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该文从道路美学特色设计、道路交通工程设施设计、道路附属设施设计、环境保护设计等方面,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城市道路设计中融入人性化理念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2.
邹花 《公路与汽运》2012,(3):162-164
结合长沙绕城高速公路杨梓冲互通设计,介绍了该互通立交的交通量预测情况和方案设计原则,重点从主线设计、匝道设计、变速车道设计、收费广场设计、安全设施设计几个方面来探讨高等级公路互通立交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桥梁设计应该取得安全、施工、成本和功能的平衡,这是桥梁设计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桥梁设计适应全球化和科技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以桥梁设计工作存在的基础方面、配筋设计、抗震设计问题深入研讨为出发点,以提升和改进桥梁设计工作为目标,展开了桥梁设计的深层次和广范围研究,提供了改进桥梁基础设计,优化桥梁配筋设计,加强桥梁抗震设计等对策,希望为构建桥梁设计新体系,改进桥梁设计传统模式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新公路设计追求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线形设计,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理念。本文从新公路设计的基本理念出发,提出了连续性、安全性、灵活性、美观性设计等,以改善路线设计质量,提高公路路线设计的安全性与协调性。  相似文献   

5.
李林  曹正洲  马奎 《中外公路》2011,31(5):156-160
介绍了重庆巫山小三峡新龙门大桥净跨240 m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设计,包括桥型总体设计、主拱肋设计、吊杆设计、横撑设计、横梁设计、桥面板设计、下部结构设计及钢结构防腐等内容,总结了该桥在结构关键部位上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6.
鉴于我国对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的大力推进,结合相关设计的大量工程实例,就城市综合管廊设计过程中,综合管廊位置确定、横断面布置、逃生口设计、吊装口设计、通风口设计、支廊设计、节点组合设计、管廊内管道出线设计遇到的常见问题及做法做了系统介绍,可为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外Mcleod设计法、ModifiedKearby设计法、南非设计法三种沥青表面处治设计方法,对比分析了3种设计法的设计参数、影响因素、设计出的沥青用量、集料用量以及沥青表面处治的技术性能。通过分析发现,南非设计法不仅考虑了交通量、集料特性、道路坡度、气候等因素,而且设计出的沥青用量最为恰当,是考虑因素最全面、设计的表面处治技术性能最优的沥青表面处治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工程勘察设计中传统的CAD技术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内容,越来越受到空间限制,信息传递影响、专业标准接口不对称已经逐渐滞后,无法满足大规模、多专业、技术复杂、设计人员众多的大型勘察设计工作,影响大型勘察设计工作设计出图率.主要阐述了网络协同设计环境平台在目前大型勘察设计工作中的应用构想,发挥网络协同设计环境平台优势,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型交通勘察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9.
网络协同技术在交通勘察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彩虹  陈以健 《公路工程》2008,33(2):107-110
工程勘察设计中传统的CAD技术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内容,越来越受到空间限制,信息传递影响、专业标准接口不对称已经逐渐滞后,无法满足大规模、多专业、技术复杂、设计人员众多的大型勘察设计工作,影响大型勘察设计工作设计出图率。主要阐述了网络协同设计环境平台在目前大型勘察设计工作中的应用构想,发挥网络协同设计环境平台优势,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型交通勘察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0.
青兰高速公路青莱段是山东省首条实施典型示范工程的公路.为了更好地将“安全、舒适、美观、和谐、耐久”的设计理念具体化,该文凝练了青兰高速公路青莱段在边坡设计、隧道口设计、排水设施设计、旅游交通环境设计、绿化设计、安全设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主要创新点,并进一步分析了设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大跨径悬索桥锚碇锚固系统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索桥锚碇锚固系统在保证结构整体安全上具有重要控制作用。主要对我国目前大跨径悬索桥锚固系统不同体系作了比较,并对各种体系的耐久性、可靠性及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今后大跨径悬索桥锚固系统体系的采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重交通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桥面采用薄层罩面,易产生车辙、推移、拥包、波浪等病害,目前,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较少。主要介绍广深高速公路东莞北大桥薄层沥青铺装层设计方案与施工控制,并对其使用效果进行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3.
以某大交通、重交通高速公路一座严重下挠和开裂的(65+100+65 m)PC连续梁桥为加固工程实例,介绍了桥面铺装采用LC40轻质砼减载和箱梁内增设体外预应力相结合的主动加固方案。分析了轻质砼的加固效果和优越性;阐述了轻质砼配合比设计,主要力学性能指标,施工工艺,质量改善的具体措施。采用轻质砼能大大减少体外预应力束的用量,减少了结构恒载效应,增加了结构承载汽车活载的能力,提高了桥梁结构加固效率。  相似文献   

