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散热器设计所需要的基础技术参数 1.散热器设计工况点的确定和校核点的选择汽车拖拉机用散热器的最苛刻工作条件在下述两种情况发生 (1)低档全负荷,爬坡或重载,发动机在最大扭矩点附近工作。 (2)最高档全负荷,发动机在额定工况点附近工作。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某重卡为研究对象,重卡由于行驶路况复杂、环境恶劣、载货量较大,在夏季高温天气存在散热能力不足,发动机"开锅"现象,导致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现使用KULI仿真软件进行分析,对冷却系统部件(散热器大小、风扇尺寸)进行整改,并进行整车热平衡试验满足发动机在扭矩点和功率点极限工况下许用环境温度,解决了发动机水温过高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重型汽车的发展,发动机功率也越来越大,随之匹配的变速器输入扭矩也越来越大,随之带来的问题经常出现——因为油温过高而使变速器工作失效。主要表现为机械直接损坏,如橡胶密封件的老化和同步器摩擦片的烧蚀等,造成泄漏、润滑不良、脱挡或卡挡。重型汽车变速器对散热器散热功能虽不像发动机对散热器散热功能要求那么高,但是在一些特殊工况和一些大功率变速器上采用散热器已变得非常紧迫和必要。一、散热器的构造散热器是由冷却用的散热器芯  相似文献   

4.
散热器散热能力的评估需要压降-流量曲线和换热量-流量曲线。传统方法只是选定某个工况分别评估两条曲线,甚至仅仅选定某个工况点的压降值和换热量值。文章介绍的新方法是定量地将两条曲线关联起来评估散热器性能。此方法更具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有助于通过零部件数据分析来设计发动机冷却系统,节约开发成本和时间。  相似文献   

5.
斯太尔水泥搅拌车,为了方便地直接从发动机取力,采用了从发动机前端取力的方式。为此,需要将发动机前端的散热器开一个小口,以便取力轴穿过。而散热器开口后,损失了一部分散热面积,使得散热量减少。为了满足汽车发动机的散热需求,需要对开口散热器进行结构上的改进,并从冷却风量方面来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开口散热器是在原来散热器的中下部开一个110×110的小口,这部分的迎风面积虽然仅为整个散热器迎风  相似文献   

6.
斯太尔水泥搅拌车,为了从发动机前端取力,需要将发动机前端的散热器开一个小口,以便取力轴从这里穿过。散热器开口后,损失了一部分散热面积,使得散热量减少。为了满足汽车发动机的散热需求,提高其散热性能,需要对开口散热器进行结构上的改进,并从风扇角度来提高其散热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后置发动机商用车的多风扇-冷却模块匹配问题,以路试满足散热要求的中冷器、散热器和单个风扇串联布置的冷却模块为基础,利用散热器和风扇的风洞测试数据,对中冷器、散热器和多个风扇组成的不同冷却模块方案进行匹配分析。结果表明:在传统中冷器-散热器串联布置方案中,依靠增加电动风扇数量对散热性能提升的空间有限,难以满足散热需求;中冷器-多风扇,散热器-多风扇的分布式布置方案满足发动机标定转矩点的散热需求;在标定功率工况时,中冷器-风扇模块能满足散热需求;而通过进一步改进散热器和增加电动风扇的数量,散热器-风扇模块也可以满足散热需求。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后置发动机商用车的多风扇-冷却模块匹配问题,以路试满足散热要求的中冷器、散热器和单个风扇串联布置的冷却模块为基础,利用散热器和风扇的风洞测试数据,对中冷器、散热器和多个风扇组成的不同冷却模块方案进行匹配分析。结果表明:在传统中冷器-散热器串联布置方案中,依靠增加电动风扇数量对散热性能提升的空间有限,难以满足散热需求;中冷器-多风扇,散热器-多风扇的分布式布置方案满足发动机标定转矩点的散热需求;在标定功率工况时,中冷器-风扇模块能满足散热需求;而通过进一步改进散热器和增加电动风扇的数量,散热器-风扇模块也可以满足散热需求。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一种用于校核发动机冷却系统散热能力的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发动机工作所需的散热量,进而推算所需散热器的散热面积,然后通过数据比较选择合适的冷却系统。  相似文献   

10.
汽车散热器是汽车冷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其内部的冷却液和通过其表面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来降低冷却液温度,防止发动机过热而损坏,文章主要在整车环境条件下研究散热器在不同转速和不同迎面风速时的散热能力大小,并构建冷却液流量、散热器表面风速场及散热器散热系数的整车散热器散热模型。  相似文献   

11.
王魏 《重型汽车》2012,(3):21-22
1 概述 散热器本是水冷式内燃机冷却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一般是由水泵、散热器、节温器、冷却风扇、风扇电机、电机开关、护风罩等部分组成,发动机在工作时机内的温度很高,所以为保证其能够正常工作,必须对其进行冷却.散热器的作用是利用冷风(既可以是汽车行驶时迎面流动窄气造成的冷风也可以是冷却风扇提供的冷风来冷却发动机高温零件加热的发动机冷却液.近年来,随着我国重型汽车的发展,发动机功率也越来越大,随之匹配的变速器输入扭矩也越来越大;随之带来的问题是经常出现因为油温过高而使变速器工作失效.主要表现为机械直接损坏,如橡胶密封件的老化和同步器摩擦片的烧蚀等造成泄露、润滑不良、脱档或卡档.虽不像发动机对散热器散热功能要求那么高,但是在一些特殊工况和一些大功率变速器上采用散热器已变得非常紧迫和必要.  相似文献   

