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我国大跨度桥梁事业的发展,对桥梁防撞系统的研究日益迫切,该文以湛江海湾大桥的柔性防撞系统为背景,对其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限于撞击分析的复杂性,文中结论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的日益改善,车流量日益增多,公路桥梁的负荷也日益增大,影响桥梁的长期安全使用,因此加强公路桥梁的预防性养护势在必行,必须重视。主要对公路桥梁预防性养护的必要性、水平的确定、时间的确定、实施等进行了探讨。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对桥梁的养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大跨度桥梁建设的发展,对桥梁防撞系统的研究日益迫切.以湛江海湾大桥的柔性防撞系统为背景,对其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限于撞击分析的复杂性,该文的结论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南孟溪大桥施工控制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各种大跨径桥梁的迅速发展使得对施工过程的仿真分析和控制日益重要。新南孟溪大桥主桥为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以其为背景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悬臂施工中影响预拱度的各项因素,通过合理的计算方法和理论分析确定了桥梁施工过程中在受力和变形方面的工作状态,使施工过程中各个节段梁体的立模标高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也为类似结构桥梁的施工控制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公路里程的延长,桥梁座数的增加,桥梁运营养护工作日益增多。桥梁运营养护检查,需要能接近桥梁结构各个部位的工作平台和通道。本文介绍了杭州下沙大桥运营养护检查设备的性能、结构特点及试验运行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蔡明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2):58-62,84,M0008
随着大跨桥梁的迅猛发展和对大跨桥梁施工、运营期间的健康状况的日益关注,大跨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及其理论、应用成为了桥梁工程界内人士研究和发展的热点。主要阐述了大跨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发展和概念、健康监测系统的组成、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理论进展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随着桥梁病害问题的日益突出,我国的桥梁建设已经进入新建和改造维修并重的过渡期,桥梁维修加固任务日益繁重。该文介绍了几种常用桥梁维修加固技术,相关经验可供业界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桩基施工技术与设计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岩溶地区桥梁桩基的设计理论、施工技术及处治方法的研究也日益重要。结合具体的工程实践,系统总结了岩溶区桩基设计理论应用及岩溶病害处理措施,并应用于具体工程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杭云峰 《交通科技》2012,(Z1):36-37,41
随着交通运输量的大幅度增长,行车密度及车辆载重的日益增加,现有桥梁中相当一部分满足不了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上的要求。因此,对桥梁结构的维修、加固和补强等领域的研究和工程应用已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文中以一个小型桥梁改造工程为例,论述了碳纤维加固技术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大力推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积极实旌,城市桥梁的景观设计日益摆在了人们的面前。该文概要地介绍了当前我国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内涵,介绍了国内外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成功案例及发展趋势,并对我国城市桥梁景观设计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庄元 《交通科技》2007,(1):120-122
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干线上建桥越来越多.跨江大桥对船舶航行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通过建立长江大桥水域通航环境危险度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各指标对安全影响程度的研究结论和专家调查结果.确立通航环境危险度评价标准.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实现对桥区通航环境危险度的综合评价.从而掌握桥区通航环境的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12.
实施过程评价是桥梁加固后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桥梁工程的特点,参考传统的后评价理论,对桥梁加固项目实施过程评价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建立了桥梁加固实施过程评价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为推动风-车-桥耦合振动理论和应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从分析框架、气动干扰、评价准则和大跨桥梁设计荷载4个方面系统梳理风-车-桥耦合振动国内外学术研究进展和热点前沿,并探讨研究不足和发展趋势。分析系统方面,首先从风作用模拟、耦合关系角度综述风-列车-桥分析系统由简化到精细的研究历程,然后沿车辆元素的精细研究历程对风-汽车-桥分析系统研究进行综述。气动干扰方面,从结构模拟精细程度、特殊工况、干扰对象等角度综述研究进展。评价准则方面,分别综述汽车和列车评价准则由简单到复杂、由确定性到不确定性的发展历程。大跨桥梁设计荷载方面,分别从现行多国规范和理论研究2个角度对大跨桥梁风和汽车荷载研究进行综述。综合分析表明:分析框架过去处于并将一直处于从简化到精细的过程中,元素模拟的精细化及相应耦合关系的重构推动分析框架升级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气动干扰研究的干扰对象逐步增多,模拟逐步细致,数值模拟理论和风洞规模、试验测试设备及技术是限制其发展的关键因素;车-桥系统评价方面,主体结构和系统安全是评价的基础层面,附属构件和功能性的评价将越来越受到重视,且评价将由确定性向可靠性发展;大跨桥梁设计荷载方面,汽车荷载将由简单套用中小跨径桥梁设计荷载的方式,逐步过渡为考虑地区荷载特性、行驶行为等复杂模式,风和汽车荷载组合时的工况设置、计算风速的确定、荷载叠加准则、分项系数和组合系数等方面都有很大细化和深入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桥隧连接段属于道路环境突变段。研究表明在道路环境突变段所产生的交通事故多为恶性事故,为了改善桥隧段的行车安全,利用模糊理论的相关方法来评价桥隧段行车的安全性,并在计算隶属函数隶属度的时引入人工神经网络的相关理论,避免了确定隶属函数时的主观性和模糊性;在方法类型的角度,使用模糊理论来评价桥隧段行车的安全性,在评价时使用了多个层次、多个因素的分析方法,在解决道路行车安全评价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使得评价更趋于精确,客观。  相似文献   

15.