14.
以G325九江大桥斜拉桥为工程实例,系统地介绍了该桥斜拉索、主梁和主塔等主要受力构件的主要病害(损伤)、病害成因和维修加固方案;详细介绍了既有斜拉桥状态评估的方法。可为相类似桥梁维修加固和状态评估提供工程经验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大跨连续梁桥在不同支座体系下的地震响应及阻尼器参数对主梁位移的影响,以某座大跨(70+110+70)m连续梁桥为例,分别采用盆式支座、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和摩擦摆减隔震支座+阻尼器支座体系,通过有限元软件Sap2000模拟分析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特性。结果表明:1)在地震作用下,采用摩擦摆减隔震支座体系能有效降低桥墩的地震响应;2)在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增设阻尼器可减小主梁位移,但桥墩内力随之增大;3)阻尼器的参数应依桥梁的特性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旧桥承载力评定方法新体系,结合多座二、三、四类桥的承载力计算评定实例,对各种评定系数及承载力计算进行对比,指出新体系对二类桥承载能力评定具有不合理因素,主要因检算系数取值范围偏大所致,进而对检算系数取值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马宏伟 《隧道建设》2011,(Z2):126-131
某地铁区间为小间距隧道,下穿悦来立交,立交的桩基位于区间隧道的中间。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试验,采用减震爆破技术、隧道周边增设减震孔、两隧道中间岩柱打设对拉预应力锚杆、拱部施作超前小导管支护以及钢架、中空注浆锚杆、砂浆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常规支护措施,辅以地质素描、超前探孔、施工监测等手段动态指导施工。通过以上措施,该区间隧道安全顺利通过下穿立交施工,对周围环境、道路行车没有造成不良影响,是类似工程可行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进志 《隧道建设》2011,(Z2):62-67
双块式无砟轨道作为一种新型轨道,属于"四新"项目,对施工提出了很高要求,尤其是对轨道几何形位和道床板混凝土等关键环节的质量要求更高。通过阐述向莆铁路夏茂隧道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精调、道床板混凝土浇筑、施工组织等关键施工技术,提出并分析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轨排精调测量作业是无砟轨道施工中最为关键的一环,通过精调作业来控制轨排线型达到规范要求,保证轨道的几何形位准确及轨道平顺性是精调作业要达到的目标;2)精调作业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测量原则和程序进行,如定点定位、两点一线、顺序进行、由远及近及反复测量、多次调整、先大后小、步步接近的测量原则;3)道床板作为无砟轨道结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无砟轨道结构的性能,以及将来长期运营,是满足使用功能的根本要求;4)达到道床板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等重要设计指标,除严格对混凝土原材料、外加剂、拌合、运输等质量控制外,还需在施工现场对其浇筑准备、工艺、振捣、收面、养护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检测;5)选择先进、成熟的施工方案及专业设备进行施工组织是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工程进度的前提和关键,轨排框架工法是当前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较为先进的技术,便于实现钢轨的精确定位、作业标准化、施工机械化、检测现代化、管理信息化及确保工期。  相似文献   

19.
隧道铣挖法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铣挖机进行隧道掘进施工的适用条件、设备配套、施工工艺及有关技术措施进行详细论述,并结合武广客运专线几座不同地质条件的大断面隧道采用铣挖法施工的实际情况,对隧道铣挖法的施工工艺、工效、围岩变形控制、存在问题、注意事项及改进措施等进行分析探讨,认为铣挖法在隧道不允许爆破、围岩强度适中、节理裂隙发育、变形控制严格的条件下,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对提高我国隧道的施工机械化水平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产品设计与制造脱节而导致设计修改频繁、装配成本昂贵等问题,面向装配的设计(design for assembly,DFA)方法从装配的角度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详细分析了DFA在汽车内饰件设计上的典型应用,减少零件数量、集成设计、减少紧固件种类和数量、标准化设计、防错设计等DFA方法简化产品设计、提高装配效率,有效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及装配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