12.
国产一些旅行车或改装小汽车,为满足外部美观,常用减少散热口的方法,结果导致散热效能降低。如一台“松辽”旅行车(面包车)发动机行驶中经常发生水箱“开锅”.经查发现该车装用的是BJ212车型用的55kw发动机,其面罩进气口相对BJ212车散热器进气口小,且在散热器前部又装有一个制动助力器,影响了发动机的散热性能,使用一段时间后,易形成发动机过热。为此采用如下方法治理:1.在该车散热器下部装一抽风斗,增加进气量(这种方法适用前置发动机车辆)。安装位置见图1a点,抽风斗形状见图2。2在散热器前部安装一电子扇(进口轿车常…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重型汽车动力装置(发动机附件)冷却系统设计中的主要成就:散热器、中冷器、膨胀箱、护风罩、导风环等的设计与经验数据,通过对散热器的计算分析,认为增加散热器的正面面积和散热片(带)散热管的数量来提高散热能力,比增加散热器厚度来提高散热能力的效果好得多,为此本文提出了提高空气散热效率,提高空气对流传热系数,增加空气传热面积的措施,可供这方面的设计人员、应用维修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轻型汽车用散热器也因同型各类汽车的发展而需求量越来越多,对其性能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诸如: 1.要有较好的散热性能。在汽车满载、发动机处于最大扭矩、环境恶劣,以及较长期运行的情况下,仍能正常散热。 2.要有紧凑的结构。须体积小、重量轻、价格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水泵流量对整车冷却系统的影响,建立发动机GT-POWER模型和整车冷却系统GT-COOL模型,同时利用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并求取发动机热边界条件和散热器换热特性参数。建立散热器三维几何模型,利用CFD方法求取散热器的流动特性参数,将发动机模型和散热器模型在STAR-CCM+中耦合成一个系统,模拟整车冷却系统的工作过程。以某农用车的冷却系统为例,通过仿真求得其水泵流量在0.8 kg/s时散热器散热功率达到最大值10.489 k W,且发动机燃烧室壁面温度为523 K,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水冷发动机与风冷发动机的结构区别主要在于冷却系统。风冷发动机的冷却方式为:与摩托车对流的空气吹拂发动机上为扩大散热面积而与气缸头、气缸体设置一体的散热片,由散热片将发动机燃烧产生的热量带到空气中,实现热交换。这种冷却方式结构简单可靠,但受发动机结构和工艺限制,不能满足各工况条件下的热负荷需求。相反,水冷发动机由冷却液循环带走发动机燃烧产生的热量,可根据需要对发动机各个部位进行冷却,合理分布发动机热负荷。相对风冷发动机而言,水冷发动机具有使用寿命长、功率大、燃油消耗低、排放低、噪声小等优点。水冷发动机在气缸体、气缸头中设计有循环水道,冷却时利用水泵将冷却液从散热器的出水口吸入并加  相似文献   

17.
混合动力系统较传统动力总成系统增加了电机、电池,使发动机工况点可以在发动机、电机、动力电池限制范围内进行优化,以提高燃油经济性。以优化整车燃油经济性为目的,得到所有可运行工况点发电、助力工作模式下的等效燃油消耗率。等效燃油消耗率为非线性离散数据,为保证标定数据有效、整车系统的稳定性,给出基于等效燃油消耗率的发动机工况点标定数据修正原则,最终得到混合动力系统扭矩分配的标定数据。通过合理标定扭矩分配,达到优化发动机工况点落点以提高整车经济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节能与环保的要求不断提升,车用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满足最大散热需求,还要能够优化分配流量,满足不同冷却系统零部件在不同工况下的需求。文章基于AMESim模型对某款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对不同的发动机出水口的零部件进行匹配校核,找到合适的出水口零件,使发动机冷却系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混合动力车辆热管理系统是确保车辆电机、电池、控制器、发动机处于最佳工作温区系统,并在极限工况下处于许用工作温区的系统。文章以某在研混合动力车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电机、电池、控制器和发动机的散热需求进行分析,设计了覆盖三温区的热管理系统循环回路。文章基于一维仿真软件Flowmaster和CFD软件STAR-CCM+对系统在设计工况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确保各单元在设计工况运作时散热良好。文章对充电时热管理系统对电池降温需求的响应速率进行了分析,以防止充电过程中热累积引起热失控的发生,并提出了影响响应速率的关键因素和改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汽车发动机运转时内部温度非常高,汽车的散热系统就承担了将多余势量散发出去的重任,而作为散热介质的防冻液(又称不冻液)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只有合理地使用防冻液才能保证发动机在最佳工作温度下长时间无故障工作,保护汽车的散热器、水泵和散热管道不被锈蚀,从而延长汽车发动机的寿命。现在正是最寒冷的季节,不知车主们是否注意了从防冻液入手保护好自己的爱车?[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