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跨座式单轨车辆从技术引进至今已经走过10个年头。最初的重庆单轨2号线采用从国外引进的跨座式单轨系统,在项目国产化的实施过程中,掌握了部分核心技术,取得了部分创新性科技成果。近几年,通过重庆单轨3号线、国产化单轨车、2号线延长线等几个项目的执行,对车辆关键的牵引、制动及网络系统均实现了国产化,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掌握跨座式单轨车辆核心技术,对关键部件实施国产化,已经成为发展单轨交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贺观 《都市快轨交通》2011,24(2):106-108
介绍我国第一条跨座式单轨线路--重庆市轨道交通2号线单轨车辆驾驶、维保队伍的现状,从队伍组建、技术提高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对单轨车辆维保队伍的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跨座式单轨交通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结合我国首次采用的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重庆轻轨较新线工程设计与实施情况,重点介绍了单轨线路、运输、车辆、信号、道岔、PC梁结构、供电、维修基地和环境等技术标准与系统特征,提出单轨交通在城市轨道交通的适应性。虽然我国城市单轨交通起步较晚,但在建设周期、运输能力和技术水平等方面都显示了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4.
李林 《科技交流》2003,33(2):97-102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第一条跨座式单轨交通线—重庆轻轨工程高架轨道梁桥的设计与施工概况,并对跨座式单轨交通高架轨道梁桥的结构设计形式以及相关技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结合工程项目实际,基于完成跨座式单轨交通方式信号系统所需要的车辆的出清和占用状态,通过对目前有可能使用的几种方案进行比对,对计轴设备在重庆单轨交通三号线信号系统中的应用方案研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主要描述了重庆单轨交通3号线信号系统的运营控制模式的结构,并介绍了故障情况下信号系统降级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跨座式单轨交通的特点,以正在修建的重庆跨座式单轨交通较场口至新山村线为背景,研究了列车最小运行间膈时间、线路通过能力、列车编组、列车载客量和运输能力等,并介绍了初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跨坐式单轨车辆特点,结合重庆单轨交通3号线车辆的故障数据分析,建立车辆运行可靠性综合评估模型,并利用T-S模糊神经网络进行综合评估分析。评估结果显示:跨坐式单轨车辆运营可靠性等级为"良好"。评估结果与重庆跨坐式单轨交通3号线车辆实际运行情况基本吻合,表明了T-S模糊神经网络适用于跨坐式单轨车辆的可靠性评估,且可为减少跨坐式单轨车辆运行事故及制定安防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跨座式单轨线路运量提升技术原则,8辆编组单轨列车设计、信号、安全门/屏蔽门、综合监控、通信、车辆段等系统设备改造,以及运营组织和工程改造管理等实施情况。3号线运量提升后,最短发车间隔缩短至2 min30 s,提高了运能和运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单轨交通制式里,道岔是整体移动的,由于重庆单轨交通三号线车辆段未采用CBTC信号系统,为确保单轨列车在车辆段道岔区内安全运行,信号系统在车辆段增添了列车闯红灯防护技术,结合现场信号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对三号线车辆段列车闯红灯防护技术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1.
介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概况,并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系统的分类,然后分别对单轨交通和快速轨道交通进行适应性分析,最后结合旅顺南线特点对单轨交通和快速轨道交通进行适应性对比分析,得出快速轨道交通是最适合大连旅顺南线的轨道交通系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详细介绍重庆单轨列车的减振系统,根据单轨列车检修中的振动现象,对可能导致异常振动产生的原因,从结构、日常维护和外部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解决在单轨列车运行中在振动方面出现的部分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增购车项目为例,介绍了世界上首例8辆编组跨座式单轨车牵引传动系统的组成,重点阐述了扩编后牵引传动系统功能、性能方面的提升和改进。通过轨道交通3号线增购车与原装车(6辆编组)1年来在同一线路的混跑运营,验证了长编组跨座式单轨车牵引传动系统设计及优化方案完全能够满足车辆运营要求。  相似文献   

14.
首先介绍国外对公路交通橡胶轮胎磨损粉尘危害的研究,同时阐述了我国关于跨座式单轨车辆橡胶轮胎磨损粉尘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外研究成果引入橡胶轮胎磨损强度的定义,并根据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轮、导向轮、稳定轮的运动特性分别确定了其轮胎磨损强度值,制定了跨座式单轨车辆橡胶轮胎磨损粉尘量的计算公式。以重庆市轨道交通2号线为例,对不同编组长度车辆的轮胎寿命期磨损粉尘量进行了估算,为跨座式单轨车辆橡胶轮胎磨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悬挂式单轨交通平移道岔梁与轨道梁接口有一定的道岔梁转辙安全间隙,这种间隙的存在使单轨列车走行面不连续,从而影响列车通过时的平稳性及安全性。文章针对此问题专门设计研发了一种接口补偿装置,该装置既满足了道岔转辙的功能需要,又使车辆走行面连续,对接口间隙起到了一定的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16.
悬挂式单轨车的发展及其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芾  许文超  安琪 《机车电传动》2014,(2):16-20,76
简述了悬挂式单轨车的发展经历,按走行部的型式分类介绍了悬挂式单轨车的现状,叙述了悬挂式单轨车的技术特点,对比跨座式单轨,分析了悬挂式单轨的优缺点。展望了悬挂式单轨车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根据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的特征,重点阐述了重庆较-新线单轨车辆的运行条件和技术定位,指出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国内同行开展车辆引进和国内研制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悬挂式单轨采用胶轮走行系统,具有爬坡能力强、振动噪声小、转弯半径小、乘坐舒适、观景效果好、可防冰雪、适合在低温气候条件下使用等特点。悬挂式单轨属中小运量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多制式协调发展的补充,适合城市轨道交通辅助线或旅游观光线采用。详细介绍悬挂式单轨的技术优势,并对中唐试验线的建设概况、轨道梁桥、道岔系统、车辆、电池技术、信号控制系统等进行重点阐述,指出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介绍重庆市单轨交通三号线CBTC系统采用的无线子系统的特点,描述了无线子系统的功能,分析了无线子系统的结构,并解释了无线子系统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20.
以首条信号系统示范线亦庄线为载体,介绍了50Hz单轨条相敏轨道电路的工作原理;归纳了室外道岔跳线、钢轨接续线、回流线的布置原则并总结出施工标准;重点分析与研究了总体调试技术和一般故障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