与普通公路桥梁养护检查相比,跨铁路桥梁评定的检查复杂度、难度更高,投入的养护资金也更多.依托某跨铁路斜拉桥工程,采用无线传感技术便捷部署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实现快速、低成本的桥梁状态评估,为桥梁养护维修提供客观依据,从而有效降低跨铁路桥梁定检频次,实现更精准的检测资金分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道路的快速化改造工程越来越多。由于新建道路设计时速及标准均有提高,既有现状老桥的防撞护栏等级已经不能满足新建城市快速路标准的要求,需要对现有老桥防撞护栏进行提升改造。以宿迁市迎宾大道二期快速化改造工程为例,介绍了现状运河文化桥老桥防撞护栏的提升改造设计方案,并采用屈服线分析和强度设计理论及非弹性分析方法进行了计算分析。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期为类似的现状老桥护栏提升改造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规模不断增加,大跨径和钢结构桥梁的大量使用,在摸索和不断创新中桥梁理论和施工工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被推广使用。大跨径桥梁受益于钢结构的较大刚度,因此也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桥梁中。桥梁技术的不断进步要求桥梁检测技术也需要根据桥梁特点进行不断创新,检测和评估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桥梁的使用寿命和桥梁的使用安全性。对日常常用钢结构进行分析,以实际检测为例,通过对实际应用中的常规钢结构桥梁病害检测分析来说明检测评估的基本方法,根据检测相应结果对桥梁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8.
与常规地震动激励的情况相比,跨断层地震动作用下桥梁结构具有更复杂的动力响应、更大的地震需求以及更严重的地震损伤。伴随着川藏铁路等超级基础工程的开工建设,越来越多的桥梁具有跨越潜在断层的风险,相关研究亟待开展。从跨断层桥梁震害出发,首先阐述了近/跨断层地震动的基本特性并介绍了相关模拟方法,然后综述了跨断层桥梁抗震分析理论、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等研究的相关进展,进而归纳了考虑跨断层地震动作用的应对策略。结果表明:现有的跨断层地震动模拟方法合理可行,但存在一定的应用条件和改进空间;跨断层桥梁研究对象大多为中小跨径梁桥,其地震响应和损伤破坏模式受断层类型、跨越位置、跨越角度、永久位移等多因素影响;针对跨断层桥梁的减隔震和防落梁限位措施等技术得到初步发展。最后展望了未来跨断层桥梁抗震研究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发展更为精确、高效的跨断层地震动模拟技术;开展大跨径桥梁的跨断层振动台台阵试验及倒塌数值模拟研究;突破跨断层桥梁振动台台阵试验技术瓶颈;明确跨断层地震动参数对不同类型桥梁结构地震损伤机理的影响规律;进一步发展相应的减隔震技术、防落梁措施以及韧性防控技术,并进行试验验证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公路和桥梁是交通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应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为了评价桥梁与公路系统视觉安全方面的协调性,保障交通安全,从道路使用者的视觉特性入手,深入分析桥梁与公路视觉安全协调性的各组成要素并建立三维动态仿真模型。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研究桥梁与公路视觉安全协调性构成的要素,确定桥梁与公路视觉安全协调性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评价因子,提出以桥梁和公路视觉安全为评价尺度的桥梁与公路视觉安全协调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该文对某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进行静力性能分析和相关的验算,并将分析、验算的结果与规范的要求进行对比,从而判断其在现行的荷载作用下是否足够安全,并对其进行承载能力评价以保证该桥的长期稳定运营,可供同类桥型的分析、验算与评价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