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空间有限元网格自动生成算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空间有限元网格的自动生成算法。首先利用体元-等分线的相关关系找出空间任一实体的中面,然后利用中面将实体划分成可再剖分的点、边、面子区域,再利用中点剖分法将这些子区域剖分成六面体,最后利用超穷映射的方法将这些六面体划分成最终的有限元网格。从而实现了整个部分过程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2.
利用映射法生成全四边形网格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网格疏密过渡难,二是自动化程度不高.模板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第一个问题,文中介绍了它的基本思想和几种在正方形亲单元内部构建模板的思路.另外,为了提高网格生成的自动化程度,文中通过节点尺寸参数的定义自动完成网格的疏密布置,而且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实体分组信息自动形成的算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传统的三角网格生长算法和数据点渐次插入算法,改进了带约束的动态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进一步得到了优化三角网格的动态三角剖分算法,改进了以往三角剖分算法必须知道所有顶点后才能进行剖分的缺点,并引入合理的约束边插入算法,使得最终三角网格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4.
对数值分析对象的(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剖分是前处理技术研究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后续计算模块以及后处理模块功能的实现.文中以导入的STL文件为输入数据,通过有限差分的方法,将原有的线框模型划分为网格模型.针对网格剖分过程以及显示过程出现的问题,开发了用于自动处理STL文件孔洞以及奇异点问题的错误诊断与容错系统,提出了用于网格显示的表面网格和网格偏移算法.  相似文献   

5.
以VC++为平台,利用四面体网格生成接口软件TetGen,研究了单箱单室变截面箱梁的高质量四面体网格生成方法。用多连通平面多边形面片描述横截面、用字符串函数描述箱梁截面上各特征点的坐标变化规律,将平面横截面面片映射为空间横截面面片,再自动生成相邻空间面片的连接面片,从而获得箱梁的空间多面体。利用四面体网格划分接口软件TetGen对箱梁空间多面体进行四面体网格剖分,自动生成高质量的四面体网格;通过将网格数据写为inp文件导入Abaqus软件进行可视化检查和有限元计算验证了网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NURBS的船体曲面自适应三角网格剖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面向曲面的三维船体性能计算和真实感图形显示问题,应用NURBS曲线、曲面理论,提出一种新颖的船体NURBS曲面三角形网格自动生成算法,运用四角编码方法和改进的曲面片平坦性检验方法,保证在递归分割船体NURBS曲面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分割出四边形网格,在曲面片的高度方向和边界处同时满足给定的精度要求,在此基础上,应用割角剖分算法将一个四边形网格剖分成两个或多个三角形网格。应用结果表明,应用该算法生成的三角形平面片能够较好地逼近船体曲面,避免出现网格间的裂缝,与二叉树、四叉树方法相比,四角编码方法明显节省了时间和空间,提高了算法效率。  相似文献   

7.
对二维结构有限元网格的生成技术进行了探讨,从直边四边形区域的单元生成到曲边四边形区域的节点坐标映射,再到复杂二维结构的拼装,提出了一种比较完整的有限元网格自动生成算法,并给出了内燃机活塞网格生成的实例,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内燃机活塞这样的复杂二维结构具有较强的建模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船体贴体网格进行了剖分,所得网格可用于船舶CFD数值计算.列出了网格质量的判定标准,给出了判定参数的计算方法和意义.进而用ICEM CFD剖分了船体网格,并给出了结构网格、非结构网格、混合网格的剖分流程和剖分时的注意事项.S60船体结构较为简单,采用结构网格;集装箱船体结构较为复杂,采用非结构网格.结果表明,生成网格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实现Delaunay三角形剖分的新算法。该算法使用一个均匀的格子结构,并采用循环生成三角形的策略实现Delaunay三角形剖分。与其他算法相比,具有许多新特征。尤为重要的是,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随点数的增加呈线性增长,而不是固有的O(n^2)。文中给出了该算法及其实现的细节。讨论如何处理数据;描述如何基于均匀格子结构建立内部数据结构;通过一个例子描述如何实现三角形剖分进程的细节;给出算法思想的证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基于二维温度场平面任意区域的三角形网格的自动剖分方法,结合AFM(Advancing Front Method)法给出了一种网格前处理的简单实用的算法.并在网格划分的后处理实现中,借助Object ARX开发软件包,把前处理划分的结果输出到AutoCAD中,成功地实现了图形的可视化.实例及网格特性表明:这种网格自动剖分方法简单有效,且易于实现CAD/FEM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