别诊断、予后、治疗等结合文献复习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9.
产后心脏病远在1870年为Virchow氏所发现,后由Hull氏所命名。发病率约占全部心血管疾患的5%,屍检病例报告极少故援引本院一例如后: 患者系—27岁之女性,1958年5月14日8个月死产一胎后10日发现两下肢发凉,经15日后两足  相似文献   

20.
<正> 外伤性支气管损伤在胸部外伤中虽较少见,但常医各种原因而贻误诊断,给患者造成残疾。我所1983年以来收治3例主支气管断裂患者,报道如下。例1女,35岁,住院号164435,1983年10月25日以胸部外伤后70余天,胸闷、气短1月之主诉住院。70多天前被汽车压伤,两锁骨骨折,右5~9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昏迷,在其医院急救治疗后出院。后又出现胸闷气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